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的点评: 近日,发改委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 政策描述: 1、能耗强度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能耗总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弹性。制定指标时要以能源产出率作为重要依据,总量管理目标中对能源利用效率高、发展快的地区倾斜。若能耗强度降至激励目标,其能源消费总量可在五年规划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于考核。 2、用能预算中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去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能源要素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益高的产业和项目倾斜。 3、鼓励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以上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4、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在能耗强度降低的基本目标确保完成的情况下,指标不足的省市可向能耗强度降低顺利且总量指标有富余的省市有偿购买总量指标。 影响分析: 1、因地制宜、因业施策表明政策大方向是节能降耗,但是具体实施需要更精细化的执行,因此前期部分地方政策或将得到纠偏。 2、预留指标支持可再生发展。总体原则国家制定能源消费总量指标,并向各省下达5年双控目标;此外国家层面统一预留指标,统筹支持重大项目、可再生发展等;机构认为国家已经意识到,下游发展可再生与上游能耗指标之间的矛盾,此举将打消对于工业硅/多晶硅等环节受制于能耗指标、最终成为行业发展瓶颈的担忧,控制能耗不会再对新能源发展带来阻力。 3、本次政策利好自身具有新能源电站或用电来自新能源电站的上游企业,只要多出来的能源消费是来自可再生能源,就可不纳入总量考核。此措施一举多得:首先,鼓励地方政府超额完成任务,不再仅限于保障性指标,对超出部分仍予以鼓励;其次对于企业端,可刺激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以保障能源供应,机构认为企业的两种行为会明显增加,1是自建自发自用,风光成为新形势自备电厂,2是找风光发电企业直供电;第三可以刺激绿证交易,原文中这一条的前提是“根据各省可再生消纳和绿证交易情况”,因此绿证也可能成为完成双控目标的手段;从这一角度看,此举利好风光电站运营商,直供电/绿证增厚利润,改善经营质量,提升行业地位。 4、近期光伏行业再次进入市场预期最差时点,根据一线组件企业反馈,目前非硅成本6毛/W+,边框分1毛多、玻璃6-7分、胶膜6-7分/W,但展望四季度,硅料、边框、胶膜、玻璃都想进一步涨价,市场预期各环节涨价抑制需求。不过从历史复盘看,无论是18年的5月31日补贴退坡政策、还是20年3月的全球疫情冲击,市场预期最差时点往往也是好的布局点。机构认为双控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做到了保障与刺激并重,有望打消市场对于能耗指标成为风光/电车发展瓶颈的担忧,继续看好新能源主线。 最后,有关今日工信部上午关于“中国新能源车成本偏高,将统筹保障动力电池资源供应”的表述,遭到部分投资人误解为所谓的“锂矿集采”,随后锂资源板块也遭遇大跌,先知已把最新的实际情况与影响解读,更新在了小号先知突发上面,请见《锂板块大跌点评!》,为防止大号出现意外失联断更,以及错过小号盘中突发信息解读,请大家务必关注小号先知突发! 扫码关注:先知突发 |
上一篇:花果山笔记:锂不好,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