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3-19 - 小 + 大
黑色的不只有“星期四”,还有星期五。 在昨日《虚惊一场!》中,老樊就指出,当下的大A更为脆弱,任何与通胀相关的话题,对会被过度解读,今天的盘面,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美债收益率快升+ZM谈判“剑拔弩张”之际,大盘“先跌为尽”。 昨日指出的高估值核心资产,人心不稳落地,茅指数领跌。当下,高估值核心资产的回落,正在复刻“美股漂亮50杀跌”历史。这也是老樊从2月9日以来,连续9篇文章重点强调的,特别是在《杀跌,三步走!》中,再度复盘美股漂亮50杀跌历史,指出当下是在演绎流动性收紧的前半段: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引发通胀的担忧,但货币收紧并未真正兑现。 ------------------------- 大盘调整,市场总得找“背锅侠”,ZM最新谈判,自然被“扣了帽子”。 实际上,老樊对于宏观消息的扰动,看的还是很淡的。从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美方想要通过先发制人的气势,来获取更强的心理底线,但我们现在是具备这个底气的,不吃“下马威”这一套,所以美方的先手,算是歇菜了,接下来的谈判,仍旧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多变的过程,继续出现幺蛾子的事情,肯定不会少。 但底线是可以预期的,在TLP时期,ZM的谈判已降至冰点,所以当下市场的忍受力是强于以往年份的,短期扰动不断,但并非是主要矛盾。 ---------------------- 真正把大盘拉下水的,还是当前美债10年期收益率的飙升,这点老樊一直在重点强调:近期的焦点,就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化,对高估值品种的价值重塑上。 当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这个指标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是非中长期的,当市场对该指标的变动钝化时,也就见到了阶段性调整的尾声,这就是阶段性调整终结,明确的信号。 昨天,刷屏机构圈的国信证券的策略观点,挺有意思,其通过复盘历次“大调整”的始末,探究经济复苏中的流动性收紧,对市场的冲击。 其在回溯了过去三次经济复苏上行周期,即2006~2007年、2009~2010年、2016~2017年后,找到一条共性:复苏中因为流动性因素导致的下跌,都算是“调整”,复苏中没有完成“牛熊转换”的可能性,真正的转换,都是出现在复苏结束,盈利下行周期中。 老樊认为这个观点,还是相对中肯的,即使后面真正兑现流动性的收紧,改变大盘的趋势的概率,还是不高,只是高估值核心资产,会进入到第一波杀跌的后半段中,策略上可以降至半仓防守,等好产品进入“击球区”。 ---------------------- 至于说这次的反弹结构偏弱,在《反弹?聊3点》中,老樊就观点鲜明的指出:除非出现重大新增变量,否则接下来一段时间,反弹不会走强,仍然是大概率事件,目前来看,逻辑正在被市场逐步验证中。 但是否会展开新一轮崩溃式杀跌行情?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道重要选择题”,老樊认为,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高: 首先,上次提到GJD只护不拉,虽然对反弹行情,没什么贡献,但对于进一步的杀跌态势,有形之手,却不会袖手旁观的,所以若再度出现极速杀跌的极端情况,有形之手是“敢于亮剑”的。 其次,挨套的基民还是“惜售为主”,负反馈迹象平淡。3月份,基金的发行仍然是在常态化的加速中的,从历史上基金的净赎回情况来看,大都是发生在市场上涨的环境中,反而是市场大跌的时候,不会出现净赎回的动作。 最近一次市场的快速调整行情,是去年的三月份,当时市场在12个交易日,跌去将近15%的空间,但就是这段市场最差的时候,基金还是净申购的。 老樊开下脑洞:近期若高估值核心资产,再进一步杀跌,肯定市场会有不少声音,站出来表态,核心资产经历过系统性的调整后,估值风险已经释放,又到了价值投资买入的好时刻,即使加仓的资金不多,也能够稳住对高估值核心资产的预期。 但老樊想说的是,高估值核心资产的杀跌后,还谈不上性价比,老樊屡次复盘的美股漂亮50的历史,就摆在那里,目前连第一步尚未走完。 拉长视角来看,这些核心资产的调整,也是在给大家一次新上车的机会。只要基本面的趋势未变,行业的竞争格局仍旧稳定,成长空间还在不断扩张,部分核心资产,仍旧是未来投资机会中,非常重要的“一撮”。 前期老樊老是和大家说漂亮50杀跌历史,但随着逻辑的逐步兑现,我们心里,还是要“心存曙光”。一方面,如果看历史的片段,确实美股漂亮50的杀跌,是相对惨烈的,但仍然存在着“强生”这样的标的,抵挡的住杀估值的扰动,大A也肯定会有。 另一方面,如果将美股这段历史片段扩大,我们能够清晰的发现,以暴跌方式的去化估值泡沫之路后,漂亮50正式开启了长达30年的漫长跑赢之路,在我大A,这段历史同样会得到“复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上一篇:啪,突然飞来一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