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6-03 - 小 + 大
经历2天的小幅调整,上周全屏呼喊大行情的氛围,基本上都冷静了,更是出现一些喊空的声音,涨了喊涨,跌了喊跌,这电风扇变得忒快了,墙头草太多。 系统性风险看不到,老樊说过的汇率驱动伪逻辑兑现了,虽偏空,但市场经历过3个多月震荡后,日趋良性,震荡扩展空间可能会放大,但上涨不用太兴奋,下跌也同样无需恐慌。 盘面上上海本地股全面爆发,实际上市场传闻的《浦东先行示范区》早就不是秘密了,5月26日消息就出来了,从规划角度来看,就是将浦东新区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5月25日上海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6月1号就实施了,都是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与其说利好上海本地股,还不如说资管行业、财富管理行业的春天来了,未来必然向头部公司集中,那些中小型的资管机构,日子更加难过了,这就是坏生意的宿命。 ------------------------- 讲一个新赛道的未来投资机会。 在新赛道深度分析之前,得先来做一组“唯产品论”方法论的铺垫,这围绕一个产品属性展开,即产品消费属性中的一类,产品的购买者、消费决策者、使用者是否分离。 从这条消费属性出发,当三者中出现分离的时候,产品更容易走入一条稳健的成长模式中。于消费品而言,更容易强化品牌认知度,淡化消费品的价格敏感度;于其他产品而言,被颠覆的可能性会弱化,先发优势会不断增强,这样企业的生命周期就会被拉长,更容易走出大牛股。 这里老樊和大家举2个案例,通过案例的方式,来讲清楚为什么具备三者分离产品属性的产品,是好产品。 先看婴幼儿奶粉行业,这个产品是典型的购买者和消费决策者是同一人,即父母,但使用者是婴幼儿,二者的分离,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很低,对品牌、品质是高度关注的,有时候会形成消费者“价高质优”的心理,所以促成了奶粉市场的“撇脂定价”。 比如说行业内的君乐宝奶粉,最开始君乐宝奶粉终端售价在100元左右,销量增长非常缓慢,能够抢到的市场份额也并不多,随后公司战略层转变思维,大幅提高君乐宝奶粉售价,拔到200-300区间,这反而快速拉起了君乐宝的销量,价量明显背离。 2014年到2019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8.1%,而君乐宝奶粉在同期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4.5%,增速领先行业10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婴幼儿奶粉品牌。 其中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中国特有的教育理念是,给孩子最好的商品和教育,因为购买者和使用者是分离的,所以父母很难辨别究竟是那种奶粉的品质更好一些,尽管可以通过品尝的方式来判别口味。 但对质量的评定,更多是一种辅助的参考,而作为使用者本身的婴幼儿,不能准确告知品质高低,所以父母会理所当然将“奶粉售价”,作为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当奶粉产品价格跳到新的平台后,在消费者认知中相应抬升一个更高的层次,自然迎来一众家长的追捧。 港股的中国飞鹤,更具有代表性,作为高端婴幼儿奶粉的领军者,依靠星飞帆大单品,撑起半边天,通过高举高打的模式实现了快速扩张。 飞鹤的成功,从好公司角度上,可以归结为2点:1是自下而上的线下活动推广成功模式,成为飞鹤最大的竞争力,护城河;2是对于经销商的管理模式,飞鹤团队采用了销售管理模式,即针对每个经销商所属区域的特点,制定接地气的线下营销方式,对于价盘、数量精准的管理和把控,将行业内部潜规则的流货和串货实行零容忍,始终确保和经销售能够实现中间利益再分配,这是飞鹤优于外资奶粉品牌和国产奶粉品牌的另一大核心优势。 但从本质上来说,是购买者和使用者分离的属性,奠定其能够稳健成长的土壤,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特别是站在当下来看,行业规模接近见顶,行业集中大幕不断拉开,内资品牌在渠道下沉、政策扶持等方面具有优势,份额有望强化,开始接手最好的品牌时代。 昨天讲到的调味品赛道,也是类似的道理,之所以能够成为诞生海天味业等牛股集中营的温床,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这种产品分离的属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调味品的购买者是B端餐饮企业的采购人员,但真正的使用者是厨师,所以购买者和使用者是分离的,这就决定了对品牌的粘性非常高,所以调味品的复购率是很高的,品牌粘性很强,这才造就了海天吨单价每年提升2%以上,每2-3年直接提价一次的强话语权。 --------------------------- 理解了这条属性之后,我们就能够明白为何“宠物经济赛道”,得到一众顶级机构的追捧,从复星集团,到高瓴资本,甚至走出宠物医疗领域的“高瓴系”。 从股价上来看,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自去年以来,以中宠股份为代表的宠物食品爆发,再到当前以瑞普生物为代表的宠物医疗股年初以来的快速翻倍。 前者是典型的购买者和消费决策者,与使用者分离,后者更是购买者、消费决策者、使用者,三者均出现分离。正是出现该产品属性,所以宠物经济赛道的很多细分领域,更加体现出精神消费的特性,对价格的不敏感。 前者的不敏感,会强化对品牌的认知,品牌粘性高,消费升级会带来单价的提升,且品牌强化了复购率;后者体现在比较优势上,因为宠物医疗不会纳入医保,不存在集采控费,所以客单价的提升也是长期趋势。 前者的中宠股份,相比佩蒂来说,通过顽皮等品牌,向市场证明通过全渠道布局、全产品矩阵,率先走出国货品牌崛起之路,所以估值出现显著溢价,当下估值偏高,进入观察区。 后者的瑞普生物,处在宠物医疗赛道,宠物医药的前置壁垒更高,国内新兽药的研发和注册,需要经历较长的流程,从实验室研究,到中试研究,再到临床试验、新兽药注册,这块上明显是现有动保企业有优势,只要在渠道建设上深挖,就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瑞普相比普莱柯渠道商优势更明显,所以估值溢价更多。 相比于宠物食品,宠物医疗更深更胜一筹。一方面,从2020年宠物消费结构来看,宠物诊疗支出增速6.7%,而宠物食品增长0.9%,前者消费增速更快。 另外一方面是宠物医疗有前置壁垒,竞争格局更好,不像宠物食品端竞争的空前激烈,但瑞普当前很大程度上已经演绎了从动保估值到宠物医药估值的切换拔升,再考虑到当前宠物业务收入占比不高,股价拉得太快,所以当下只适合打点小仓位重点观察,但老樊认为,未来宠物医疗头部公司,一定是从现有动保企业中走出来的。
|
上一篇:今晚,88号技师!
下一篇:突发,又一个雄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