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降准”点评:结构性宽松继续支持高景气成长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确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推出支持碳减排的措施。
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对于此次国常会提出“适时降准”,机构点评如下:
为何提及降准:
1) 由于疫情后预防性储蓄偏高,消费持续不及预期,导致经济偏弱。近期经济恢复动能衰竭,叠加疫情对局部地区干扰,政策有边际放松的必要。
2) 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上游对中下游企业利润挤占明显,中小微企业压力较大,需要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压力。
3) 近期大宗商品涨价压力有所放缓,美国长期通胀预期见顶,政策层判断输入性通胀可控。国常会提及降准信号意义更大,说明政策重心仍在经济恢复,而非通胀,有利于引导市场政策预期。
何时降准:
国常会提及“适时”降准,意味着降准政策可能不会马上落地,而是有时机的选择。事实上去年6月国常会提及降准后,并未有降准政策落地。
会如何降准:
全面降准与“不搞大水漫灌”表态不符,可能性不大。本次提适时降准,旨在激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多是结构性的,而非总量性的。机构认为定向降准最有可能。
下半年流动性情况:
本次国常会降准表态印证了机构此前对于下半年流动性无忧,从长期看利率易下难上的判断。
市场判断:
此次政策表态降低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但提升了市场对于经济下行的忧虑。整体市场机构仍然定义为整固期。市场大概率仍处于区间震荡。行业配置上先知还是优选长周期高景气高增速的成长板块。 继续看好先知底部提示布局,持续保持紧密跟踪,目前全市场都在抬轿的三条主线: 1)高景气度、中国已经具备竞争力或正在壮大的产业链:电动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电子半导体以及设备等; 2)泛消费类行业:在泛消费,包括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新经济新消费、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领域自下而上择股; 3)逐步降低周期配置但关注部分结构有利或具备结构性成长特征的周期:部分有色金属如锂等。 风险提示:市场对于经济下行担忧上升。 ------------------- 硅料价格小幅回调致光伏板块大涨点评 硅业分会7月7日数据,本周硅料价格小幅回调,价格环比下降2-3元/kg,跌幅1pct,下午开盘引发光伏板块大涨。 对此机构点评如下: 1、硅料价格回调原因分析:部分高价单本周成交乏力,导致加权平均价小幅略回调。 2、后续硅料价格研判:维持硅料价格见顶判断,价格至四季度末高位箱体,四季度中后期进入下行区间,当前产业链下游已经无法接受硅料继续涨价,本次小幅度调整在机构预期内,但Q4之前硅料几无新增产能,7月组件排产回暖显著,硅料价格仍有较强支撑。 3、对产业链影响分析: 稳定压倒一切,硅料价格止涨之后,今年下半年需求确定性越来越强,预计组件170GW出货量,同时将刺激新项目启动招标,后续新项目将逐步落地、需求持续提升。 需求提升将首先刺激胶膜逆变器玻璃支架需求提升,格局稳定的辅材环节有望率先受益。 主链利润将更多集中在硅料和一体化组件环节。硅料价格虽小幅回调但价格仍有支撑,2年以上景气周期内龙头毛利率将维持在30%以上。 组件CR5市占率7月预计提升至59%,格局优化,组价价格已经上涨,硅料价格回调将直接修复组件盈利性,按照兴证电新模型测算,硅料含税价下降10元/kg,一体化组件单位成本下降2分2。 4、看好环节: 组件、电池:继续长期看好组件环节,当前处于盈利底部位置,预计未来进入持续改善区间。 胶膜、逆变器:产业链价格疏导后将进一步刺激光伏装机需求提升,带动逆变器、胶膜出货量提升。 工业硅、热场:受益硅料扩产与设备配套,全年供需紧张。 设备方面,异质结与大硅片,技术迭代带来扩产潮,空间巨大增长确定,订单排满。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变化。 ------------------- 锂电正极的变化正在孕育: 1、 前天晚上容百和当升都披露激励方案。 容百科技:推出2百万股的限制性股权激励,其中0.67百万股授予价格63.6元,另外1.35百万股授予价114.35元;激励考核目标,2022-2024年利润12、18、25亿元,或者三年下半年连续20日收盘市达到800亿元、1000亿元、1200亿元。 当升科技:制定超额利润分享方案,超额盈利第一年分三年给管理层做激励,第1-3年分别激励50%、30%、20%,第一年部分现金支付,留存部分与第二三年的进行投资管理。 2、 正极作为格局最分散的材料环节,不管是铁锂还是三元,目前尚没有形成优势特别明显的优势大公司。原因比较多,一方面是技术路线太多,并且还在迭代中。二是由于成本占比高目标大,电池厂参与度比较深,大的产业资本早期介入较多,国企参与者也比较多。 3、 从产品特点来看,正极周转比较快,技术壁垒也还比较高,但由于成本占比高,过去波动比较大,与上游资源品价格波动高度相关。相比之下,钴酸锂前驱体还是正极都已稳定下来。 前驱体与正极有不同的特点,产品绝对难度不好量化;但现阶段能形成自己的体系,可以高效率的跟进客户要求与迭代的公司,盈利情况会逐步拉开差距。 4、 总体来看,正极的新格局正在孕育,一方面体现在中高镍升级上,虽然5系供应商很多,但能够做中镍/高镍的公司少,近几年这类企业都供不应求,利润率也高得多。最近几个月全球高镍电动车单月销售8万台左右,预计渗透率明后年会有显著提升,高镍属性强的公司直接受益。 另一方面是做一体化延伸,正极/前驱体成本占比高,不少企业都在努力延长产业链以获得综合成本优势,典型公司华友、中伟都在不同方式做延伸,容百/当升则主要强化高镍优势。此外,回收利用也是重要的竞争点。 5、 终局的形成还需要时间观察,但这几年内优势公司都有机会,关注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华友钴业、中伟股份。 6、 板块观点,9月份之前是中游/上游的机构建仓时机(之后是收获时间),长期看好处于强成长阶段,具有显著且难以复制阿尔法的“中军”,四大主材先知依次看好电解液与六氟(天赐多氟多天际永太)、正极粘结剂与隔膜材料应用相关的PVDF(东岳联创龙星)正极与前驱体(华友容百中伟)、隔膜(恩捷星源)、负极(璞泰来)。 近期经过机构密集的产业调研,直观感受,随着行业继续变大,更多专业企业在进入这个产业并贡献聪明才智。和关于锂电技术进步停滞了的假想相反,行业可能正在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
上一篇:刚刚,对面投降了!
下一篇:全球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