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搭台成长唱戏的市场风格轮动符合我们上周给出的判断,短期的百周年行情过后,中期的风先扰动依然存在: 1、短期确有边际改善: (1) 国内和海外宏观环境暂时平稳。 (2) 建党100周年行情预期支撑风险偏好。 (3) 人民币汇率存在内在升值动力,驱动外资流入。 (4) 赚钱效应累积,新基金发行热度恢复。 2. 中期展望依然谨慎: (1) 二季度中国经济还有亮点,但三季度亮点会减少。 (2) 调结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优化居民收支结构,理顺利率体系都是长期工作,都会有阵痛。 (3) 三季度海外环境预期可能大幅波动:实际利率上行推动美债收益率上行 + 美联储开始引导QE缩减预期。 (4) 乐观者的投资时钟定位“经济差 + 政策宽”,这是投资时钟的“下下个阶段”,机构认为下个阶段是“经济弱周期回落 + 国内不及时宽松,海外边际收紧”。 3、目前就是一个上升波段,不宜宏大叙事“牛心牛胆” (1)A股今年根本环境不支持趋势市,关键词依然是“牛心熊胆”,短期市场处于上升波段,但需要注意靠风险偏好推升的板块其行情不会持久,指数如急涨其之后同样也很容易掉下来,所以未来冲上去还是要考虑盈利兑现。 (2)近期这个上升波段,机构认为不适宜用人民币升值宏大叙事。二季度全球股市估值环境好于预期本质不是人民币主动大幅升值,本质是联储拖延QE缩减,使得美债利率上升后延,使得美元极其弱,这是核心。 (3)但从中期流动性角度,后延不等于消失,下半年美国通胀预期上升幅度也依然是变数,美债利率上行趋势没有根本逆转,只是后延。从中期风险偏好角度,后疫情时代的中美关系也依然是矛盾与挑战。 (4)最后,今年的基本面是分化的复苏,可以说是整体低于预期的复苏,靠复苏超预期看好今年整体A股有大空间是不成立。反过来,未来经济下行过程中类似华融之类的事件更值得留意。所以,从盈利、流动性、风险偏好未来的预期差角度,短期是处于一个上升波段,但今年大格局依然是“牛心熊胆”。 ------------------------ 上周提示的半导体板块继续表现,更关注设备国产化突破: 1、下游国内晶圆厂不断加大扩产为未来数年持续趋势。例如,【中芯国际】2021年扩产8英寸不少于4.5万片(对应尺寸月产能,下同)、12英寸1万片,2022年开始深圳12英寸厂有4~5万片扩产计划,中芯京城北京12英寸新厂有5万片扩产计划;【华虹半导体】2021~2022年无锡Fab7扩产6万片,未来2~3年有望新建Fab9,兄弟公司华力微未来1~2年有望新建Fab8;【长江存储】2021~2022年一期项目有望扩产12英寸5万片,二期项目已开工土建,未来数年计划新增20万片产能。【合肥长鑫】2021~2022年一期项目有望扩产12英寸6万片,未来数年计划新增20万片产能。此外包括合肥晶合、广州粤芯、武汉新芯、青岛芯恩等项目进入扩产阶段或具有扩产计划,相关资本开支有望打开国产设备市场。 2、芯片产能短缺促使晶圆厂加大扩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旺盛。根据产业调研,多家半导体设备公司订单已经排产至明年,目前产能供不应求,我们预计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今年二季度及全年业绩确定性较高,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 3、国产化需求强烈,下游龙头大客户有望带动。目前国内主流晶圆厂中美国设备占比50%左右,日本设备20~30%左右,国产设备占比10%左右。去年华为、中芯国际遭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后,从供应链安全角度而言,设备、材料的供应链本土化是具有紧迫性,2019年日韩贸易战期间日本对韩国三星的断供也提供了前车之鉴。根据产业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有大客户牵头的国产化项目进行,多家设备公司已进行送样认证,若未来认证过程顺利,并开展国产线或去美线建设,料将明显提升国产设备份额。 4、看好设备板块国产化机会,北方华创、长川科技、中微公司等龙头 A股优质设备公司机会。 ------------------- TOPCON/HJT效率记录持续刷新,领先设备厂商充分受益: 1、隆基公布单晶双面N型TOPCON电池研发效率达25.21%,单晶双面P型TOPCON效率达到25.02%,单晶HJT电池效率达到25.26%(以上均为商业化尺寸)。晶科公布大面积(267.4cm2)N型单晶钝化接触电池效率达到25.25%,为后续N型TOPCON电池量产开拓方向。 2、TOPCON效率继续刷新,挖掘现有产线周期。本次晶科、隆基的TOPCON效率再次刷新了今年4月隆基25.09%记录,采用了高激活扩散、超薄多晶硅、新金属化、钝化接触高隧穿传导等多项创新技术及材料,代表TOPCON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未来基于POLO2-BJ结构理论极限可达28.7%。我们认为,面对较大规模老产能计提压力,龙头/一体化企业将会持续探索TOPCON技术,前期新投产线或以较为成熟的LPCVD路线为主,随着今年下半年PECVD路线逐步成熟、良率提升,头部企业有望开启规模化的存量改造。 3、HJT潜力仍在突破,有望持续迎来催化。近期HJT效率记录持续刷新,据公告通威、迈为、钧石分别公布了25.18%、25.05%、25.2%的效率记录,本次隆基的25.26%再次刷新效率记录,随着下半年现有产线数据优化、新建产线招标投产、技术路线持续创新,异质结板块有望继续迎来催化。此外,其中HJT各环节工艺/设备仍在持续优化创新中,在效率提升、银浆降低、设备降本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布局领先的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4、长期HJT优势显著,短期各条路线并存。机构判断HJT电池参数性能最优、产业化进展顺利、降本增效路径清晰,大概率成为下一代主流,但仍需上下游、供应商全产业链配套,渗透率提升还将循序渐进。而TOPCON现阶段成本相对较低,未来效率具备潜力,且可基于现有庞大产能改造,龙头/一体化企业将会持续探索,预计未来3年将会与HIT并存。此外,IBC、P型等新型电池技术在特定场景也具备一定优势,技术领先企业也会持续布局,需继续关注产业化进程。 5、机构判断领先设备厂将充分受益于技术更迭,目前部分技术/企业上市场存在一定预期差,关注龙头公司迈为股份、捷佳伟创。 ------------------- 光伏发电或将延期并网: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日前发文称,硅料价格一路飞涨,行业苦不堪言,纷纷寄希望于政府出台政策。5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官方解读中,关于“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如何落实”的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回答到:“年内未能并网的存量项目,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统筹,直接纳入后续年度保障性并网范围”。光伏行业协会认为,行业对于这句话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是行业主管政策的重大变化:意味着开发商并网时限或将从一年延长为两年。 目前此时还没有官方口径的政策落地,都上个月的事,这会儿又咬文嚼字的,先知暂无法做正式的评价解读,但是还是佩服管理层的智慧,你不是说硅料都是民企不听话嘛,好,延期并网,看谁玩谁,这样囤货预期消失了,硅料卒了,反而能换光伏更好的发展,降本增效让下游爆发更多需求,两年复合的装机反而会更超预期,看下现在外盘美股光伏就可预知下市场反应了。 ------------------- 最近小秘圈更新了留言板功能后,我尽量抽时间与大家做更多的互动,来帮助大家消化吸收形成认知,也希望大家都这样多多发表自己阶段成功或不足的心路历程以及心得体会与方法经验,多发表一些对这个小秘圈大家庭的家人们更有实际意义和帮助的声音,长期而言,我们不仅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能赚钱的圈子,更希望成为一个有认知,有目标,有努力,有坚持,有格局的圈子。 晚安 |
上一篇:怒了,明天给我继续加仓干涨停!
下一篇:上班族最喜欢的躺赢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