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构性的调整,对于收看先知研报的朋友来讲应该并不意外,前期涨幅高估值贵预期满的核心龙头调整较多,前期滞涨或超跌的成长中小盘跑调整较少,我们在小密圈精选的中盘股池不但跑赢大盘还有几个上涨标的,昨天文章标题《机构调仓!》的动作明显。 从中期角度看本轮白马股调整,只不过是市场自我纠正,走向一个各个板块风险收益比更健康的状态。风水轮流转,市场失衡结构走向更加均衡,这是市场走向成熟走向理性的表现。 短期调整的直接原因有三: (1)港股印花税率上调是直接利空(但港股印花税上调主要出于财政平衡的考虑,并不代表管理层对于股市的态度)。具体影响请参考今晚先知突发《如何看印花税上调对港股的影响?》 (2) 公募基金短期可能存在赎回压力。体现在领跌板块主要是公募基金重仓和短期集中加仓的方向(食品饮料、光伏、新能源车、有色金属、休闲服务、医药等)。 (券商的客户经理一呼百应) (坤坤近期的大额分红与暂停申购其实已经很善良地提醒了风险) (某基金经理在近期采访中的问答) (3)指数向上突破之后的修正需求。近期全球复苏预期差最大的是欧洲,输入型的复苏和再通胀本就应该对应A股的结构性行情而不是总量行情,而春节后指数一度向上突破,本周回调可视为一种修正。 核心资产相对收益走弱的预期加深了短期调整的幅度。A股中长期性价比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而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美债收益率上行,再通胀交易发酵,市场预期核心资产在1-2个季度窗口难再有相对收益,进而转向短期边际变化较大的顺周期和中小盘方向选股,剧烈的风格切换加大了市场波动。这种情况下,出现脉冲式回调是正常现象,可以视为对市场脆弱性的一种提醒。 但先知不认为市场具有继续大幅与全面下跌的基础,即使今天指数跌幅大,但仍非全面杀跌,资金在盘中有卖也有买,之前的结构性上涨换现在的结构性下跌其实健康,要相信树涨不到天上去的常识,也要懂得均值早晚回归均衡的道理。 短期调整的本质在于调结构的阵痛,中期我们看到二季度全球宏观格局预期已经改善,短期调整后,更应把握结构性行情。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但美联储与财政部仍倾向于主导刺激,二季度海外“经济好 + 政策宽”,国内“经济有韧性,政策总体中性,脉冲式收紧”,大格局对权益市场依然有利,回调之后更应“轻总量,重结构”。 中期布局的2大结构性机会: (1)核心资产预期收益率下降给有边际变化的中小市值标的挖掘提供了空间,而且选股的心态要逐步开放(港股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特征)。关于核心资产,机构认为其相对收益受到美债收益率上行压制,但二季度宏观对冲组合不支持A股大幅下跌,核心资产也会有韧性。所以,核心资产至少可以把握跌出来的机会。 (2)经济结构性改善比总体改善更持续更确定,复苏通胀交易的逻辑还没走完,业绩还没兑现,关注海外供需共振复苏受益的复苏顺周期的有色机械化工,国内制造业投资复苏受益的设备制造,以及房地产竣工加速受益的家具家电(短期家电主要反映外需走弱,中期看好基于内需走强)。这些方向一季报也有望验证高景气。 总体来看A股长期慢牛没有结束,但12月开始的春季行情在年后第一天可能就结束了。投资者短期只能放下进攻思维,追求降低回撤。目前A股基本不存在消费龙头下跌,周期龙头就能持续引领市场的组合。 被机构排斥许久的中小盘短期也无法出现一个强势指数和一批引领性的龙头股票,只能零星逐步重新拾起,其中被认可的少数股票慢慢凝聚成一股实质性力量。好公司,要有好价格,才是好机会。合理的价格,低估的价值,确定的成长,有所预期差,这些将是机构调仓中小盘的考量条件。 唯一确定的是白马股不会一路下跌,过程中会不断震荡,即使流动性预期最糟糕情景预计在3月底开始一季报行情时也会有一波像样反弹行情,而在此之前,战略上只能以防御为主,战术上研究配置都得逐步向中小盘价值成长下沉。对于真正的优质企业,合理调整充分换手,等业绩出来后,不断沉淀长期资金,即使现在短期遇到调整,最后回头看,长期走势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好看。 没在前期根据策略做出及时调整的话,目前可在在防御中等待一季报行情。其实只要前期买的价格合理,在我们早期提示机会时把握,其实波动也不会太难受。难受的是高位才后知后觉去追入的。这个问题无解,低位一直说有机会很少人信,涨高了又问要买啥,所以吃饭行情结束了,要记得看看账户,想想操作做做总结,到底是负责吃,还是负责饭? 对于股市短期涨跌,平常心。我们投资的是企业,市场先生是为我们服务的,而不是来指导我们的。不要试图把握整个市场的运行,努力找出你理解的公司,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跟踪这些公司的经营上。 晚安。
|
上一篇:崩溃!亏肿了~
下一篇:过去的一天,全世界都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