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9-08 - 小 + 大
纯周期股,继续承接酣畅淋漓的盛夏。 在《佼佼者,大胜!》中,老樊就指出,尽管纯周期成为市场最燥热的方向,但老樊是不待见的,当然唯一的例外,就是提示了这轮电解铝的不同之处。 核心就是这次讲了一个新逻辑,“产品成本曲线陡峭化”。 直白点,就是龙头和中小玩家,要拉开差距了,这个点上最好还是看电解铝上游的预焙阳极,“好格局”的索通发展今日再度封板。 在3月11日《永恒的赛道!》、3月5日《团灭》中,老樊就讲到过索通的看点,并非是来自基于即期价格的涨跌,而在于竞争格局的优化,即赚6好价值因子中“好格局”的钱。 当前机构已经将电解铝的看涨价格,调至年底可能突破25000元/吨,目前沪铝站上22000元/吨大关。 老樊认为未来随着电解铝行情的结束,可以选择大部分止盈索通,因为短期景气度对其会有承压,不过只要低成本优势还在,未来市值的潜力还是很可观。 通过索通的例子,老樊想和大家强调一点,不管是板块性的机会,还是个股机会,都要秉持自己的“投资框架”,比如说火起来的周期股行情,老樊依然是围绕在“6好价值因子”上找机会。 反观那些市场哪里热,就去哪里扎堆的选手,往往是跟风一场,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已。 --------------- 绿色电力,成为当前市场最热的话题。 主要是近期发改委、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 新概念一出,机构电话会议扎堆开启,老樊听了2组,总算是搞懂具体是个什么东西。 简单概括,所谓的绿色电力交易,就是在现有中长期交易框架下,设立独立的绿色电力交易品种,积极引导有绿色电力需求的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交易,通过相关政策措施,激励用电侧购买绿色电力的积极性。 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近期以光伏和风电为主,后期将逐步扩大到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根据机构初步了解的情况来看,最终成交价较当地燃煤标杆电价平均会有上浮,首批集中交易成交量还是比较大的,主要的购买方是有产品出口需求(比如出口欧盟对于碳足迹有要求)的工业电力用户,后续买卖双方的规模会扩大。 消息一出,市场开始YY,哪个方向最佳受益,最终锁定在新能源运营商身上,但反观今日市场的表现,还是很不买账的,典型的高开低走态势,冲着题材买票的,又是一波黯然神伤,妥妥的打脸行情。 之所以市场对这类题材看重,本质上还是想去挖掘新能源需求端的预期差而已。 但老樊自始至终都认为,光伏的需求高低判断,是个伪命题。 光伏处在低渗透的位置上,未来随着降本的不断落地,加速渗透是必然性的事件,短中期没有必要为需求担忧,真正的短板是在供给上,比如硅料、热场、EVA粒子等供不应求,遏制了需求释放的节奏而已。 --------------- 这里老樊再和大家,展开聊聊“新能源赛道”的长逻辑。 最核心一点,就是碳中和,大多数的国家是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国内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之所以比海外晚10年,主要是国内考虑到我们碳排放没有海外早,没有海外时间长。 老樊认为,碳中和的本质是塑造“产品竞争力”。 怎么来理解这一点呢?比如国内以前产品是有低成本优势的,最主要的2点,是低人工成本和低电费成本,低电费成本,主要以前是燃煤发电,但这块的碳排放是很高的。 但现在像欧洲,开始征收“碳边境税”已经在酝酿中了,预计是今年年底公布立法建议,有可能是2023年开始征收。 这个碳边境税的主要影响,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国内出口到欧洲的产品,它会溯源你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根据你的碳排放量,按照欧洲的标准去征收碳排放税,所以高能耗的产品,价格就会显著提升,那产品的竞争力就会下滑。 所以从产品竞争力这个角度来看,就能知道碳中和的本质。 再去看今年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真正的投资主力,除了整县推进的国企央企以外,水泥厂,钢铁厂也成为主力,就是光伏度电的碳成本,是火电的1/20,要想产品有竞争力,就必须改变你的能源结构。 理解了碳中和的本质,就能够知道光伏也好,电动车也好,风电也罢,作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其需求增长的长逻辑,是很清晰的,过度纠结在短期需求是低于预期,还是超预期,往往是画地为牢,格局小了。 不过,当下市场侧重于看短,那就是高碳排放的纯周期品,要进行供给收缩,所以带来很多周期品的价格上涨,资金在基于产品价格的即时涨跌,博弈股价的极速拉涨。 毫无疑问,基于周期品价格波动的重博弈框架,处在风口上,是最舒服的一段时间。 而不同的框架,带来不同的投资品种,不同的投资节奏,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上一篇:战略性震荡!
下一篇:元宇宙背后,是游戏行业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