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基本面持续向好,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板块前期出现回调,市场主要担忧在于: 1、对于电池板块,原材料涨价传导,短期压制下游电池厂利润率; 2、对于材料板块,产能逐步释放,供需错配缓解,涨价接近顶部区域,上升空间有限; 3、下半年旺季下芯片供应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 4、板块经历2020年底乐观预期线性外推后,估值溢价需要消化。当前时点,对原材料短缺&涨价和芯片短缺的担忧,导致悲观预期线性外推。 当前时点,市场对板块的悲观预期消化充分。 1、材料方面,短期供需紧张格局有望随着产能释放有所缓解,需求高景气下价格高位震荡,材料龙头标的价稳量增;电池端有望迎来环比量利回升。 2、芯片方面,一方面新能车基数低,对芯片的需求占比小,另一方面,在碳排放及双积分政策压力下,对电动车芯片供应的优先级将高于燃油车。 Q1销量略超预期,估值普遍回归到30-40倍合理区间。国内3月份销量22.6万辆,好于市场预期18-20万辆,Q1销量51.1万辆,全年预计240万辆。欧洲3月销量大概率完成23万辆,Q1预计45.8万辆,全年预计200万辆,全球有望实现500万辆销量预期。 ---------------------- 格力电器:走出改革镇痛期,业绩快速恢复 预告2020年净利润同比-10.2%,好于机构的预期 公司发布2020业绩快报、1Q21业绩预告:2020年总收入1,705亿元,同比-15.0%;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10.2%。对应4Q20总收入430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84.76亿元,同比+228.6%。1Q21总收入320~365亿元,同比增长53%~67%,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22%~下滑15%;归母净利润32~38亿元,同比增长106%~144%,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43%~下滑33%。公司2020年业绩快报超过机构预期,主要是盈利恢复情况超预期,1Q21业绩预告符合机构预期。 关注要点 压库存力度下降,导致4Q20、1Q21营收下滑: 1)4Q20营收同比-1.8%;1Q21营收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22%~下滑14.6%。 2)历史上格力坚持压库存模式,淡季出货量明显高于市场零售需求。2020年公司渠道改革,淡季不再大力压库存,因此导致4Q20、1Q21营收同比2019同期下滑,机构认为这符合商业模式的变化。 盈利恢复趋势明确: 1)4Q20净利润明显超过机构预期。4Q19、1Q20、2Q20、3Q20、4Q20归母净利润率5.9%、7.5%、9.7%、12.9%、19.7%,呈现出底部回升的趋势。 2)1Q21,归母净利润率9.2% ~11.9%,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1.9ppt~下降4.6ppt,还未完全恢复到历史较高水平。 3)4Q20归母净利润率创历史新高,具体原因有待年报公布,但公司盈利恢复趋势明确。 行业持续复苏,格力线上份额在提升: 1)AVC监测1Q21空调线上/线下零售量分别同比+49%/+80%,相比2019年分别+12%/-20%。已恢复至接近2019年的水平。 2)空调行业正处于提价周期中,1Q21线上/线下零售均价分别同比+21%/+9%,相比2019年同期分别-9%/-8%。 3)格力主要通过新品提价,旧款促销机型提价偏谨慎,份额明显提升。 4)原材料价格提升周期下,格力的渠道库存高于竞争对手反而成为优势,并且渠道库存减值导致的矛盾也减少,有助于渠道改革。 市场震荡,格力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1)机构判断,2021年空调市场将继续复苏,格力有望继续恢复市场份额;此外在竞争格局改善的大背景下,格力的渠道改革能够更顺利的实施。 2)截至2021年3月31日,格力累计回购总金额104.2亿元,如果再回购16亿元,可达到120亿元回购上限。机构预期后续一旦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将有望成为市场催化剂。 机构认为公司盈利恢复趋势明确,上调2020年EPS预测16%至3.69元,维持2021/2022年EPS预测4.26元/4.89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85.20元,对应20x/17x 2021/2022年P/E,涨幅空间42%。公司当前股价对应14x/12x 2021/2022年P/E。 ---------------------- 今日,国家卫健委公布关于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包括各类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迈瑞医疗的高管对此的看法如下: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为了提高医疗资源和医保支出的利用效率,同时在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行DRG和DIP之前,公司认为加强医疗检查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是必要的。并且公司认为该治理行动的实施、以及之后DRG和DIP政策的全面落实并不会缩减整体医疗检查方面的支出,而是引导医院更加重视临床必要性强的检测项目、同时更多考虑检测产品的采购性价比,用同样量的医保资金完成更多的诊断治疗活动,提升医院的诊疗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使得医疗回归本源。公司在检测项目上的布局均旨在满足临床中最为根本和必要的诊断需求,同时在检验科和超声科的产品及IT解决方案上具备更强的性价比优势,并且能够有效帮助医院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而IVD和超声又作为公司目前所处的国产化率最低的两个业务领域,未来在上述政策的推行下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 今年市场冲高回落的股票其实都是去年受益的,主要原因还是涨幅太大。不是公司基本面出了问题,去年疫情的深幅回调到今年年初的大幅上涨,这些公司毫无疑问都是主要受益者,主要的投资逻辑也是因为龙头能够穿越波动。但是真实业绩如何,有的确实不错,但是有的也一般,业绩增长很少,但是股价涨幅很大,所以年初以来的冲高回落是一种投资行为。当下没有超预期的概念,可能都是低于预期。但股价低位、估值低位的,跌幅有限。宏观经济在一季度高点之后,二季度回落,看三四季度能否企稳。要注意市场整体在货币紧缩的状态下,大家对加息的担忧,通胀的预期以及对汇率的考虑。 反弹无量谨慎看待,继续防御控制仓位,趋势性的机会仍需等待。市场磨底期,保持耐心。我们在前期市场企稳观察中提到:1)中期调整的幅度一般在15%以上;2)持续时间一般2-3个月;3)在底部估值一般有比较明显回调,情绪会比较明显降温,换手率可能会比较明显下降,对应当前日成交量可能会萎缩至6000-6500亿元左右。结合近期市场表现,市场最快的下跌阶段(急跌)可能已经结束,整体估值已经有明显回调,但结构性估值仍不具备很强吸引力,后续可能进入持续1-2个月的缓慢盘整、磨底期,情绪上也可能还有进一步降温的空间,担心的问题逐步增多是典型表现,反应在市场成交上可能会逐步向我们前期提示的6000-6500亿元区间演进。维持前期策略观点不变。 晚安。 |
上一篇:明天我将重点留意这三只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