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7-29 - 小 + 大
昨天晚上,机构圈流出一份消息: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召开了一次与主要投资银行高管的虚拟会议,试图缓解市场对中国政府打击私立教育行业的担忧。 突发外生变量后,A50应声拉涨,所以今天出现超预期的强反弹。 挖掘的好产品—逆变器迎来高光时刻,三大龙头均再创历史新高,阳光、固德威20CM,锦浪科技亦大涨15%。 从4月份以来,老樊就在反复强调,逆变器好产品属性护身,会持续领跑光伏板块。股价向上脉冲式上涨,缘于基本面的新变化,也就是短期走强的催化剂,在于市场开始看重储能的延伸逻辑,即储能将会为逆变器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当成长天花板抬升之时,往往是估值先行。 这里老樊再来和大家总结下,为什么逆变器会持续领跑。 核心就是“产品属性更好”。相比较硅料、硅片、电池片等环节,最直观的好产品属性,就是轻资产、技术迭代周期慢、放量弹性高,所以这个行业高周转、高ROE。 轻资产的属性反复强调过无数次,说下技术迭代周期慢,和硅料和硅片进行比较很直观。比如大家对硅料的担心,就是担忧新技术带来的颗粒硅新增产能冲击;硅片也是类似,182和210硅片,到底谁会胜出,市场未有定论,但逆变器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产品的技术迭代很慢。 而且因为轻资产加持,即使出现新技术,现有的龙头也有这块的布局,掉头很容易,不会掉队,不存技术被淘汰后,大量的折旧侵蚀利润,这在光伏的其他环节,都是没有的优势。 当然市场愿意给这三大龙头最高的估值,还有一点,那就是“产品粘性”中“产品安全性”造就的先发优势,产品越安全,越可靠,品牌越强,价格越高,利润越高,新晋玩家想进来分一杯羹,是很难的,因为没有时间的积累,产品可靠性很低,通过不了海外的认证。 这里更新下,市场担忧的逆变器上游核心材料IGBT紧缺的问题,因为市场担忧是否会因为IGBT缺货,导致国内逆变器龙头出货量低于预期。 从上周五机构组织的光伏IGBT专家电话会议,透露的信息来看,IGBT大概率不会成为今明两年光伏装机的瓶颈,但供应紧张还会延续,以阳光为首的大客户,可以直接向原厂或者代理商下确定性比较高的订单。 这和老樊去年12月10日《警惕,这个风险点》以来反复强调的观点不谋而合,阳光、锦浪、固德威三者提前锁定订单,但二线玩家被挤压是严重的,所以增量空间开启的同时,中小玩家因为拿不到原材料,难以分一杯羹。 --------------- 行情火爆,挖掘的锂产品继续冲锋。 宁德钠离子发布会是盘后,所以盘中没有出现事件型冲击,市场短期依然是选择站队“锂价或将开启第二轮上涨”。 原因就是昨天复盘强调的,碳酸锂的库存大幅下滑,以及氢氧化锂在历史库存低位,库存一旦快速消耗完,涨价就迫在眉睫了。 老樊也向行业内的资深专家打听了一下,主要大厂,赣锋、天齐,还有南氏、永兴这些厂商,大多数的库存水平都处于偏低的状态。 上游的锂资源品,不像锂电中游,中游品你很难阻止别人进来,比如现在化工企业,就开始进入到隔膜赛道,虽然不一定活得下来,但上游锂资源品,资源壁垒是很强的,新玩家想进来,壁垒极高。 而且就算是进来了,拿下来一个矿,没有2-3年的资本开支,也释放不出来产能,所以上游资源品的涨价,往往会超出大家的线性外推。 昨天的复盘中,老樊也基于“产品属性”做过测算,就是这一轮的碳酸锂价格,大概率会突破15万,未来会不会有更高点,老樊认为可以观察产业链出不出现负反馈。 核心就是下游能不能承受得住,就比如像今年的硅料涨价,导致下游需求不振,自然涨价就没有了持续性,这就是老樊接下来跟踪碳酸锂价格的关键所在。 但老樊还是强调一点,涨价都是产品供需在某个阶段的错配,只是刺激股价的“加分项”而已。 天齐最新的变化,早盘已在交流圈作最新跟踪,IGO第二季度的电话会议说和天齐的合作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意外,并且接下来的几周内,会生产出第一批氢氧化锂,当然,具体可否放量,需要看氢氧化锂工厂的建设进度和国内代加工的口子开多大。 现在机构配置天齐的比例还不算高,17年机构配置的比例最高达到16%,机构资金的进入,也是这段时间走势偏强的主要原因。当然,短期走势越猛,越要保持清醒。 |
下一篇:抱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