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市场开盘后一路走低,A股及港股都出现了明显调整。从板块上看,A股年初至今表现相对领先的板块跌幅领先,包括电力设备新能源、电子、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而低估值滞涨板块相对抗跌;港股结构也类似。 总体上,市场表现出一定的获利了结特征。互联互通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出60亿元,而南下资金则依然净流入102亿港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也达到6.50上方。 综合来看,前期市场在资金面变动的传闻中已经有所波动,周四短期资金利率跳涨,引发了市场对资金可能收紧的担心,同时隔夜美股的调整也对市场情绪面有一定的抑制。 今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2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1500亿元。本周以来央行公开市场已经连续四天净回笼,周一至周四分别净回笼2405亿元、780亿元、1000亿元、1500亿元,四天累计净回笼5685亿元。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隔夜品种(GR001)和7天期品种(GR007)加权平均利率继续攀升,突破3.3%,隔夜利率达到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交易所国债逆回购品种的GC001和GC007利率“倒挂”趋势继续扩大,GC001利率盘中升破6%。 央行阶段性收紧流动性更多在于改变资产价格单边上涨预期,信用已经开始收缩,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攀升,当前信用环境不支持持续收紧流动性,当前操作更多是对市场阶段性的敲打。 2021年增长可能继续复苏,但政策面上可能会逐步从相对宽松向正常化甚至略偏紧的方向调整,同时股市经历了长时间的结构性表现,结构估值不低、整体估值也明显恢复,在这样的背景下,要适度降低对权益市场指数年度表现的预期,重点关注阶段性和结构性的表现。近期互联互通资金大幅南下追逐港股、资金募集较为活跃、股市局部大涨,局部房价有上涨压力,等等,这些新的进展可能会使得政策层面、资金层面有担心是否会过于宽松。 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整体市场还是局部板块,急涨可持续性都较差。市场在近期的盘整后,情绪面可能会出现一定降温、估计转向谨慎的投资者比例会有所扩大,除非政策方向出现有利的短期变化,预计市场可能会进入一段相对平淡期,重点在于把握结构性、自下而上的机会。 大方向上,A股市场估值已经在历史均值上方,对潜在盈利复苏有较强预期,场内投资者仓位不低,增长虽仍在复苏通道但边际提升的幅度有限,政策在逐步转弯,在这种背景之下,市场放慢节奏、适度盘整才可能有更可持续的表现。继续看好主线龙头,唯有业绩大幅增长的股票,才能抵御估值收缩。 近期准备在小秘圈进行高景气高确定龙头,低估值可成长中小盘,港股新经济股池的筛选聚焦,以及确定下一阶段的投资策略与操作方法,争取追求业绩大幅增长或底部价值凸显的个股,来抵御估值收缩压力,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再加上保持宏观、行业、个股、突发的跟踪点评,所以偶尔忙不过来这里就以简评为主。 继续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投资熟悉的行业和股票,不要在大跌之后对看不清楚的东西过于悲观,不要在大涨之后对看不清楚的东西过于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