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9-23 - 小 + 大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落地,没什么幺蛾子。 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确定Taper大概会在11月来。本次会议大致指出了Taper的时间和节奏,虽然略偏鹰派,但并未跳出市场预期的范围,所以大家的反映,都很平淡。 市场对未来加息节奏很关注,主要是这次要考虑对商品价格和周期股的影响。 有机构回测了04年6月和15年12月的两次加息情景,得出这么一组判断: 如果加息前,供需面强劲,商品价格就会强势,比如04年6月加息前,商品价格走势强劲;反之,供需一般,则商品价格加速下跌,譬如15年12月加息前的情景。 毫无疑问,这轮的基本面的供需是不差的,未来还有新能源带来增量的需求。 ---------------- 目前,有些商品价格用疯涨来形容,都不为过。 比如说动力煤,最近价格像疯了一样,但能够看到,煤炭股开始和商品价格脱节,今天普遍是高开低走。 在老樊看来,在所有股票中,纯周期品股票的投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一方面,它是商品,一方面它又是商品股票,而股票和商品之间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很多人认为价格一涨,纯周期股就会立马上涨,反之,价格一跌,纯周期股就一定会跌,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周期品股票,对商品价格的反映,是非常复杂的,这也是老樊对纯周期股不感冒的原因。 举个例子,2015年,当时大宗商品是天天跌,但钢铁股涨得很不错,PB从0.5倍涨到2倍,整个板块涨了4倍,价格天天跌,盈利也不好,股票为什么还涨呢?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2015年是实际利率下降最大的一年,钢铁股的估值太低了,所以估值拉升的幅度,远超过盈利下降的速度,所以商品价格可以跌,但股票却可以实现几倍的大涨。 况且,如果你能完全预测准商品价格,没必要买周期股,一方面,期货的收益弹性很高,看准价格就能赚到钱;另一方面,商品和股票之间并不能完全画等号,看准了还不一定赚到钱。 从商品价格出发,去判断纯周期股的价值,还有很多步要走,要去看公司,看行业,看宏观,看策略,再到大类配置,少了一环,你的判断都可能出错,所以周期股的投资,没你想的那么容易,这也是为何你很少看见机构选手,在纯周期股上淘到金。 当然,挖掘的EVA粒子,出现和周期股相同的动作,即涨价动作继续,但股价却开启调整模式。老樊认为,主要是这一波拉涨的速度和幅度都是超预期的,导致估值偏高和获利盘有抛压在。 在过短的时间内,打满预期,一旦出现分歧,短期抛压就会来,但基本面没有出现变化,除了价,还有量的持续增加,光伏拉动是第一维,国产替代是第二维,这和周期品不同,目前EVA粒子板块浮盈相对丰厚,涨幅还在1倍左右,观点上没有修正,后续跟踪产业端最新变化,再做判断。 --------------- “能耗双控”成为短期市场最强主线。 但节奏上能够看出,已经从传统的钢铁煤炭等纯周期品,向低估值,涨幅落后的“能耗双控”受益方向进行扩散,比如今天异军突起的造纸板块。 这轮能耗双控,之所以对市场影响这么大,一是持续性很长,二是催化剂不断。 全国各地能耗双控形势严峻,已是明牌,但从发改委8月17日印发的能耗双控完成情况看,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和江苏9个省能耗强度不降反升,导致各地陆续出台限电和有序用电的政策,催化剂是一波接一波。 但其对涉及板块的拉动,是有天花板的,博弈类型的资金,总是喜欢从高位置的板块,向股价滞涨板块进行轮动,买低位品种,是博弈资金的天性。 所以造纸板块的突然拉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所以被选中,就是2点: 一是,限电带来的限产,这股风已经刮到了各个纸种上; 二是,造纸,是周期子版块中涨幅小,估值便宜的。 先说第一点,这次各个地方出现的限电限产,力度是远超市场预期的。 毕竟这轮能耗双控可不是“纸张谈兵、浮于表面”的。这次能耗双控,一方面国家加大考核力度,由原来的5年一考核,变成现在的每年都考核,而且每季度预警,直接和地方KPI挂钩,做的不好会被约谈,体现出国家在减碳方面的决心,所以能耗指标短缺的地方政府,限电限产很多都是一刀切的。 所以不是只有钢铁煤炭这类,出现供给收缩,很多化工品种产能也被限制,纸种也是同样的逻辑,各纸种也都有不同程度限产。 此前由于造纸阶段性需求承压,导致股价大跌,而当前市场预期限电限产,能扭转供需结构,市场现在考虑的是,若到年底前持续限产,供需结构大概率能改善,进而推动纸价上涨和盈利修复,毕竟纸企盈利对价格敏感度远高于量,业绩随之改善的概率较大。 再说第二点,限产只是导火索,轮动到造纸,很重要一点是估值便宜。 从PB估值看,采掘、化工、钢铁、有色金属都已经超过了过往8年的PB均值,而造纸行业目前的PB处于历史均值附近,相对其他周期行业而言,造纸板块今年涨幅小,估值便宜。 从目前周期各个板块的股价走势看,造纸或是唯一一个周期行业之中,股价没有反映供给受能耗限制预期的板块。 所以二者的共振,是导致造纸板块今日大涨的主要原因。 谈不上大逆转,老樊认为这种博弈性的机会,顶多是适当参与一下,因为未来面对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一个是关键指标,是这次限电持续性,另一个是后续造纸提价,到底能不能落地。
|
上一篇:这事,落地了!
下一篇:满屏红光皆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