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知代表公司出席了中国平安的股东会议,因为我司从17就年开始长期战略持有这些核心资产底仓,加上这几个月平安的人事变动有些大,股价表现也有些弱,虽然不影响长期看好保险业务和持有保险公司的信心,但是出于持续跟踪调研的需求,所以先知还是决定冒着聚集风险去现场参会,见见亲切的马老大,听听最新的经营情况,后面在更新大金融的时候再给大家讲讲感悟与思考。 (附上近两次现场图,时间过得真够快) 其实股东会大多数都是走流程和念稿子,主要是等我们这些股东向董监高的提问环节,由高管来回答相关经营层面的变化和方向,才是最有收获与干货的,这也是先知持续跟踪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那么切入正题,今天先知想从最近大热的以农业与食品为主的内需板块的跟踪中发现的,关于估值业绩层面与市场交易层面的两个重要风险点,为大家做以提示与关注,并给出自己的经验思考与应对策略,还有最后的市场回顾会为大家提醒接下来美股休市空窗期所带来的A股机会。 最近市场表现最强势且主流资金流入最多的两个板块,就是咱们前期及时关注并重点跟踪的,受通胀预期影响与疫情防御影响的农业与食品。 回顾最近的跟踪,我们在3月24日《通胀,来了》一文中,我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专业前瞻并且独立审慎地提出了全球放水之下,通胀预期先起,但股票二级市场中,农业板块比黄金板块更有价值的观点。 同样对消费板块的近一次跟踪里,在4月30日《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文中,我们也从疫情这个当下行情的主要矛盾中,再次提示食品股是受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具备居家消费属性的食品,由于消费者居家消费时间的延长,疫情期间甚至是相对受益的。 但先知同样也在此文中提示:由于生产、物流受阻,渠道库存去化,终端缺货现象时有发生,随着3月以来物流恢复、开工率回升,预计3、4月进入渠道补库季,带动销量增长,且由于2020年春节提前+疫情影响,所以一季度部分渠道不畅的食品股业绩可能有点跟不上预期,相对承压,于是判断食品股到二季度业绩相较于一季度才会有所提速。 所以今天先知不是像早期一样来给大家提示疫情过后内需板块超跌出的机会,而是要讲讲这些涨出来的风险。 受疫情和全球股灾影响,其他板块都出现了较大跌幅,而以农业和食品为代表的内需板块近期的表现一直明显强于大盘,是为数不多的还存在赚钱效应的热点,很多股票还创出新高。 背景上,政策友好,餐饮弹性大。国家提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指引下,阶段性旅游等各项娱乐性活动暂行无法开展的情况下,吃喝等基础消费成为首选,比如相关的休闲食品空间大品类多增速快,也整体呈现较高的景气周期,又比如同时政府也在出政策支持消费回补,所以必选消费以及偏餐饮属性或相关供应链的行业公司都出现了较为确定性的机会。 而且必选消费品一方面需求刚性,受疫情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价有效对抗通胀,业绩增长确定性强,毕竟吃是刚需。 就比如前天同事问我海底捞为什么涨价。 我:假如你是个吃货,不吃火锅浑身难受,海底捞涨价了你去不去? 同事:去。 我:假如你觉得现在疫情风险没有完全消除,不敢随便出去吃,海底捞降价了你会去吗? 同事:不会。 我:那不就结了。 从市场层面看,抱团必选,对抗通胀。一方面是市场的风险偏好下降了,活跃的高风偏资金纷纷回来避险,借着通胀与涨价逻辑来相对低位的内需板块做多的赔率更大,另一方面则来自内需龙头以及稳健机构为代表的海天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在大家集体避险的情况下,内需的实际的业绩情况比大家预想的要好,所以内需板块迎来一波上涨。 但根据先知的数据回测,它们的估值都位于历史最高值前15%-20%的水平,估值已经反映了非常多的乐观预期,而且内需板块除了龙头之外,绝大多数基本面并没有那么好,市场占有率又不高的其他公司能不能享受到后期业绩增长是否能消化这些估值是存疑的,是不确定的,所以整体业绩压力也非常大,后期肯定还是会根据业绩分化的。 况且内需板块的业绩增长一向偏于稳健,因为你以前一个月吃一袋米吃十袋零食,不可能因为疫情的发生而一个月吃十袋米和一百袋零食,所以业绩很难像科技股一样容易出现技术突破创新而需求翻倍的增长来消化估值。 于是,当内需消费板块被持续推高时,面临短期业绩难以消化估值的问题,便出现了确定中的不确定。 讲完了估值与业绩短期不匹配的风险,从市场交易层面,先知认为还须额外注意这件事情,就是因为避险需求与赚钱效应的原因,场内的散户在做多的同时,场外的散户也不断参与进来,导致大量以公募基金代表的机构资金也被迫加仓来不断推高内需板块,从科技到内需的切换来的这么快,让先知觉得似乎并不是好事,因为风向剧烈转变往往会由前一个极端再转换到下一个极端,也让先知回想起了几个月前大量ETF基金申购把科技股买出阶段顶部,再恐慌性赎回导致踩踏的悲剧。 作为机构投资者,先知深知每当市场出现公募基金出现扎堆发行,抢购售罄等代表极端字眼时,短期的市场高点或行情转变就快要到来了,因为当市场上最不容易理性的投资者也冲进来时,大家仿佛都感觉坐稳了轿子,但好像再也没等到有其他人来抬轿子,于是行情因增量资金的边际递减而由持续拉高转为震荡,市场情绪也将由高涨转为疑虑,再等到疑虑转为不安,甚至放大到恐慌时,恐怕又是多杀多的踩踏悲剧重演。 这也就是先知前面给大家讲的那句“空即是多,多亦是空”的道理所在,回顾历次牛熊转换或是风格切换,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市场是几乎全部沦为空头时,悲观到极致后,行情的转机也会悄然出现,而当市场上如果全是乐观积极的多头时,剧烈的分歧也许会短暂的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所以先知接下来也会密切关注各类ETF指数基金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发行与份额变动情况,如果出现净申购伴随市场成交量回升,那么增量资金入场至少可让行情持续一段时间,如果净申购是在市场成交量平衡或萎缩的背景中进行,那么存量资金抽血效应与板块短期过热将会让行情出现震荡调整。 短期资金的涌入肯定面临着震荡甚至是调整,杀估值洗浮筹是市场先生一直在对不研究不理性的人所做的投资者教育。 先知认为,叠加着方向上的确定性与暂时性的筹码拥挤,内需消费板块内部剧烈波动可能会是短期的常态,那么面对调整我们具体该如何应对呢? 正如我们一直所强调的先知理念:抓拐点,守龙头。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且短期无法消散,以及释放内需消费红利来带动经济的大背景下,先知认为刚需消费中的内需龙头是相对安全的,也是胜率和赢面最高最大的,因为一方面有稳定的大量机构长期持股,一方面又有外资回流,最后还有龙头效应带来的品牌与规模的红利来释放业绩,所以就算短期略有调整,那么也是中长期成长方向越加明朗带来的长线资金布局机会。 而其他比较落后的公司则要结合其业绩增长情况和一季报数据来看。总之持强弃弱。 至于公司是不是龙头,欢迎回看往期我们对消费板块覆盖与跟踪的系列文章。 很多人总想学习神功抓住黑马,其实在先知看来,我们现在身边的白马就是将来的黑马,慢就是快,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发展太快,所以马太效应或愈演愈烈,终究好的公司会更好,而差的公司会更差。 最后先知就要在此做以提醒,不要看着K线图比划一番后,觉得哪哪哪个股票超跌,而且近期内需普涨带来致富机会,就追涨进去猛干,结果一不小心大水退去后没跑掉,被套地好惨后又来留言问先知能不能继续持有,先知每次遇到这种问题都好心痛,因为这不是我给你回答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你投资的方法或理念对不对的问题!把功课做在买入前,抓拐点守龙头,买完后动态跟踪,股东心态持有,睡安稳踏实觉,难道不香吗? 昨晚国务院金融委会议上强调,要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刺激今日大金融带动股指高开震荡走高,而且会议精神除了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还选择刺激资本市场来辅助实体经济,给市场中长期可以说是一个强烈信号。 从市场来看,虽然成交量仍受到疫情抑制,但市场的活跃度明显增强,热点也层出不穷,并初步形成脉络,除了三大营运商《5G消息白皮书》引发的 RCS 富媒体概念股再掀涨停潮,医疗医药、软件服务、文化传媒、特高压等行业基本面向好板块也渐受资金青睐,市场逐渐出现赚钱效应,开始了良性轮动。 新的概念RCS出来后,概念股龙头们已经连续三个涨停,这些公司起涨流通市值大多在100亿以内,正是游资青睐的对象,看过一遍领涨标的的基本面后,先知认为表象的新机会背后也蕴含着不少新风险,这也是以确定性收益为目标的机构没有去参与预期炒作的原因。 虽然RCS概念集体狂欢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机构参与的影子,但研究创造价值也让先知去思考现象级涨停背后的意义,那就是科技股行情主流方向将从5G商用的上游转向中下游。更详细的解读请收看今晚先知突发的文章。 最后提醒大家,未来几个交易日是外围的空窗期,本周五耶稣受难日,下周一复活节,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到下周二之前,美股都不开盘,所以A股将有望在暂时不受外盘的干扰下运行自己的独立行情。今晚的文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翻阅先知历史文章(点击蓝色字样可直接浏览) 抓拐点,守龙头!点击在看! 是先知团队不断创作的动力! 是对先知团队最好的支持! |
上一篇:RCS补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