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金融数据点评:不及预期,转弯继续
4月新增社融规模再度不及市场预期,流动性超预期收紧,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二季度风险之一,目前还是逐渐释放风险的排雷阶段,市场仍然会震荡探底,预计三季度货币政策逐渐开始向常态化回归。 4月新增社融1.85万亿(预期2.29万亿),同比和环比均下滑超万亿。存量方面,4月末社融存量增速从12.3%下滑至11.7%。存量社融增速从“13字头”下滑到”11字头“,只花了两个月。
社融下滑的主要拖累有三项:人民币贷款、企业债以及未贴现承兑汇票。具体来看,人民币贷款方面,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较3月大幅回落,这和房地产贷款政策的边际收紧有一定的关系。企业贷款方面,4月新增企业贷款7552亿元,同样较3月大幅下滑。由于上游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压力,叠加下游国内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投资意愿仍然偏弱。这一点在4月的政治局会议上也有所提及。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如果企业投资意愿弱,就意味着未来产能供给增加不会太多,也更进一步意味着工业品通胀的压力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要久。
今年前两月重点在于“不急”,社融维持高增长,但从3月开始,要稳定宏观杠杆率,政策重点偏向“转弯”,4月的金融数据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趋势。4月单月社融季调环比折年率已降至6.4%,接近3年来的低位,用三个月的环比增速做平滑,季度环比折年增速也回落至9.2%。
剔除价格和基数因素后,实体经济增长的高点就是去年4季度,已经过去。短期内PPI大涨,供给端影响比较大,经济中还有薄弱环节,加息的概率较低,定向紧信用为主。 整体而言,4月金融数据进一步确认了广义流动性观点,后续广义紧、狭义松的格局也会更加明朗。央行更多可能是通过控信贷、调结构的方式来维持宏观杠杆的稳定以及应对结构性通胀风险,而非收紧狭义流动性。央行在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清晰表达了不担心通胀的扩散和持续性。而且随着后续广义流动性进一步收紧,经济动能受到明显拖累后,央行可能反而会进一步放松狭义流动性以对冲,因此市场也无须过多担忧资金面对债市的制约。从社融和利率的关系来看,社融已经处于拐点右侧,而利率可能也已经在拐点右侧区间,可适当关注银行。 --------------------- 美国4月CPI点评:通胀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担忧升温 偏低的美国非农数据隐含更大的通胀压力,数据公布后,纳指期货跌幅扩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1.654%,美元指数短线拉升。市场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担忧升温。 由于高额财政补贴,美国居民收入大幅上升,消费能力大增。去年由于疫情防控,美国居民主要消费商品,所以商品通胀大涨。今年随着疫苗不断接种,疫情防控措施放开,服务消费需求也会明显回升,但高额失业补贴拖累就业表现(低收入者就业改善明显放缓),会限制美国服务业供给,而服务类消费又难以像商品那样从海外进口,所以接下来美国通胀压力会更大。 美元大超发的后果,从4月美国CPI数据可见一斑,5月美国CPI可能冲到6-7%,美债利率或继续上冲,年内有望到2-2.5%;美元趋势上行,但今年幅度会相对较小,需要加息预期的发酵推升。 美联储认为通胀今年Q2-Q3是暂时性大幅回升,引发美联储修正这一观点的门槛很高。Q3时美联储能得到的一个季度的通胀数据不足以改变美联储对通胀暂时性上升的看法,因而,美联储Q2-Q3基本仍会维持目前通胀对货币政策的指引(最早可能改变美联储对通胀看法的时点可能在明年中期)。 预计年内在8-9月份美联储会逐步向市场释放未来缩减QE的预期,也将影响A股市场;Q4公布细节计划,年底或明年初执行,预计6-12个月完成缩减后,通过到期债券再投资维持一段时间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而后到2023年初再考虑加息事宜。 美国4月CPI远超预期,同比大涨4.2%,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超预期的不光是这个,核心CPI(除去食品和能源)也录得3.0%,同样远超市场预期。从季调环比来看,核心CPI环比+0.9%,超过了CPI整体,同时也是1982年至今的最大增幅,这也体现了美国居民的实际消费需求的好转速度远比市场想的要快。除了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之外,CPI创13年新高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汽车芯片短缺使得二手车和计算机等价格大涨。4月,美国二手车同比+21%,环比+10%,是1953年以来最大环比增幅,同时也贡献了整体物价上涨的三分之一。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导致新车产量下降,3月美国汽车产量比今年1月减少了30%以上,叠加1.9万亿财政刺激的补贴发放,居民转向购买二手车(新车价格4月仅环比上涨0.5%)。此外,芯片短缺问题也影响了电子产品,4月计算机和周边设备的价格大幅上涨了5.1%。往后看,芯片影响至少会持续到二季度,但去年9月开始二手车价格同比增速已上升到两位数,因此下半年这方面通胀同比压力相对有限。 其次,4月整体租金价格环比+0.4%,其中主要居所租金环比+0.2%,更加超预期的是外宿(主要包含的是宾馆住宿)价格上涨了7.6%(3月+3.8%),同时交通里的机票也上涨了10.2%(3月+0.4%)。宾馆住宿和机票酒店价格大幅上涨,体现了美国防疫形势较好的背景下,居民出行从4月开始已经呈现出加速改善的趋势。 美股从周一开始调整,聪明资金已经提前嗅到了高通胀的味道。往后看,5月和6月美国的CPI还会居高不下。但是反过来思考,美联储并不会因为芯片短缺推高二手车价格而调整货币政策(另外3月的大规模财政刺激也带来了通胀压力)。其次,美国目前的就业市场还远没有到美联储必须紧缩的地步。最后,随着基数效应衰减,通胀压力在下半年会有所缓解。总的来看,美股面临的是“通胀走高叠加货币宽松”的宏观环境。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美股牛市基础还在,调整结束之后美股的方向还是向上。 --------------------- 顺便帮忙辟个谣: 下午市场有谣传期货大佬傅海棠期货穿仓,不得不服,现在信息传播快,造谣门槛低,请大家明辨是非,认准专业权威,事实的真相是: 不信谣不传谣,晚安。
|
上一篇:字越少,事越大!
下一篇:孙哥笔记:明天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