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5-09 - 小 + 大
高估值核心资产,上周五再度“全军覆没”。 老樊自2月初通过复盘“美股漂亮50”的历史,指出高估值核心资产,将进入到“估值去化趋势”中以来,观点从未改变。 最新的解读,是上周三的《几件大事》中,再度强调尽管高估值核心资产,出现一轮犀利的反弹行情,但节奏已现分化,且单从资金端来看,接下来仍旧摆脱不了流出的境遇。 高估值核心资产反弹熄火,但纯周期股则继续“火花四射”,一边是盘面的持续暴涨,一边是机构的“扎堆涌入”,周五晚上老樊参加了长江证券大宗/贵金属的电话会议,参会人数居然破天荒达到4000多人,可见场内的“关注度”有多么火热,有多么疯狂。 业内甚至有机构认为工业金属,已经进入到超级周期中,行情类似于2005年,但老樊认为大宗商品要想长期上行,必须有也巨大体量的经济体,进入到一个工业化的时代。 比如说2005年的大宗商品牛市,是最底层的支撑逻辑,是2004年之后的中国,这么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具备长时间的需求逻辑支撑,但现在这种情况是看不到的。 所以这轮周期品的主逻辑,是“预期供给收缩驱动”,最典型的莫过于本轮周期股上涨幅度NO1的电解铝,能够清晰的看出,股价持续暴涨演绎的逻辑,就在“供给侧”,而并非是在需求侧,看重的还是电解铝行业因国内产能天花板将至,带来的长期格局优化,所以产业链地位提升,进行电解铝行业的价值重估。 所以市场集中盯着海外电解铝产能是否快速释放,只要释放不兑现,行业长期格局优化就不会动摇,趋势性行情就会持续得到强化。纯周期品的终结点,就在于供给侧的逻辑被弱化,甚至供给侧实质性恶化。 -------------------- 聊聊最近调整的“医美板块”,爱美客等细分龙头品种,皆出现连续性调整动作,老樊就以医美板块为例,深度和大家讲讲在“新产品”出现时,在研究和投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 去年开始,医美板块俨然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大空间、高成长、高盈利,三线共振,成为医美赛道被追捧的核心逻辑。 特别是大空间,长坡厚雪的新赛道,市场很容易给非常高的估值,特别是对于新产品来说,因为新产品在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过程中,市场空间往往以几十的复合增长增速在增长,看似行业中的先行者,是在一片蓝海市场中,即赚了行业高速增长的钱,又挣了市场份额提升的钱。 但这种对新产品的研究,会陷入一个“逻辑误区”,即过度看重需求端高速放量红利,但低估产品供给端变化带来的“缺陷”,而后者才是决定企业赚多少钱,能否兑现业绩成长的核心矛盾。 以医美产品为例,场内看多的核心逻辑,就是市场空间大,只要需求空间足够大,公司就能持续快速成长。根据艾瑞数据来看,当前医美是2500亿+空间的大赛道,从渗透率角度来看,国内的渗透率不足5%,简单对照美日韩等来看,都是15%的渗透率,从每千人医美诊疗次数来看,国内是14.8次,最高的韩国可以达到86.2次,所以不论从渗透率,还是人均诊疗次数,都至少还有3倍以上的成长空间,最高甚至看到10倍的成长空间。 单纯看市场空间的绝对规模,复合增速,渗透率,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对比等等维度来看,大需求、大空间是确定性的,肯定是名副其实的“好赛道”。 ----------------------- 但在好赛道的发展初期,是否有“好公司”呢? 这里老樊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因为医美细分领域的产品属性,就决定了当前找好公司的难度非常之高。 核心在于3点: 第一、产品的壁垒是否很高,其决定供给端的竞争是否异常激烈。单从医美注射剂角度来看,产品纷繁复杂,童颜针、少女针、娃娃针、婴儿针,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很高的壁垒,比如当前二级市场热议的“童颜针”和“少女针”,从壁垒角度来看,明显是“少女针”更胜一筹,童颜针的壁垒极低,没有壁垒的产品,未来的走向,还是价格战。 第二、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否足够长,其决定先发企业能否持续领跑。实际上,单一医美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是5年左右,5年就要一换代,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短的生命周期,所以这个赛道上的企业,需要持续研发新品类,来延续业绩的成长,所以都是通过产品矩阵的开发方式,而不是单一一个品种。 第三、能否走出大单品,其决定龙头企业收入规模的上限。目前医美产品的单品市场很小,最大的医美针剂就是肉毒,这其中最大的产品botox,也就是40亿美金,但用在美容领域的,还不足一半,也就是10几亿美金。 主要是当前医美类产品供给太多样了,终端机构学习成本又很高,要想成为大单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适应症极多,有上百个临床用途,二是在医美领域替代品少,三是监管极其严格,批文少。所以未来能够走出大单品,医美产品制造商的收入天花板,才会被彻底打开。 上述三个问题,当前依然是摆在医美产品制造商的“三座大山”,在上述大山被攻克之前,付出过高的估值溢价去买入这种不确定性,老樊认为性价比很低。 展望未来趋势,医美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原材料端,和终端连锁机构上,也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是医美连锁机构,因为可比公司,已经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比如说眼科、口腔等医疗服务龙头,均走出大牛股的走势,这个领域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医美连锁机构品牌的建立,一方面会享受消费升级带来的客单价提升,另一方面会因销售品牌价值,带来获客成本的下降。 所以医美连锁机构,未来很大概率上会诞生巨头,但当前产业端释放的信号非常不清晰,特别是to C端的规范性,尚处在监管盲区,未来必然会在政策强化之下,迎来中小玩家的淘汰出局,龙头市占率提升,所以当下在情绪高点和估值高点,只能去观察,当看到真正的信号出来,比如说“同店增长率上行”、“外延扩张跑得通”下,才是真正出手的时机。 在买点建立之前,建立深度认知是第一步,而很多朋友在投资中,往往是先买入,再去建立深度认知,往往埋怨自己买在高点,而好的策略,是先有好产品、好公司,再去等待好价格。 |
上一篇:下周,这么搞!
下一篇:周末大消息!下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