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三大方向,疯涨!

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6-23 - 小 + 大

今天这行情,真想用个词概括下,好吧,就是“卧槽”。虽然用词粗俗了点,但老樊发出这个感慨,主要是市场上三大亮点齐步出现。


其一,是上了一只科创板的新股——纳微科技。


盯着“药物纯化色谱填料国产替代第一股”的头衔,上市当日暴涨1273%,上市首日10倍股这一稀缺阵营,再添一新兵。


老樊只能说市场在变得越来越有效,好产品就给高泡沫,色谱填料国内目前现存是40亿的规模,每年是10%+的增速在增长,并且这个行业竞争格局很好,市场看的还是未来市占率的提升,但一把打到400亿的市值,也是太夸张了,透支了未来2-3年的业绩增长预期。


其二,是半导体赛道的暴走。


在5月27日《爆买,有猫腻!》复盘中,老樊就明确指出:半导体的博弈性行情,一致性看多预期还在强化,高景气未见终结信号,多头行情还能走一段。


挖掘的2条博弈主线,正在引领半导体行情,前者是芯片设计的全志科技,以5月28日为基准,18个交易日涨幅62.44%,后者是功率半导体的士兰微,同期涨幅45%。



之所以强调挖掘出来的半导体品种,是博弈性行情,熟悉老樊的朋友都知道,因为除了模拟芯片赛道,半导体的产品属性都不好,所以在高景气之下,只是博弈性的机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樊一直和大家强调要有自己的投研框架,那就是唯有建立自己的投资框架,才能辨别出哪些机会是博弈性的机会,哪些机会是值得长期投资的机会,哪些机会值得下重手,哪些机会轻仓博弈。


比如说强调的半导体博弈品种,因为不满足“唯产品论”的框架,所以只能沦为博弈性的机会,只能是轻仓参与,因为这类机会,有弹性,但确定性不强,低胜率高赔率。


如果没有独立的投资框架,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了芝麻捡西瓜,总感觉错过很多翻倍的机会,但殊不知是自己的投资策略有问题,所以机会是一直在错过,投资能力也持续没有提高,陷入“持续悔恨的漩涡中”。


这里在给大家举个例子,或许更直观。


比如说金融IT,简单来分就是银行IT和证券IT,看似二者差不多,但因为产品的不同,完全是相异的投资策略,银行IT,是典型的项目制属性,谈不上产品,都是根据下游的银行客户定制的,任意两家的银行,系统差距都是很大的,因为都是银行自己摸索的,大家走的路不一样。


但证券IT就是典型的产品型,比如说恒生的集中交易系统,产品化程度非常之高,可以在不同的客户间复制,而且产品的边际成本很低,多个券商或者基金,会使用同样的一套恒生的系统。


前者产品型化程度很低,所以行业天生分散,很容易出现后来者居上的案例,竞争格局不好,而后者产品化程度很高,所以容易出现寡头垄断格局,所以前者的龙头长亮科技100亿出头,而后者的龙头恒生电子却接近1000亿。


明白了二者的产品区别,就知道具体的交易策略,很明显,前者只能是当行业景气度拐头,或者政策有重磅变化,或者大订单出来时,有博弈性的机会,而后者则是在合理估值的价格上车,是长期价值型机会。


而没有框架,往往是博弈性的机会,却下重手长期持有,不是做了一轮过山车,就是调整的时候胆怯,盲目砍仓,反而是价值型机会,只是小仓位作博弈,赚了十几个点就下车,望着后来几倍以上的长期收益,悔不当初。


-----------------


其三,跟踪下“锂产品”的最新变化。


挖掘的锂资源品种皆在股价新高附近,好产品就是这样,在行业景气度加分时,往往会出现全品种的上涨,挖掘的弹性品种科达制造、永兴材料、融捷股份,是看重国内的锂资源优势。


比如科达制造在于盐湖提锂、永兴材料在于云母提锂,前者是具备大规模产能扩张的场景,后者是在于在三种提锂方式中,边际变化最大的,超预期的降本将会显著增强提锂的竞争优势。


其核心主线在于看好中国本土锂资源开发加速,未来国内锂资源收获战略的重估,但从产品属性上而言,还是侧重在同质化的产品,主要是看其“产品量增”的逻辑。


从产品差异化属性而言,挖掘的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虽然走势略逊一筹,但其产品差异化更强,老樊始终认为,以高品质的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为代表的锂产品,未来会更具有定价权,因为它们是差异化的产品,类似精细化工品的差异化产品,产品壁垒更高,在高镍路线下,氢氧化锂等差异化的产品,未来需求量反而会大增。


--------------------


重点说一下天齐锂业。


这其中挖掘的天齐,是市场分歧最大的一支标的,所以股价的波动性很高,但在每次股价调整的时候,老樊均在第一时间发表最新观点,持续看多。


在挖掘之初《大涨,只是预热!》《新能源的“王者”》文章以来,老樊始终反复在强调,要趁调整逐步布局,期待调整力度能够更大,越跌才敢买。


随后跟踪复盘中,反复强调调整即是加仓点,要重视锂产品的好产品属性,在4月14《大爆发!》中,老樊再次重点分享对天齐的最新看法,指出市场高度关注的天齐债务问题,过分担忧,现在天齐的谈判地位增强,所以债务问题的解决更有前景。



上周天齐股价再次出现不小的波动,老樊在上周《最重磅的事!》中,更是鲜明指出:市场担忧交易所的问询函延期,但根据老樊获取的信息来看,IGO交易预期确定,事件的扰动不会改变好产品的属性,天齐的短期调整,不改未来股价新高的趋势。



老樊之所以能够每次在股价调整的时候逆势看多,底层的信心就是来自于对“产品的认知”,“唯产品论价值投资”的内涵,就是看清产品属性,把握好产品的机会,而短期股价的波动,往往都是扰动项。


当然,毫无疑问天齐股价的短期走强,和资金面脱不开关系,因为债务的问题,天齐的机构配置始终处在较低的位置,根据2021年Q1的数据来看,天齐的机构配置比例只有4.1%,但在其2017年时,机构配置占比是16%,目前看好天齐机构的数量在增多,缓步加仓,所以导致短期股价的走强。


不单单是买方的机构,目前连卖方也开始狂推天齐的价值,《天齐锂业空间有多大》,一篇卖方分析短文,更是在机构圈引起热议,这个节奏比老樊慢了不只是慢一拍啊。


不过该文章中,提到的“中游产能追赶”的观点,颇有价值,老樊分享给大家:目前公司拥有4.48万吨锂盐产能,涵盖碳酸锂3.8万吨、氢锂0.5万吨,目前可见的增量是澳洲奎纳纳项目4.8万吨氢氧化锂(2021Q3投产)、遂宁安居2万吨。如果考虑SQM,2022年底前达到18万吨碳酸锂+3万吨氢锂,按照25%计算,公司可以享有大约4万吨权益。看2025年,泰利森配套194万吨产能,公司可支配矿石对应13.5万吨锂盐。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将达到20万吨锂盐产能,和赣锋持平。


要知道,现在A股当前锂公司每万吨锂盐产量对应市值在700-120亿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机构开始关注天齐,总而言之,股价波动也好,锂价格短期涨跌也罢,都并非核心矛盾,继续维持看好锂资源将成为“21世纪白色石油”的老观点。





上一篇:刷新认知!市场风向标就看它了!

下一篇:突发利好,这个题材要爆!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