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又学到一个新词:人达峰!

佚名   先知研报   2021-05-11 - 小 + 大

今日指数有上下56点的宽幅震荡,早上盘前已在小秘圈做了提醒:



随后公布的挖机销量也验证我们上个月初从恒立液压油缸排产观察到的工程机械一年来首次景气度下滑:



接着开盘后重要数据开始陆续公布,未富先老,今天先知又学到了一个新词:人达峰


-------------------


人口七普数据点评:人口通缩大势难改,一老一少”占比提升

 

1、人口总数14.12亿略超预期,部分源于调查漏登率创新低

 

2020年全国人口共14.12亿,与2019年抽样数据的相比,增长1173万人。人口“快速增长”背后的根本原因或是此前抽样调查低估了人口数量,导致本次人口普查得到的2020年人口数据相对偏高。本次发布会上宁吉喆局长还提到了2016的实际出生人数超过1800万,高于当年统计局公布的1786万,也反映了此前人口抽样数据存在漏登现象。七普的详尽程度前所未有,普查漏登率达到了0.05%,远低于五普的1.81%和六普的0.12%。

 

2、2020年总和生育率快速下行至1.3,人口通缩大势难改,鼓励生育迫在眉睫

 

总和生育率是指每位女性的平均生育子女数。本次发布会上,宁吉喆局长提及2020年出生人数约为1200万、总和生育率为1.3,这两项数据较2019年的1465万和1.5均大幅下降。机构认为生育率大幅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带来的堆积效应正加速消退。1.3的总和生育率水平甚至已低于日本,主要经济体中仅高于韩国,鼓励生育迫在眉睫。

 

3、总人口峰值或提前至2026年,未富先老难题突出

 

根据最新数据,机构重新测算后发现,中性预期下总人口峰值或提前至2026年到来,提前于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人口规划》中提到的,全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14.5亿人。日本总人口拐点在2010年,当年日本人均GDP达到4.4万美元,而中国人均GDP刚超过1万美元。如何构建适合老龄化社会的服务供给体系将成为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的着力点。


4、“一老一少”数量占比超预期,关注Z世代和银发经济

 

2020年少儿(0~14岁)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从2019年的16.8%和18.1%提升至17.9%和18.7%,而劳动人口占比较2019年大幅降低1.74个百分点,导致人口抚养比快速提升至57.85%。人口结构的改变或将带来“Z世代”和银发经济相关的投资机会。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比2019年的18.1%进一步提升。各区域老龄化比例出现较大分化,老龄化最严重的区域是辽宁(25.72%)、上海(23.38%)、吉林(23.06%)、黑龙江(23.22%),最轻的区域是西藏(8.52%)、新疆(11.28%)、青海(12.14%)及广东(12.35%)。 


5、人口流动区域分化严重,东部沿海地区或胜出

 

2020年普查数据显示,部分东部沿海地区的实际常住人口数量远超此前统计,浙江和广东的人口数量分别较2019年的数据增加了10.37%和9.38%。同时部分北方省份的实际常住人口数量低于此前统计,呈现人口流出的态势。人口流动方向的背后是产业格局、地方财政、房地产价格变化趋势的反映。

 

6、人口红利的质量优势更加显著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工作取得巨大进展。一方面,基础教育愈发普及,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六普时候的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从4.08%降至2.67%;另一方面,更重要的高等教育持续发展,2020年我国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亿人,占比高达为15.4%,较六普时的8.7%几乎实现了翻倍增长。

 

7、城镇化进展超预期,预计2030年能够实现70%的城镇化率

 

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63.89%,较2019年抽样调查的60.60%大幅提高了3.29个百分点,大幅超额完成了此前制定的2020年达到60%的目标。按照国际普遍规律,城镇化率30~70%属于快速发展区间,机构预计按照当前速度,预计城镇化率将在2030年达到70%。

 

8、老龄化对中国的三大长期影响:低利率、低通胀、高消费率

 

(1)低利率:从资金供需、付息能力和风险偏好三角度看,老龄化都将压制利率水平。


(2)低通胀:深度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人口结构老化在需求端对通货膨胀率的抑制作用大于供给端的拉动左右。


(3)高消费率:长期看老龄化会打压收入增速并掣肘整体消费能力,但人口抚养比提升或将在中期提振消费率。


9、老龄蓝海市场凸显,相关行业增长空间变大


(1)养老产业迎爆发式增长。老龄人口增多将带来较高社会消费倾向,预计2024 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将突破 10 万亿元,年均增速约20%,中老年市场将成为巨大的蓝海市场。


(2)利好医药生物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从产业链来看,从源头端医疗器械到终端药品,均成为老龄人的关注重点。康复养老服务这或将激发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保健药品、远程医疗、可穿戴医疗设备等行业的兴起。


(3)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育龄妇女规模下降、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此外,在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放开的政策推动下,二孩生育率明显提高,2013年二孩占出生人口比30%左右,2017年提升至50%左右。结合以上现状来看,育龄妇女规模下降、总和生育率下降、二孩生育率提高(高龄产妇更多,不孕不育率提升)将助推辅助生殖需求提升。


(4)晚婚、单身趋势带来Z世代消费升级。不同于传统消费结构,未来Z世代将成为新消费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与Z世代相关娱乐、医美、宠物等行业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


4月通胀数据点评:食品拖累CPI,PPI内外共振


1、4月CPI环比下降0.3%,同比涨幅扩大至0.9%,节日出行需求带动4月CPI非食品环比降幅收窄。


2、从高频数据看,CPI食品环比降幅有望收窄,而消费修复和上游涨价有望带动非食品CPI环比持续走强,预测5月CPI同比继续温和回升。


3、4月PPI环比回落至0.9%,同比继续攀升至6.8%,虽然油价涨幅趋缓令4月PPI环比回落,但金属、煤炭价格稳中趋升,仍对PPI形成支撑。


4、5月以来油价再度反弹,国内煤、钢价格涨声一片。预测5月PPI同比再创新高。


5、非食品CPI、核心CPI回升值得关注。而在内外共振之下,2季度PPI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值得警惕。


今天就到这,晚安。




上一篇:准备动手!补仓一个被腰斩的公司~

下一篇:要分化,风险与机会并存,胆大可以吃肉......

先知研报 的最新文章:

市场关注的问题!

原创2022-11-21

“利空”落地!

原创2022-11-20

史诗级熊市!

2022-11-17

利好,共振!

原创2022-11-16

预期,转折!

2022-11-14

关注先知研报公众号
先知研报的微信号:AGYW169

研究创造价值,比研报更先知,守龙头,抓拐点。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