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8-13 - 小 + 大
市场震荡。 但板块轮动继续,高潮的芯片股被锤,跌幅第一,挖掘的2大弹性标的全志、士兰微跌幅有限,但很多芯片股大跌,主要是海外投行大摩看空存储,认为芯片行业正进入周期的后期阶段,叠加国内前期立案调查汽车芯片炒作,引发市场担忧。 对于博弈性品种,高震荡是常态,毕竟股价波动,是由估值牵引的。 ------------ 昨天,光伏圈出现一则重磅新闻,瞬间点燃空方情绪。 事情是这样的:某光伏公众号发表文章称,美参议院批准的3.5万亿美元预算计划中,阿拉斯加参议院丹沙利文的提案获得通过,该提案将禁止任何使用中国产材料及技术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联邦资金和补贴。 简单来说,如果美国光伏项目中使用了中国生产的组件逆变器,或者组件、逆变器中含有中国产的材料,甚至是使用了中国的技术,该项目都无法获得联邦ITC或其他税收优惠。 一石激起千层浪,昨晚老樊就在交流圈和大家强调,这种突发信息,会对情绪面产生冲击,果不其然,盘面上阳光、锦浪、固德威三者均出现调整动作。 核心原因,就是持股者是多元的,当突发信息出现时,每个人对信息的解读能力是不一样的,粗暴看下来就是“直接利空”,对信息的解读的偏空方,自然会把手机的筹码抛出。 但是否真的会冲击基本面呢?老樊紧接着在早盘发布深度解读,结论是:该方案通过的概率极低,大概率是无法通过的。 主要考虑2点:第一,消息的真实性;第二,站在“唯产品论”角度看可行性。 先说真实性。实际上该提案的修正案为8月10日提交,其中的表述为:“可能包括”禁止限制使用中国产材料、技术、关键提取物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联邦资金和补贴。这和大家转发的内容,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可能包括”关键词突然消失了。 再说从“唯产品论”角度看可行性。ITC补贴(税收减免)受益者是美国业主,简单来说,补贴是to C属性的,无法获得ITC意味着投资收益率及投资热情受影响,对中国企业影响间接而且很有限,但对美国业主影响很大,不合情理。 再从产品的供应角度来看,仅硅片一个环节,全球97%的产能都在中国,如果禁止使用国内的材料技术矿物后,美国光伏成本将大幅增加,项目收益率被迫下降,开发商和银行都未必支持这一决议。 而且采购中国材料就不给ITC,那么ITC将名存实亡,2月拜登上台刚宣布ITC延期两年,这也前后矛盾。 所以从上述2点来看,其对基本面的冲击是有限的,况且国内企业也可以实现海外布局。 从目前来看,逆变器的调整节奏,可能是以时间换空间,即调整力度弱,但调整周期会偏长些。调整是为了短期股价和基本面的偏差更少,产业趋势向上不变,上涨节奏放缓,但继续看好。 ------------- 说完光伏圈,再说说电动车赛道。 昨天宁德大手笔的582亿定增,刷爆了机构圈,兴业证券集5大新财富首席,开电话解读会议,老樊有点事,没捞到参加,后面发现挤不进去了,原来是会议在线2000人,已到电话会议人数上限,外面的进不来了。 这火爆程度也是“活久见”,只能看会议纪要了(早盘已同步到交流圈)。之所以出现这空前火爆的场面,主要是大家对宁德的扩产分歧太高,今天分时走出的过山车行情,已是最好的展现。 分歧点,在于有唱空者认为股价高位搞定增,历史上这么干的公司没几个好下场,要么是带崩板块,要么是带崩市场。 老樊是认可宁德的扩产的,尽管可能对二级市场带来不小的影响,大A自古以来,就是市场信,就是发展利好,市场不信,定增就是圈钱。 但宁德做法是ok的,宁德之所以这么做,是锚定2025年继续有30%-50%的份额,倒推现在应该怎样扩产,来保住其市场地位。 因为在这样快速成长的市场中,你不扩产,你的竞争对手也会扩产,那你的份额就会下降,成本优势就会弱化,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为什么中游品种都在扩产,大家都不想掉队。 目前来看,这和“快递扩产”带来的价格战是不同的,快递扩产带来的是价格战,所以企业活得都不好,但锂电中游品种,在下游的快速扩张之下,价格反而都是上升的。 当然,市场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困惑,那就是中游厂商再扩产,在未来某个时点,可能会加剧供需的不平衡,有可能会出现价格战,为何还要大幅扩产。 老樊认为,这点和光伏产品很类似,这是一个长周期的成长赛道,大家都扩产,或许在某个阶段带来供给过剩,价格下跌,股价调整,但这不会改变向上的趋势。而如果不扩产,很可能对掉队,而且企业都是盲目自信的,很难阻止新进入者希望依仗后发优势,来击败老厂商,从而扩产从不缺乏新玩家。 中游的扩产,未来最核心的看点,还是“壁垒”,这点宁德是占优的,所以抛开高估值这个层面不谈,老樊对宁德质地是相当认可的。 成本控制能力,是大多数制造业最重要的壁垒,而宁德的低成本,是从工艺、设备、原材料等全方位的。未来,锂电中游继续新高的,必然是产品差异化、高壁垒者。 |
上一篇:140亿,玩了个寂寞
下一篇:中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