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7-20 - 小 + 大
易方达顶流“张坤”执掌的易方达中小盘,二季度报告出炉。 网上的解读可真不算少,无非还是盯着十大重仓股来看,看哪些在减仓,哪些在加仓,老樊向来对这类内容不感冒,看懂逻辑还好,看不懂直接抄作业,跌了必然拿不住。 但老樊对张坤总在报告中,叙述的投资策略是极为关注的,每次干货都不少,这次张坤总谈到一个当下极为关键的问题,即不少行业竞争程度空前激烈,其认为这种竞争程度,是恐怕比过去5年更为激烈的,所以对未来5年行业竞争格局判断的难度,恐怕只增不减。 对这个问题的认知,老樊是深表认同的,现在太多人把行业景气度,等同于竞争格局好,或者说竞争格局不重要,殊不知后者的重要性,远高于前者,而对竞争格局研判的准确度,是决定投资业绩出色与否的关键,但难度确实在提高。 ----------- 顺着这个思路,跟踪下最近炙热的“锂电中游品,竞争格局是否松动”的话题。 对这个问题的分歧,是最近锂电中游品种股价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看空声音,是看到当前中游排产大幅扩张,担忧产能过剩,叠加新进入者进来搅局,供需错配的关系,可能会由供不应求的关系,向供需失衡转变,开始担心景气度,起码涨价的逻辑就走不通了。 而看多声音,无非是强调各环节的壁垒很高,想要进来分一杯羹,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老樊翻看了10余篇卖方的深度报告,和自媒体上的解读,发现对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浮于表面。看空者的逻辑兑现,中游品种是否彻底走坏?再说看多者喊话的“壁垒较高”,更多是以壁垒当做护身符,究竟壁垒高或低,未能探究到本质。 所以出来一个搞笑段子,戏称那些当年言必称高壁垒的行业,无一不被打脸。 老樊认为,之所以大家对“锂电中游格局松动”的分析都停留在表面,最核心的原因,是没有从“产品属性”出发,这里老樊谈2点最关键的因素: 1.就算供给过剩,是否会彻底走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看产品需求成长的持续性,目前全球电动车的渗透率3%左右,5年时间提升到15-20%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在一个产品渗透率处于低位的时候,谈供给过剩,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每次供给走坏,带来的股价冲击,回头看都是中长期的买点。 这点从产品比较上就能得出答案,最具相似性的,就是光伏。光伏是一个自2008年以来,就曾被定义为“过剩产能行业”的品种,基本上市场每一年都会探讨,下一年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但站在当下看历史,会发现如果担忧产能冲击的问题,会发现不经意间就错过了隆基为代表的光伏10倍股。 特别是在需求平稳增长、产能加速扩张的年份,行情更多的表现,就是跑平大盘,没有超额收益。典型的代表,就是2016年-2017年上半年,因产能扩张及补贴退坡,2016年3季度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跌约30%,但2016年板块整体与市场基本跑平。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市场严重低估需求成长的持续性,因为需求在持续增长,荡平了供给带来的冲击,而且产能加速投放之时,会带来产业链价格的下行,进而带来需求的加速扩张,对冲掉部分新增产品的影响,所以说产能扩张对行业的冲击是短暂的。 2.壁垒高与否,在于产品成本曲线是否依然陡峭。一旦有新进入者,很多投资者,就把“壁垒”二字挂在嘴边,仿佛只要是高壁垒,对手就进不来,这显然是低估了业外资本的力量,连半导体这类高技术产品,都能实现突破,要不然何谈“国产替代”的故事呢?所以有新进入者,在行业高景气之时是常态。 而对于to B类的产品来说,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看产品成本曲线是否陡峭。就以锂电中游的隔膜为例,老樊上周在《10倍股“密码”》中讲到过,各家隔膜产品的成本相差很大,行业成本曲线很陡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只有恩捷把产品良率拔到80%以上,其他对手只能做到60-70%,恩捷的所有成本是等比例下降的,所以恩捷成为行业低成本的NO 1,即使在2018-2020年上半年供需过剩的情况下,毛利率依然有60%左右。 电池龙头宁德时代道理相同,都是低成本加身。这样即使新进入者进来,但想要成为低成本的龙一,概率是不高的,比如当下冲击恩捷的,就是化工龙头恒力石化的进场,说解决了设备问题,买了欧洲的设备,但想一想,龙二星源深耕行业多年,仍未能解决产品良率的问题,新晋对手恒力就能解决,制造出隔膜产品是没问题的,但良率问题不解决,行业成本曲线就是陡峭的,那作为高成本的企业,行业景气在高位,还能浪一会,一旦回归常态,亏钱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从上述2点能够看出,这轮锂电中游品种,担忧的所谓竞争格局松动,实际上是股价涨幅过快,估值过高引发的,而非是基本面的变化所引导,这个位置新建仓不可取,但如果出现中等调整级别,会是上车时机,而不是下跌中继平台。 多说一句,上游的锂资源品,相比于锂电中游担忧的新能产能来说,这块对锂资源品的冲击是更少的,毕竟资源端想要扩产,可不是买套设备,挖几个技术人员就能搞定的。 上一轮价格暴涨,西澳6座矿山拔起,结果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就陆续关停,目前锂精矿在产企业,已从7家回落到4家,核心就是成本太高,所以这次价格的上涨,澳洲矿山资本开支的强度,显著低于预期,而当时担忧的盐湖提锂,也始终难以在高品质路线获得实质性突破。 这也是老樊将在即将上线的“唯产品论”价值课程中,要重点讲解的,那就是要搞明白“产品属性”的内在逻辑,而不是停留在“半成品的研究”上,比如言必称好赛道,高壁垒挂在嘴边,但实际上是没有看清本质,所以有的高壁垒是神话,而有的高壁垒则是笑话。 看懂产品,才能进入到选股、择时、仓位等环节上。 |
上一篇:赚钱效应回暖
下一篇:成交萎靡 ,步步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