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7-09 - 小 + 大
早盘低开下行,是被昨晚的中概大跌拖累的。 但纯周期品走强,再度将指数从水下拖上来,纯周期品中的佼佼者,非火热的“稀土板块”莫属。老樊认为稀土走强,有2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需求端,市场对其价值判定,从战略金属,往新能源金属上转变,给了高景气的加分;第二个是供给端,市场传言,政府有望在六大稀土集团基础上再度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以应对稀土长期白菜价的局面。 每一轮稀土行情都如此猛烈,考虑到上述两层逻辑都很难证伪,所以这轮稀土行情,未来会有更高点。 ----------- 再来跟踪下锂产品的最新观点。 能够看到,挖掘的锂资源股全面新高,不管是弹性方向的融捷、永兴材料、科达制造,还是稳健方向赣锋锂业、天齐锂业。 老樊在挖掘锂产品一路以来,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2-3月份经历过一波极端调整,但老樊仍旧坚定看好,在调整过程中始终强调,好产品的属性不会变,越跌才敢买。 在赣锋锂业封住跌停之际,老樊复盘指出锂产品的2大属性—差异化+“盈利放大机制”,基于上述产品属性,明确强调,这2大产品属性决定,当前的锂资源股,连“半山腰”都未到,不要单看锂产品的涨价,如果单看涨价,会错判锂资源股的行情,且强调继续逢调整逐步介入,期待调整力度更大,方向就是赣锋和天齐,越跌才敢买。 随后自12月底以来,持续发文看好锂资源股行情(《大涨,只是预热》、《着急涨,不等人》、《抱团,尾声?》、《年报,找到好消息》、《大涨,走向半山腰》),快速见证锂产品单月均涨幅30%+。 在赣锋、天齐均创股价历史新高之际,老樊发布专题文章《新能源的“王者”》,系统性剖析锂产品的好产品属性,特别强调产品差异化被市场忽视,因为唯有在高镍路线之下,氢氧化锂、高品质碳酸锂等差异化锂产品,需求才会不断大增,这与供给的错配会加剧,这才是真正引领锂产品价格的修复,价格中枢的不断抬升,才是稳定盈利的关键所在。 这和市场单纯看重即期价格的快涨不同,对于这个现象,老樊反而是持相反观点的,因为如果锂价格快涨,很多不可预测的产能,或者新技术、新产品会被释放出来,那带来的就是“供给端的恶化”,一旦供给端产能遭受冲击,远期投资价值也就走向毁灭。 同时,老樊也指出,从挖掘锂产品2大龙头以来,赣锋、天齐分别快速上涨36.23%、55.87%,如果以9月份启动点测算,涨幅更高,所以短中期的浮盈筹码较多,即使上行趋势确定,但有可能是先回撤再涨,强调未上车的投资者,调整逐步布局。 随后确实出现超预期的调整幅度,不过也给了加仓和开新仓的时机,以本轮低点测算,赣锋锂业上涨75%、天齐锂业上涨125%。 在随后40余篇跟踪复盘中,老樊反复强调锂产品将会从工业小金属成长为大金属,和钢铁煤炭等纯周期产品不同,锂产品开始有望真正成为演绎超级周期的大宗差异化产品。 首次指出锂产品的弹性方向,即云母提锂的永兴材料、盐湖提锂的科达制造,截至目前二者涨幅分别为88.51%、97.78%。 看重的就是本土锂资源的崛起,前者是成本边际变化最大,带来三种提锂方式中的比较优势,后者是具备大规模产能扩张的前景,所以预期市场会基于中国锂资源自给率重任,给高业绩弹性预期。 能够发现老樊挖掘锂产品的逻辑,后续逐渐成为市场共识,而能够在股价极端调整之际逆势看好,就是基于“产品属性的非证伪”,这也就是为何老樊始终站在产品的维度去判断投资价值。 老樊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下产业端最新的看法,锂业分会的张秘书长在最新的电话会议中指出:海外公司这几年学聪明了,不急于放量,放量都没钱赚。未来锂精矿的价格不会很便宜,海外的项目真正要做起来,难度比国内大很多,工人问题、流程问题、疫情问题。经过几轮锂盐涨跌,那些口头扩产出多大多大产能的,骗骗小孩好还行,不要抱有这样的幻想。 其同时表示,通过走访几个四川、江西的锂盐厂发现,库存基本就1天的量,目前库存都在正极材料厂,锂盐厂没有库存,不过天齐和赣锋不愁库存。 不过老樊倒是认为,未来有序的新增供给释放是好事,因为当前的锂资源不足以支撑未来的电池需求,所以不着边际的狂涨价,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这会带来非常大的变数,比如说激发钠离子电池、氢能源等的快速释放,只有有序的产能释放,产品的量增红利才能走得更长久。 继续看好下半年锂资源股的行情,但这个位置是不建议开新仓的。 实际上机构追捧锂产品,还有一层大的宏观逻辑,即看多整个周期品种,核心就是当前商品价格/权益资产已经到了1990年之后的历史最极致低位,市场预期在这样的极值之后,商品会出现猛烈的反转。老樊认为如果下半年基本金属爆发,锂产品不会掉队。 ------------- 借着锂产品,老樊再来和大家分享一组“唯产品论”的干货。 老樊在挖掘光伏产业链机会的时候,反复强调轻资产产品属性的重要性,但反观锂产品,和其他大宗商品类似,是典型的重资产,看似产品属性是矛盾的,很多时候大家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究竟什么时候,重资产的产品属性是优点。 老樊认为,对重资产的产品,不能一棍打死,2种情形下,重资产反而成为优点。 这里先给大家分享第一种情形,那就是重资产是否搭建了很高的壁垒,将竞争对手拦在门外,典型的代表,就是万华化学,公司一直聚焦于聚氨酯产业,从MDI生产技术的研发突破到技术迭代,经过四十载发展,MDI 产能已从起步阶段的1.5 万吨/年到210万吨年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完美蜕变。 不管是从年度资本性支出,还是固定资产/总资产的比值来看,万华化学生产的MDI,都是典型的重资产产品,但万华通过研发的持续投入与技术的不断改进,再通过规模化生产放大该优势,持续的大资本开支扩充了MDI产能的同时,还大幅降低MDI的成本,MDI 生产成本较之海外竞争对手成本优势在2000-3000元/吨。 所以市占率不断提升,过去十年的产能保持复合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股价十年上涨了600%以上。 所以从壁垒的角度来看,重资产并非全是缺点。 |
上一篇:最重要的能力!
下一篇:降准了,说点不一样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