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12-21 - 小 + 大
低价股,成为短期跷跷板行情的“受益者”。 当新能源大赛道休整时,持续承压的低价股,开始霸屏涨幅榜,主要是围绕在地产产业链上。实际上这个动作,从上周就开始活跃。 能够看到那些地产中的低价股,2元、3元的,低价低市值的,甚至开始连续连板,核心还是有“炒作空间”,所以资金开始围猎低价品种。 明天,中国移动将正式申购,此次拟募集资金大概是560亿,超过此前中国电信540亿的募资,再创大A近10年最大IPO。 但能够看到,市场对“巨无霸”的抽血效应,已经看淡,这也从侧面看出市场的“成熟化”,即IPO常态化,行情结构化,机构主导化。 大A就像是一个蓄水池,要想池子健康,就必须让“活水”源源不断的进来,即IPO输送优质企业,当然这也得依靠主流机构话语权的增强,假设是游资主导,炒作风气盛行,反而会为未来的行情“埋雷”。 ------------------ 汽车智能化,跻身最热风口榜。 智能化关注度陡然提升,老樊认为导火索是2方面的因素: 其一,上周六蔚来ET5发布,反响强烈。 ET5搭载33个感知硬件(1个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7个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4个SONY300万像素高感官环视专用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1个增强主驾感知、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1个车路协同感知)。同时搭配4颗英伟达自动芯片Orin,算力合计达到1016TOPS,是特斯拉FSD芯片的7倍。 对于国内3家造车新势力来说,对智能化高度追捧,核心在于想通过打造智能化的高配置,来塑造产品的差异化。 其二,今日华为召开2021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 在论坛上,华为公布德赛西威、舜宇光学、光峰科技、中科创达、福耀玻璃、上声电子等上市公司,被其列为2021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 因为华为论坛的行业影响力,以及整个华为汽车生态及新品的发布,可以说激发了大家对智能汽车新软硬件的认知。 从而折射出汽车智能化大趋势下,新供应链的陆续清晰,日渐浮出水面,所以市场开始围绕这个方向找结构性机会,比如能够看到合作伙伴中的上声电子、德赛西威均封至涨停板。 ------------------- 展望汽车智能化趋势,老樊认为必须有几点认识: 1、汽车智能化为何能带来投资机会? 最本质的驱动因素,在于“唯产品论”框架中的量价齐升。 于量而言,很多新产品从0到1,从1到10开始渗透;于价而言,是“单车价值量的提升”,因为智能化很多产品,带来的是增量价值,比如说线控制动,高频高速连接器等。 2、汽车智能化是“点状机会”,还是“面机会”? 老樊认为,必然是后者,智能化简单来说,可以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感知层比如说摄像头、模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决策层比如硬件的芯片、域控制器,软件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执行层比如线控制动等。 智能汽车是新一代的入口级产品,因为它是一个高频应用的产品,类似于智能手机,所以会给上述的环节,带来的是纯增量市场。 电动化是第一步,智能化是第二步。 ----------------- 对于汽车智能化的挖掘,老樊是从执行层入手的。 挖掘的伯特利持续新高,在4月中旬《上涨行情,走多远?》中就重点提示,随后在【老樊交流圈】持续紧密跟踪覆盖,为何更青睐于执行层呢? 一是相比决策层的德赛西威、中科创达,估值有性价比,这在4月中旬的复盘文章中,重点讲过,当时就明确说过并非不看好这二者,主要是二者估值很贵,随后也能够看到二者是暴涨暴跌,究其主因就是估值太高,容易引发资金的分歧扩大,而伯特利这点占优; 二是相比于决策层,执行层是智能驾驶产业链汽车零部件,突破最快的部分,且作为核心环节,溢价能力也高。 所以站在上述2个角度,更加侧重在伯特利上,其持续跑赢德赛和中科创达,也是完美印证老樊的判断。 诚然,当下的伯特利估值,也已算不上便宜,未来汽车智能驾驶的机会,也不再单单是赚拔升估值的钱,更要把握“面的机会”下,业绩和估值长期双升的钱,即估值不要抱很高期望,但要业绩扎实,持续超预期。 既然是“面的机会”,均衡配置的策略最佳,均配在决策层、感知层、执行层上,既要盯着“眼前的苟且”,不能追高逢低布局,又要着眼“诗和远方”,看到这个大方向是长期,并非短期。 当然,汽车智能化的火爆之下,机构也是紧急发布最新深度点评,老樊已经在新号【老樊深度投研】上做最新点评,可以重点看看机构是怎么看待这一趋势的。 |
上一篇:涨得不对劲了!
下一篇:妖王停牌,明日继续关注低位新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