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3-31 - 小 + 大
今天,富国、景顺长城等10家头部基金公司,连续支付宝理财平台,发布了《一季度基民报告》,该份报告显示,抛开市场行情波动以外,追涨杀跌、频繁交易,成为买基金亏钱的主要原因,有的时候,更是基金赚钱了,但基民不赚钱。 有意思的,是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持有基金在3个月以内的用户中,超7成是亏损的,市场上一边倒的声音,认同是追涨杀跌、频繁交易所致。 但老樊认为,这是因,而不是果,和买股票一样,之所以采取短线策略,本质上没有看懂其投资的价值。 于投资基金而言,价值体现在2点,一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观,自己是否理解和认可;二是持仓的品种,能否有自我的认知,这点和自己买股票一样,如果没看懂,自然是涨了不敢拿,跌了不敢买。 追涨杀跌,确实是让大家最舒服的,看到一个基金业绩好,或者说股票涨,涨得实在受不了,追进去了,这个时候内心很舒服;再比如持有的票,跌了30%、40%,通常会选择止损了,因为不止损,恐惧会加剧,跌了不知道是要去纠错,还是坚持。 所以从心理上舒服的选择,本质上就是缺乏深度的认知,投资是认知的变现,缺乏深度认知,进而追涨杀跌、频繁交易,所以才出现亏损,记住一句话:躺着赚钱比频繁操作,难多了,但躺着赚钱最稳! ------------------------- 市场情绪仍就偏弱,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首先,弹性方向缺乏连续性。以昨天暴走的军工股为例,其启动的逻辑,就在于一季报释放业绩预期,特别是沈飞的年报中,透露今年的业绩,可能大超预期。 叠加其天然的高β属性,有游资加成的选项在,高弹性有望重启,但能够看到今日却扭头向下,走成了一日游的行情,逻辑未改变,但资金缺乏共识性,继续按照高频博弈的路线在走。 其次,利空逻辑股,会出现连续性调整。比如近期调整剧烈的机构焦点股-分众传媒,股价持续回落的原因,在于上周五教育监管新规召开最终审定会,直接对在线教育的广告进行限制。 但从分众的收入和利润结构来看,教育广告在二者中的占比,均不到10%,且教育广告的减少,公司有意通过日用快消快速补上,游戏和金融行业新客户,也在不断的扩展,所以整体广告主的数量相对稳定,但市场还是“先跌未尽”。 二者充分展现出,当下观望情绪浓厚,都是见风使舵的主,不稳定资金的占比在持续提升,逢利空逃命为主。上述的这种波动,本质上折射出当下是重博弈逻辑驱动,轻价值成长引领的业绩基础逻辑。 ---------------------- 接着昨天的话题,隆基、通威等光伏标的,展示出明显的向上异动,核心是市场预期光伏行业有望在Q2,展开新一轮的景气反转。 从春节后,光伏产业链细分环节的价格博弈就陡然提升,因为连续性的涨价,压制了下游的短期需求,但当下组件价格有望回落到1.7以内,基本上可以达到下游电站投资商的心理价位,产业链“互博”开始吹响尾声的号角,需求是有望出现边际性的恢复的。 当然短期需求的恢复程度,还要看组件的价格,目前边际向好的趋势在验证中。组件自20年底以来,主要是受到双重拉力,才持续上行的,一方面是上游硅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辅材成本高。 但目前从上述2个要素来看,都在高点,先说硅料价格,老樊持续强调,今年是硬紧缺的,但基于需求端的冲击,供应商是不会肆意拉台价格的,比如上周协鑫就承诺硅料不涨价;再说辅材价格,目前已经开始松动,昨天板块的异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玻璃价格超预期下跌10元。目前来看产业链价格的再分配,有可能在二季度达到新的稳态,二季度需求,可能出现需求的环比改善。 虽然老樊认可需求端的景气反转逻辑,但延续前期对供给端高速释放,带来新增产能冲击,二线梯队“退潮倒计时”的判断。 今年的光伏新增产能,很像2011年,当时就是在2010年全产业链急剧扩产,也是光伏公司上市融资的上一个高点,当下总量过剩的迹象,是相当清晰。 至于说市场广泛讨论的210硅片和电池片和182的差异性,实际上就是伪命题,因为210组件和182组件是高度同质化的,是相互替代的,作为to B属性的产品,比拼的还是成本。 当下硬紧缺的,只有硅料,所以在需求下滑的背景下,价格依然能稳得住,无论下游新增产能规模有多大,硅料只有这么多,仍旧是前期观点,硬紧缺和低成本才是抵挡产能过剩的利器。 当然,从交易角度来看,因为获利资金丰厚,稍有风吹草动,光伏低成本龙头仍然会被砸盘,短期情绪偏空。 但这次的调整幅度,已经超过20年疫情冲击带来的30%调整,历史上只有18年530新政,带来的60-70%的暴跌,但这次不可与该段历史的超大规模冲击相比,所以股价的调整,站在中期的角度不悲观,若出现强反弹,可以兑现部分的盈利。 |
上一篇:疯了!目标价直接给翻倍!
下一篇:刚刚,对面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