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3-03 - 小 + 大
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分时单边上涨行情。 在昨天的复盘中,老樊就和大家强调过,短期情绪的偏空,左右不了大盘的趋势,流动性也没那么差,叠加公募手里还一堆弹药,说反弹就反弹了。 没想到反弹来的这么快,反弹急先锋,是清一色的低估值品种,从钢铁、有色、煤炭,再到大金融板块的银行、保险。一时间,低估值大蓝筹,再度成为市场追捧的方向。 市场有一条规律不会变,那就是“均值回归”,不管是估值水平,还是盈利能力,都会向中枢值靠近,这是市场的亘古不变的道理。 对于这种低估值修复的行情,如果单纯赚低估值的回归,意义不是太大,比如价值是1,现在价格是0.8,之所以说性价比不高:一是大盘没出现系统性的杀跌,或者巨大经济危机之下,低估值的力度,不会很高,不会出现0.5的价格,甚至说0.3的价格,所以说赔率不高。 二是均值回归演绎的方式,是高度不确定的,首先是什么时间,其次是以什么方式回归,都是不确定的,所以说玩深度价值,赚钱不是那么容易。 老樊认为,针对当前这种低估值修复行情,如果有朋友怕踏空,比较稳妥的的策略,是仓位上选择性配点,低估值,但长期有成长性的方向,因为没有成长的价值,往往是“价值陷阱”。 比较典型的细分方向,就是保险股,在《出乎意料!》中,老樊就从“唯产品论”的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为何大金融板块,保险股是相对好赛道,简单来说,就是赛道长、竞争好,当时就指出这股风,能够刮到1季度。 ----------------------------- 两会召开在即,围绕着两会题材方向的板块,更是蠢蠢欲动,其中最火的概念,莫过于“碳中和”主题,现在对碳达峰、碳中和概念的普及,已经达到连卖菜大妈都知道的地步了。 对于碳中和的目标,老樊是高度认可的,前段时间,老樊还简短听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其中讲到了:2060“碳中和“跟你有多大关系。 对于其中的观点,老樊还是颇为认同的:它不是一个远在40年后的目标,它是我们这代人生命当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变量,会极大地影响你在未来几十年的很多选择。 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老樊更是深信不疑,逻辑很简单,这是总书记对全世界的承诺,中国的执行力,不用值得怀疑,从探月工程,再到2020年,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哪一个不是伟大壮举。 看远期目标,仿佛遥不可及,但只要做目标拆解,难度再极高的目标,分拆任务,按照时间节奏来看,穷尽各种方法,终会实现,所以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老樊从未有过丝毫的质疑。 ---------------------- 说回到二级市场,对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多是要依靠光伏、风电、核电、水电等新能源。从国际比较优势来看,中国光伏的优势是最显著的,风电是率逊一筹的。 风电是否具备投资价值,这个问题,前期留言上,更是有不少朋友在问,如果二者对比的话,光伏明显更具优势: 其一,成长天花板更高,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风电的装机容量将是现在的12倍,而太阳能会是现在的70倍,从成长空间角度来看,后者占优; 其二,从成长的质量角度来看,光伏平价时代,已经宣告来临,其通过技术的迭代,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已经不在依赖政府的补贴,能够独立增长,但风电依然是靠政府补贴,政府补贴之下,供给就会增多,竞争激烈不说,盈利的稳定性,和现金流都是欠佳的; 其三,产品正反馈机制来看,风电是机械化的过程,风机是核心,齿轮箱、叶片,不管怎么降成本,成本下降的都不快,但光伏成本优势下降很快,过去10年的时间,光伏的成本下降超过90%,所以后者正反馈机制更强,低成本优势下,光伏是碳中和目标下,重磅担当。 当然,风电的一些细分环节,也值得重视,未来老樊也会分享风电板块的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的,但40年的大主线不能跑偏。 ------------------------------ 当然,从碳中和盘面的躁动节奏来看,明显向环保股,进行倾斜,但老樊对环保股,是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的。 当下环保股的异动,更多是“3低的修复”,股价低、估值低、关注度低,股价处于近几年下跌趋势的低位区间,估值低,环保的估值分位数,最低点是近10年的1%,近期的连续走强,也就才回升到4%附近,这两年很少有机构买环保股,也就近段时间,市场关注度才开始回暖。 但就盘面的变现而言,主题投资的性质还是很浓的,比如近段时间明显走强的先河环保,考虑到要保障碳排放计算的准确性,所以未来增加连续在线监测设备,目前更多停留在题材发酵阶段,谈不上业绩兑现。 之所以上面,老樊讲到对环保股的“敬畏”,更多是贬义的表述,对于环保股,博弈题材可以,但别陷得太深。 很简单,这是由其本身的商业模式所决定的,不管是环保设备,还是环保工程、环保运营,都绕不过去一个共同的门槛:现金流比较差,盈利能力也还没那么强。 环保企业拿订单,潜规则就是靠一部分的关系,因为你的订单,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政府,所以你的议价能力是很弱的,尽管订单看似很充沛,但有的时候应收账款占大头,只有通过不断的外部融资输血,才能一直跑下去,但一旦资金链收紧,或者行业需求下滑,这个模式就玩不转了,所以环保股,是名副其实的“雷区”。 这些年,在环保股踩雷的小散也好,机构也罢,可谓是伤透了心,环保行业被机构鄙弃的原因,还有一层原因,是管理层的诚信,这是所有投资者的软肋,如果管理层真心财务造假,即使你参加一百遍的电话会议,一年去30次上市公司调研,都很难提前预判。 这些年,在财务上暴得雷,可不在少数,先河环保、三聚环保、神雾环保、东江环保。所以说环保股,看清了产品属性,搞懂了商业模式,也就没那么兴奋了,老樊可不蹚这次浑水。 况且,就算是博弈碳中和主题,反而钢铁的逻辑更顺些,毕竟作为碳排放量最高的工业门类,反而钢铁产量,讲供给收缩的逻辑,反而更持久点。 |
上一篇:终于憋到反弹了!
下一篇:稀土大热,且看磁材三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