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从开市前我们就一直在先知研报与小秘圈给大家强调风险,降低预期,调整组合,没大机会,等市场底。 如果大家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引起足够重视并付诸相关行动,相信近期核心资产的结构性调整已经对持仓的影响不大。 反观如果回调到今天才知道去看空相关核心资产,未必有些后知后觉。 先知研报: 2021年2月17日《比“开门红“更重要的事!》 2021年2月21日《节后市场的重大变化!》 2021年3月1日《反弹,如何应对?》 2021年3月3日《龙头暴跌!》 2021年3月4日《赎回潮,来了!》 小秘圈: 经过我们高点风险提示与调仓中盘成长后的板块收益分化一目了然: 虽然今天感觉好像产生了时空错乱,又回到了2009年,北京依旧在刮沙尘暴,影院依旧在放阿凡达,A股还是3000多点,但是,房价涨了10倍,光伏成本降了95%。 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相关主管部门全部表态积极参与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中国提出3060目标(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 国务院(12月21日)、 国资委(12月25日)、 央行(1月6日)、 发改委(1月19日)、 能源局(1月30日)、 国家电网(3月1日)、 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 中央财经委(3月15日)、 等能源主管部门均表态积极参与碳中和,政策环境将持续向好。 能源转型成为全球共识,超级成长周期开启,电气化趋势,全球用电量持续高增,在此过程中,主要经济体均制定碳中和计划,能源转型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但BP数据显示2019年光伏、风电占全球发电量的比例也仅为2.7%、5.3%,能源转型处于起步阶段。 整体来看蛋糕变大,渗透率提升,新能源发电超级成长周期开启,所以考到远景的发展,应该对当前的龙头调整抱以乐观态度。在中国要完成碳中和和碳达峰背景下,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是黄金加速期。这个赛道和方向是明确的。 今日光伏龙头再次回调无突发利空,还是咱们前期一直在提示的那些事情持续发酵,上游价格过快上涨后引发市场对于Q1业绩担忧,资金面因素占多数,继续等待核心资产探底企稳。 春节之后硅料行业价格大幅度上涨推动了行业的价格上行,确实超出市场所有人预期(包括我们),反应的是产业链囤货心态和对于下游需求旺盛的预期。 但短期涨幅较大,导致业主出现观望情绪,价格传导并不是特别顺畅,产业链上下游出现博弈,典型如组件下调开工率,逼迫供应商降价或停止涨价。 强势硅料环节吞噬了行业其他参与方的净利润,加上组件将公司现在交付的是去年Q4订单。 整体组件价格在抬升过程中,业主的接受组件涨价(可能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目前组件涨价已经1年了)的事实,需要时间。 但调研来看,需求边际受影响,但没有大的变化,维持160-180GW判断,国内需求较为刚性,发达国家价格容忍度较高。 当前主基调是上游涨价,中游龙头毛利率暂时承压但收份额,份额收完之后会后续量、利齐升,将获得更大的空间。 乐观情况看隆基若能实现市场预期的2021年业绩120亿,则对应当前估值25倍。通威55亿,当前也是25倍,从全年持有的角度看,估值已经进入合理的水平,只不过交易面受市场风格影响与基金赎回反馈,还需等待市场底后的企稳。 市场策略的判断维持近期连贯观点不变,市场仍在探底过程中,根据历史经验,可以从幅度、时间、估值、情绪等维度来对调整进行预判。历史上的中期调整,一般幅度在15%以上,时间可能会持续2-3个月。 目前沪深300指数从高点回调已经达到15%左右,估值已经回到历史均值附近,但沪深300非金融板块的估值仍不算便宜。同时结合时间及成交量等维度,判断当前仍处于中期调整中。 不过,给定市场已经有一定调整的幅度,我们盘整后续继续调整的空间可能不大。后续估计情绪上走向悲观的投资者比例会进一步扩大,同时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 带血的筹码不出现,底部不会出现,这时候沉住气,要么等企稳后的右侧,要么左侧不要妄想一把抄底,下跌多买点,上涨少买点是对的,现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 晚安。 |
上一篇:明天继续加仓干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