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谁将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国产化的定点供应商?

先知   先知研报   2020-02-05 - 小 + 大


朋友们,晚上好!首先先知用机构视角回顾今日的市场:今日市场信心有一定回升,部分机构认为市场已经比较充分地释放了前期压力,北上资金同时也持续流入,外资流入抄底凸显A股性价比,逻辑不排除市场随着疫情发展继续波动的可能,但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有限,且随着疫情的冲击扩大,国内将出台更多的措施来稳经济。但也有部分机构认为本轮疫情高峰期拐点尚未到来,市场还未调整到位,后续会继续下跌,短期A股市场还会随着疫情的节奏而面临调整,所以最近两日市场整体的成交额有所放大,场内资金存在着较大分歧,须持续关注疫情进展。当然中长期来看,疫情并不是市场的决定性因素,A股整体估值目前正处在历史较低分位,与国际主要指数的估值相比也处在相对合理的水平,国际环境持续向好,并不存在太大的下行风险,中长期仍具备投资价值。市场短期冲击带来的波动,创造了黄金坑,将为优质行业与个股提供较好的买入机会。行业观点上,短期来看,部分机构认为目前医药板块已经相对上涨过多,考虑后续市场情绪恢复后的均值回归,短期调仓将不会再考虑增配医药。短期看好行业:超跌的消费股龙头、云视频、游戏,速冻食品股以及部分错杀的优质个股。中长期看好行业:特斯拉产业链,医药,半导体、消费电子、云计算等科技自主创新。

 

所以在当下,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被市场不断消化,而那些因为疫情而出现向上逻辑的行业个股,也在不断给予正反馈。例如先知在2月2日《重磅深度!机构视角解读疫情环境下开市的危与机!》一文中重点提到的:克明面业、每日互动等等。


言归正传,进入今日主题,特斯拉美股连续两日涨幅已接近45%,再次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标的今日继续暴涨,先知早在前期几篇特斯拉专题跟踪文章中提示的相关标的也批量涨停,可以说特斯拉的超预期表现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市场周一千股跌停的流动性枯竭局面注入了能量与信心,也为先知研报正名,实质方能名归!因为自1月6日《万亿产业链的重构!谁又能脱颖而出?一文起,先知便开始对特斯拉产业链进行重点覆盖,并在1月12日《坚定看好该行业的未来!第四次提示!》对特斯拉产业链进行持续跟踪,算上此文已是第三篇关于特斯拉产业链的深度研究。反复跟踪的逻辑很简单,因为特斯拉掀起了电动化革命浪潮,特斯拉不只是一个电动汽车制造商,更主要的是一个智能汽车制造商,给汽车行业带来重大变革的颠覆者,而特斯拉全球普及的必经之路就是国产化,国产化率的提升将会让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大幅受益。

 

1月29日,自特斯拉公布其四季度大超市场预期的业绩后,至今在美盘已收获52.68%的涨幅,从19年的6月份算起,特斯拉已有小四倍的涨幅。其中四季度季报显示:在四季度,特斯拉汽车总销量11.21 万辆,同比增长23.2%,环比增长15.3%,季度产销量创新高。同时第四季度是特斯拉历史上第6次实现季度盈利,自由现金流明显改善,经营拐点趋势已现。特斯拉经营上确定性,供应链确定性都在提升。2019 年汽车总销量36.75 万辆同比增长50%,预计在20年北美市场将会超过50万辆,国内市场超过60万辆。此次特斯拉股价主要上涨的原因:在以往特斯拉上涨的动力主要依靠单一车型的推出和之后的放量,比如Model S和Model X。但在随着Model 3在上海的成功投产,特斯拉开启了全球市场扩张的序幕,产量与销量在未来有望出现成倍上升,从而使其受到资本市场的猛烈追逐。

 

自特斯拉在上海成功兴建超级工厂以来,国内资本市场纷纷将其比作当年苹果进军大陆,推测在2020年特斯拉国产化率达到100%的背景下,国内的新能源产业链将会得到新的成长机遇,特别是位处于特斯拉产业链之中的企业将成为下一个千亿市值的“立讯精密”。

 

这种推测不无道理。因为从特斯拉自身来看,目前的特斯拉已是全球电动汽车最顶尖的公司。在未来,随着上海工厂Model 3 15万辆产量的目标(工厂规划是50万辆/年,而且有一定的扩容能力)、21年上海工厂即将生产的Model Y、(根据调研显示,Model Y在国内的产量将不会不低于Model 3,并且2021年3月份就会首批交付,不断超出市场预期。并且特斯拉认为Model Y的出厂对于Model 3的销量影响有限。)以及特斯拉的德国工厂将会在在2021年投产,带来欧洲的放量。预计特斯拉今年到明年预计接近60万辆的产量,明年乐观估计可能在100万辆,目前来看100万是比较乐观的估计水平,如果均价在4万美金左右,2021年特斯拉整体营收将挑战400亿美金。

 

并且在当下,特斯拉营收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从单一制造业到有服务营收,类似于苹果当年的情况。目前特斯拉软件和服务业的收入占到去年全年收入9%,未来还有各种收费的可能性,长期来看公司的优势会包括软件和服务业务的分销和竞争能力,预计软件业务未来会有10-15%的提高。服务收入的提升会带来用户粘性提高以及公司的收入进一步的改善。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汽车销量约8600万台,销量最大的丰田和大众均在1000万左右,CR2 24.4%。由于电动车核心技术和应用更加偏软,规模经济更大,客户壁垒更高,未来龙头一家份额可能就会达到20%-30%,甚至更高。并且在未来龙头车厂的盈利能力将会比现在更高。(目前头部车企净利率集中在6%-10%之间)所以特斯拉的收入与成长空间在目前并看不到明显的上限,在今年6月份Model X将会换代,主要有三个改变,动力总成换三电机动力,电池切换21700,内饰统一为中控大屏,统一家族内饰。更多是为了压制保时捷tycan的市场,将在各方面统治市场。同时,美国汽车制造商和一份投资者报告预计,到2024年,特斯拉股价将上涨逾10倍。其大股东Ron Baron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特斯拉现在发展已经万事俱备。有望在未来10年内每年营收达到7500亿-10000亿美元。

 

所以对于国内特斯拉产业链的公司而言,背靠着在电动汽车领域将有望成为下一个苹果的特斯拉,在特斯拉不断加速自身成长以及特斯拉国产化的浪潮下,势必与其共同成长,数倍的成长空间并非无稽之谈,同时也正是近期国内特斯拉产业链在市场上表现抢眼的核心逻辑。那么在特斯拉2020年底国产化率100%目标下,国内哪些企业有着踏上浪潮的机遇呢?(昨晚均胜电子公布成为国产特斯拉定点厂商,今日一字涨停,为什么是均胜电子呢?因为均胜电子是全球汽车安全系统知名供应商,公司在之前便已为特斯拉供应安全带、安全气囊和方向盘等汽车安全类产品、HMI产品及相关传感器等产品。)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先知在《万亿产业链的重构!谁又能脱颖而出?》以及《坚定看好该行业的未来!第四次提示!》文中已对特斯拉力争2020年底实现国产化率100%的国内受益产业链做了非常详尽的解读,读者可回溯前文中提示的逻辑与机会,如今也在不断地验证,先知在此再做些许补充。

 

1.中国锂电供应链:全球视角看国内的锂电供应链最完善的,并且格局清晰,具备全球竞争力;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全球最大,有效产能也是全球第一,材料环节的产能也是最大的;中国锂电产业链在工厂上也是最先进的,例如上海的特斯拉工厂,宁德时代、LG化学的动力电池工厂,恩捷股份的隔膜工厂,内蒙杉杉股份、璞泰来的负极石墨化工厂等;中国电池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特斯拉公布宁德时代进入供应链,也反映了中国供应链进入了新的高度。


2.单品领域全球领先,从产业链角度而言,以均胜电子的为例的优质厂商已经进入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名单中,印证了过硬的技术实力,100%国产化率的提升,必将是由国内零部件企业来提供优质单品,前两次文中已对这些优质零部件公司做重点提示,今日再次更新调研后的最新基本面,有望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国产化全面供应商:


如电子膨胀阀的三花智控具调研显示公司是汽车和家电的中游零部件,今年这两个行业整体都不是那么好,汽车相对家电更强一些,但三花作为中游比下游都好一些,全年家电(营收利润)能有大个位数的增长,汽车这边整体能有大十几个点的增长,新能源有将近翻倍的增长。同时期明年公司认为是全球新能源造车元年,原来一直是中国在很努力地造车,但是明年开始,像公司所了解到的宝马、奔驰、大众明年也开始造车了,后年是PSC,还有宝马的一个其他新项目的放量,在2022年是通用福特放量。所以明年开始应该是全球新能源造车的元年。传统车公司认为明年压力不会像今年这么大,保守估计预计明年小个位数下滑,这个仅是企业的看法。对公司来说三花可能会比行业略好一些,今年三季度有些新项目开始释放,逐步效果也比较好,但是还是需要检测一下是否能够长周期地带来正向增长。新能源车明年最大的看点还是存量客户的增量业务,加上欧洲的一些增量业务,明年整个汽零业务也会带来一个比较好的增长。公司的汽零业务今年大概17个亿,明年大概22亿左右,应该说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其中新能源增速有70%~80%。汽零业务增长主要来源于新能源车,传统车增长空间不大。明年预估新能源车业务大概占汽零业务50%以上,甚至状态好的时候会接近60%,因为新能源车增长空间好。且汽车市场的业务空间比原来的空调要大很多,测算过,零部件市场成熟后接近2000亿,能拿下20%、30%的市场规模就已经很大了,三花单车最多已经供应到5800块一辆车了,发展到20年以后,全球一半的新能源车,4000万辆车,这个市场足够大。

 

继电器的宏发股份具调研显示宏发作为全球继电器龙头企业,家电、汽车继电器相继回暖;同时高压直流继电器海内外扩张、电表招标回暖等因素拉动,公司业绩将迎来明确拐点,重回发展快车道。高压直流继电器海内外共振。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趋势,目前国内市占率达到40%,主流车企均为公司下游客户,随着标杆车企新车型的陆续推出,我们预计2020年国内份额将逐渐攀升至50%以上。海外车企方面包括特斯拉、大众MEB平台、奔驰、大陆(对应宝马车型)。收购海拉汽车电子强化汽车继电器业务。公司收购海拉集团继电器业务提升汽车继电器市占率至11%,进一步缩小与泰科和松下的差距;欧洲市场方面公司已经获得奔驰的产品指定,此后海拉有望帮助公司打开欧洲汽车市场,加快产品导入。其中与新能源车相关的详细数据,海拉继电器业务:收购海拉继电器的意义:1)提升份额,2)加快欧洲市场拓展,3)为后续进一步收购海外工厂做铺垫;收购的有利条件:1)成本低、风险小;2)人员上有一定的渊源;3)海拉相信宏发可以承接好业务,所以也愿意卖。产能:海拉汽车电子在厦门海沧,海拉电气在厦门同安,是同一批人在管理。今年预期:收入下降10%到2.8-3亿,利润不到1000万;毛利率:25%左右,比宏发汽车电子低十几个点,主要是:1)原材料贵5个点左右;2)管理成本多7个点左右;3)设备效率相对低。宏发1-2年完成整合后利润有望达到4-5000万。客户:主要是欧系、少数美系,大众、奔驰等,市占率在欧洲20%左右。汽车继电器:9月现有产线满产,10月扩线,产能利用率从60%提升到70%多,业务负责人估计明年有两位数增长、董秘估计在20%以上(不含海拉)。

 

汽车热管理的银轮股份具调研显示公司是汽车热管理的龙头,紧随汽车电动化浪潮,业务从传统热管理扩展到新能源热管理。2016年起新能源热管理开始量产,目前产品包括水泵、冷却板、PTC加热器、换热器、热泵空调等,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广汽、吉利、宁德时代,以及海外的沃尔沃、戴姆勒等。新能源热管理市场空间大,公司已获得众多订单,未来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全球电动车热管理行业空间2025年将达600亿元,公司新能源热管理在手订单超50亿元,2022年起年收入贡献超10亿元。

 

结构件供应的安洁科技调研显示安洁科技通过外延式并购和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公司产业发展,产品结构由原来单一模切产品,逐步丰富,现在正以精密功能性器件、精密金属件、精密结构件等精密零件的加工向精密部件加工和模组类升级,产品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公司在特斯拉2019年是2亿多的收入,单机价值来看,电池结构件整车100美金,能量墙大概是50-60美金,公司的份额是100%。同时供应汽车电池连接片,受益于特斯拉放量:给特斯拉供应电池连接片,将极大受益于特斯拉model3放量以及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国产替代进程加快,2020年特斯拉相关收入有望翻倍增长。


3.锂电设备:目前国内锂电设备龙头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在设备竞争格局上,日韩企业市场份额逐渐减少,以LG为代表,国内龙头设备企业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均已经切入,中段、后段不断替代国外企业,同时,在国内,龙头企业具备资本、技术实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国内外需求有望共振的背景下,2020年以及未来2年均有望成为锂电设备的订单大年。其中主要包括: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科恒股份、诺力股份、科瑞技术等。

 

以上便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最后可能很多朋友会担心疫情导致的需求延后对于特斯拉产业链是否会有影响,这里做一个统一的回答:从长时间维度看,全年行业的业绩不会受到一季度太大的影响,但短期在预期上导致估值有所波动,但是整体来说大方向还是非常明朗与可预见的,等疫情的影响过后,二季度会出现逐步的恢复,未来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向上是非常确定的。

 

朋友们,晚安!


推荐翻阅先知历史文章(点击蓝色字样可直接浏览)

疫情不改涨价趋势,满产满销供应不停

同吃一碗面,共享家国情!

重磅深度!机构视角解读疫情环境下开市的危与机!

先知团队祝大家新年快乐!

从sars到肺炎,复盘历史带你避开陷阱!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



上一篇:周四可以关注的板块和个股

下一篇:孙哥笔记:资金新动向

先知研报 的最新文章:

市场关注的问题!

原创2022-11-21

“利空”落地!

原创2022-11-20

史诗级熊市!

2022-11-17

利好,共振!

原创2022-11-16

预期,转折!

2022-11-14

关注先知研报公众号
先知研报的微信号:AGYW169

研究创造价值,比研报更先知,守龙头,抓拐点。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