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经济数据较20Q4边际走弱,叠加海外通胀输入,短期滞胀风险值得警惕。 根据近期公布的二月经济数据,显示消费恢复缓慢,疫情后居民预防性储蓄高企,边际消费动力较弱。制造业高位回落意外且暂时,内需投资边际放缓。强生产指向外需与地产链,弱需求形成的去库压力需跟踪确认。 考虑假期、基期噪音可能形成的误判,往后焦点是21年3-4月高频数据跟踪,克强指数相关的工业用电、中长贷款、铁路货运等指标或更为有效。 机构对节后市场的剧烈调整的隐忧是基本面不及预期,形成短期“滞胀”环境,观测到连续两个月的PMI下滑,供需两端均出现结构恶化,先行景气指标似乎指向经济短期回落。 此外就地过年对消费也造成较大拖累,春节零售和餐饮销售额8210亿元,较2019年春节仅增4.9%,对应年化复合增速2.5%,远低于往年10%。 春节效应使得基本面数据难以稳定跟踪,若后期公布的经济数据继续不及预期,则倾向于“滞胀”风险显著增强,市场的调整可能更为剧烈。 毕竟通胀包括滞胀也就预示着加息预期,这就意味着企业融资难度与财务杠杠压力都上升 ,再加上上游成本变高,下游需求变低,杀股票这种软资产是正常的。
所以本次调整后的反弹力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基本面强弱。3-4月高频生产数据,将验证复工后的基本面恢复情况,先知会保持跟踪。 继续维持近期连贯的观点,短期未到进攻时刻,流动性与基本面的扰动仍在,持有低估值中小盘进行防御,参考上周一所讲的企稳信号与周二所讲的风险释放,等待核心资产企稳后的市场底,目前阶段逢反弹是属于核心资产调仓减仓的交易性机会,趋势性的大机会还要等。 2021年3月8日《跌幅异常的原因!》 2021年3月9日《还有几个风险!》 目前的市场属于结构性调整,不用担心熊市来临。最近几年的一季度都会进行行业轮动和主题投资,总会有新的热点吸引眼球,总会有新的诱惑考验大家的持股耐心。今年的最景气行业是什么市场还没有选出来,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大概率不是当下把碳中和炒成供给侧改革的热门主题。 关于碳中和我们目前仍然在摸着石头过河,从政策的制定部门到技术路线的部门,都还没有完全摸清楚中国的碳中和道路该怎么走,欧洲已经摸索了15年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欧盟的关于整个碳中和碳排放的计划,从能源到科技的计划非常的详尽,目前中国没有任何部门做出这么详尽的一个规划和设计,所以朦胧阶段的想象最美,且行且珍惜,小心并谨慎吧。 晚安。 |
上一篇:孙哥笔记:有一种票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