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周四,很关键!

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4-06 - 小 + 大

目前,市场主流声音,开始普遍认同“弱反弹逻辑”,老樊瞄了一眼各大券商首席的观点,基本上比较一致,简单总结就是:反弹减仓。


从三大焦点板块来看,也是折射出这条思路。先看高估值核心资产,极端杀跌,伤的不轻,要做好下一步的防御。再看顺周期方向,股价驱动逻辑,开始走向不稳定,因为疫情出现变化,外围确诊数据开始上升,欧洲更是又一轮的高峰,且新变种病毒在扩散,高频的疫情升级数据,将顺周期的共识搅乱。


另外,科技板块,短期景气度的回升,催生板块的脉冲性上涨,但不同于2019年的景气度与估值上行,当时是国产替代的大逻辑,叠加订单的转移,但从2020年开始,尽管景气度不错,但估值被杀了一年,目前美元指数筑底反弹,美债收益率高企,科技股作为天生对流动性高敏感品种,能够明确看到,这轮景气度回升,仅仅是少部分品种的春天。


总的来说,本周是非常不平静的一周,特别是4月8日,是很可能产生较大波动的时间节点,因为中美欧,三大重要经济体,将会在该日公布市场强关注的信息,即市场高度敏感的货币流动性动态。大A是公布三月份的数据,美欧是公布央行的最新会议纪要。这次涉及的内容,大概率不单单影响一两天的走势。


------------------


氢能源概念股,掀起涨停浪潮,核心在于挖掘的光伏硅片龙头——隆基,宣布联合朱雀嬴投资,成立了氢能子公司,且由隆基掌门人李振国领衔,其战略意义相当之高。


从氢的产品角度来看,当作为储能介质时,其能量密度是高于锂电池的,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氢化物出现,非常适合作为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时间储能手段。所以氢,能够为光伏成为终极能源提供强支撑,这会解决光伏发电所遇到的日间不平衡、季度不平衡等障碍,使光伏+储能,成为未来电力的终极解决方案。


从行业的增量角度来看,光伏制氢,将会为光伏打开新的应用场景。根据隆基股份的测算数据来看,目前全球氢气的需求量约为6千万吨/年,假设全部由光伏发电来生产,需要超过1500GW的光伏。且未来30年氢的年均新增需求在2000吨以上的水平,每年需要新增约900GW光伏装机的规模,就目前光伏制氢的占比,尚不足1%。


从项目的可行性角度来看,即成本端,目前是能够看到经济性、可行性的。根据隆基的测算数据来看,在光照好的地方,光伏制氢的电力成本,大约是1毛5分钱,大幅低于现在制氢的电力成本,光伏制氢的竞争力,将会逐步增强,其渗透率也会逐步的抬升。


所以从以上的角度来看,于光伏龙头而言,是在开拓新的成长曲线,只是当前停留在预期发酵的阶段,对业绩增量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


但于整个氢能源板块来看,是有新巨头开始搅局,因为光伏制氢的成本,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会抢占市场份额,所以爆发的涨停小高潮,博弈的资金,是看懂了巨头对氢能源的青睐,但严重低估其对竞争格局的搅动,在未来氢能源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低成本者方能笑到最后。


-----------


今天,碰巧和一位入市一年左右的朋友聊天,探讨了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尽管入市时间不长,但也一直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以求建立深度认知,但总感觉没有什么进步,投资收益,也是忽上忽下的。


我想这个困惑,很多朋友都有,我是这么回复我这位朋友的:建立深度认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其认知的提高,是缓变结,而非突变结;其次,认知的提升,不能用短期的收益来衡量,而是要去看长期收益,以及收益的稳定性。


在上周,老樊和大家分享易方达中小盘年报时,张坤总也提出了非常相似的见解:基金经理的职业,与医生或许有些方面相似,都是理论和实战缺一不可的,都是需要不断积累、同时知识复用性很高的职业,需要通过每天不断的阅读、思考、决策、纠错来完备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决策的准确性。


这里老樊给大家举个例子,或许更容易理解。比如说,我们在研究好公司的时候,必须挖掘这个公司有强护城河,而护城河最典型的一种,莫过于“规模优势”,所以在辨析其是否是好公司的时候,首先就是去看,这个公司是否有规模优势,但这个是研究的第一个层次,即初级阶段。


第二个层次,即进阶阶段,就是去看,这个规模优势是如何产生的,总体上来说,规模优势可以切分为四种类型,即:


1.规模越大,对上游议价权越强,企业采购成本越低,原材料价格优势显著;

2.规模越大,品牌度越高,渠道商合作意愿越强,企业的渠道力强于竞争对手;

3.规模越大,固定成本均摊降低,带来成本的降低;

4.规模越大,客户的认知度越高,获客成本越低,费用端会下降。


所以在进阶这个阶段,我们能够看到,粗浅的认知到规模效应,仅仅是投资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挖掘出,该规模效应是属于哪一细分类型,或者是哪几个细分类型的综合体。


第三个层次,即终极阶段,是要去看懂,该细分规模优势类型的底层原理是什么,这样就能够掌握,该种规模优势,能够持续的时间,以及在何种情况下,规模效应会触及到天花板,即护城河开始走向削弱。


就以第三种规模优势类型来看,即固定成本均摊降低,带来的成本降低。我们知道,企业的总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的,简单来说,厂商、设备、办公楼等等,就是固定成本,而对于原材料、能源、人工费用这些,就是可变成本。


在这种细分类型中,能够明显看出,必然是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高越好,这样的话,单位成本随着产量下降的幅度,才会越大,因为如果固定成本不是很高,在单位产品上,能够均摊的固定成本,就会变得很小,这样相比于竞争对手,你的规模优势,就不会很显著。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大家就能够明白,但就好公司分析中的一环“护城河”,再到护城河中的一环“规模优势”,再到规模优势的“三个层次”,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循序渐进的,建立深度认知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的阅读、思考、实战,来完善这种认知体系。


当然,基于基本面深度价值投资,有一个其他投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知识的复用性很高,比如说规模优势,学会了这招,可以去分析所有的行业,看是否满足这条护城河定律;又比如商业模式的研究,往往可以跨行业比较,药房和超市,本质上就是非常类似的商业模式吗,看懂了超市,也就看懂了药房。


所以在建立深度认知的过程,是一个进阶的过程,没有办法弯道超车,但随着知识的积累,你投资决策的准确率,会越来越高。华尔街有句古语:资本市场,要么,是拿钱买经验;要么,是拿经验赚钱。




上一篇:明天会演绎15年天地板大面嘛?

下一篇:割肉荣:晚间交流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