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2-02 - 小 + 大
美国散户逼空,又有了新的戏码,从游戏驿站,要转战“白银品种”了,有消息称Reddit上的美国散户联盟,要做多白银、干翻摩根大通。 老樊站在“产品端”,来给大家捋一捋,为什么美国散户联盟,突然盯上了白银。核心点,主要是2个: 其一,白银是个非常小的品种,易被操纵。全球的产量,也就2.5万吨左右的水平,如果按照5.5元/克的价格来算,也就是不到300亿美金的盘子,历史上,被操纵过好几次。 其二,这个品种,要开始讲成长的故事。这是从产品的需求结构来看的,通常来说,白银的需求结构是55开的,即一半是金融,以银元为主,一半是工业需求,所以白银兼具金融属性,抗通胀,又具备工业属性,在经济复苏时,弹性很大。 所以,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白银弹性本就高看一线,现在还居然说每片光伏对银浆的需求,没有合理计算在内,所以要讲光伏增量的故事了。 不知道白银这出“逼空大戏”,到底该如何收场,但老樊认为,钱太多,真的是什么都敢炒,这出大戏咱们慢慢看,但要论买大A盛达资源这种标的,赚题材博弈性的钱,老樊只能说,我不擅长,我就看戏,我还是固守在自己的能力圈内。 ------------------------ 虽说对白银不感冒,但锂产品,老樊一直看多的逻辑未变。周末,赣锋锂业的电话会议,更是异常的火爆。 从产业端来看,对产品供给的硬约束,也是持乐观态度的。今年下半年,才可能会有些新投产的产能释放出来,在需求刚性的基础上,供需矛盾依旧突出,能够看到12-15万元的空间,确实是超出老樊预期的。 老樊还是认为,短期虽然可以盯着锂产品的涨价来看,但中长期的价值,依然是围绕在前期重点分享的“2大产品属性”,其决定未来的产业趋势,电动车快速渗透的阶段,资源端的价值,值得重视。 6月份锂期货,就要上市了,要是Reddit的散户,开始进攻锂品种,不知道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毕竟锂全球的产值,也就30亿美金,盘子更小,哈哈,开个玩笑! ---------------------------- 近期市场有一大利好,被忽略了,那就是zzj开始纠偏,首家战投定增获批,产业纵横模式,有望再度回归到正轨上。 主要是前期zzj,对“战投式定增”,实行一刀切,但昨天,新规后首家战投定增获批,其意义非常重大。昨日,在历时8个月后,德邦股份,成功引入韵达股份,发行价格9.2元,募集6.1亿元,锁定期36个月。 关于产业纵横的趋势,老樊在《新能源车,为何独领风骚!》中强调过,国内的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到产业纵横的时代,优质龙头间会互相持股,进行产业赋能,企业间的竞争,从以前的单兵作战,转变到产业链整合后的综合实力PK。 而战投式定增的获批,将会加快,优质公司去投优质公司,加速产业资本的互相渗透,基于产业布局去赋能,行业龙头依旧是加速成长,马太效应会更加的强化,这种互相联盟的趋势,会继续强化“强者恒强”的格局。 所以前面老樊提到过,中小玩家超车的机会,会非常难,因为只有优质公司,才会互相的赋能,产业链的持股,这个细分领域的前三名,机会才更大,剩下的其他玩家,会被逐渐的抛弃,演变到后来,你会发现优质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立体化的,因为他有整个产业链作为后盾,这也让老樊更加坚定:继续挖掘好产品的龙头股,只要没有泡沫,陪伴就是最好的选择。 ---------------------------- 既然聊到快递行业,老樊顺便谈谈对快递股的看法。 尽管快递行业,依旧处在高增速状态下,但你会发现,除非买了顺丰,因为顺丰走的是“即时件”,走的是产品差异化的道路,要不然,其他个股的股价,是持续创新低的,我估计是有不少朋友,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 实际原因很简单,这点老樊以前和大家聊过的,那就是行业增速虽好,但如果没有“好结构”这个因子加持,投资价值不一定好,快递行业就给了最好的证明。 老樊以前就给大家举过空调行业的例子,2000-2005年期间,是空调行业的高速发展期,5年的时间,行业空间,就增长了3倍之多,产品渗透率非常快。 但过高的行业增速,自然引来一众玩家,抢占市场份额,比如说龙头格力电器,收入从60亿元,做到了180亿,但因为价格战过于激烈,利润率腰斩,从本就不高的百分之4点几,掉到了百分之2点几,所以说收入翻了2倍,但都被利润率下滑侵蚀,所以5年的时间,股价才涨了30%左右。 这点上,和当前的快递行业,是何其的相似。 -------------------------- 总的来说,价格战在快递行业,就从未停歇过,所以哪有“好结构”一说呢,2020年来,上市公司加大融资规模,更是将价格战推向高潮。 就以通达系来看,2020年融资力度超150亿元。韵达累计发行中票募集的规模在20亿元,申通发行的公司债也在20 亿元,中通港股上市融资95亿元,圆通非公开发行37.9 亿元,百世发行可转债募资约10 亿元。 手里握了那么多钱,这价格战不打个2年,都说不过去。所以尽管行业的增速依然较快,但竞争结构是很差的,特别是去年还遭遇了2记重锤,一记是疫情冲击,另一记,就是极兔入局,更是加剧了原有的价格战。 核心还是快递是“同质化”的产品,客户的品牌认知度,还没有分化,客户选择哪家的快递,无非是要求速度快,还便宜。产品的同质化下,所以客户支付溢价的意愿不强,各家大打价格战,就是想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进而构建规模优势,这样单位成本就下来了,构建低成本的优势,来碾压竞争对手。 从长期角度,中通和韵达是有希望走出来的,但这轮价格战,短期已依旧很激烈,在行业前几名,分出胜负之前,静观其变,价格战不停歇,长期价值看不到。 |
上一篇:孙哥笔记:开启新的征途
下一篇:拎耳朵!明天盯紧这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