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2-01-10 - 小 + 大
稳增长,成为市场新主线。 从低位“权重金融蓝筹”,再到此前持续承压的地产、基建,仿佛成为市场“稳增长”的主阵地,但老樊更加倾向于认为,这是短期高景气板块调整下,部分主流资金切到“低估值”板块做防守。 但对于“稳增长”,却是要重新高度认识的。 从2016年开始,国内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一年“调结构”,一年“稳增长”,经济的政策脉络在“稳增长”跟“调结构”之间,一直在做转换。 ----------- 这里老樊带着大家复盘一下,2016年以来的2轮切换。 2016年经济开始“稳增长”,2017年经济稳中有升,股票市场震荡上行;2018年年初,开始“调结构”,年内出台很多跟“调机构”相关的政策,叠加突发变量“贸易战”,所以走出小熊市。 18年底展开民营经济座谈会,宣布2019年开始“稳增长”,2019-2020年增长相对较好,但2021年政策又转向“调结构”,比如对房地产、教育、互联网等行业,所以引发大部分板块的系统性调整。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度提出2022年是新的“稳增长”一年。 通过复盘2轮显著的切换,能够清晰的发现一条规律:每一个“稳增长”的年份,大A投资机会,都比“调结构”的年份机会更多。 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稳增长”大概率会出现财政和货币的放松,货币放松释放流动性,各行业政策承压的概率会弱于以往。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说元旦后的行情,短期偏极端,但会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机会,这也再度显示“均衡配置”策略的重要性,这也是老樊反复强调的: 组合中既有鲜艳盛开的鲜花,还要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东方不亮西方亮。 ------------ 猪养殖板块,再度站上“风口”,温氏股份..... 在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31日《大反转!》中,老樊就旗帜鲜明的指出,“猪养殖行业”,是“反转大年”,早在8月份初,老樊就在圈子中,强调农业板块机会只看“猪养殖”。
同时也在小号【老樊机构投研】中,第一时间分享机构基于“头均市值”和“PE估值”对上涨空间的测算结果,老樊总结认为这轮上涨的空间,不会一蹴而就,会因为猪价二次探底,阶段性冲击股价,所以底部布局的方式是要缓步进行,既然未来上涨空间是较为明确的,在底部筑底过程中不必急于一时。 为了增加对热点板块的机构解读,老樊之后会持续在小号中分享短期投资机会的内容点评,因此大家务必要关注小号。 点击名片,关注小号【老樊机构投研】 ------------ 看多猪养殖板块,最为重要的底层逻辑,在于强调的“猪周期”,即从“好产品”九大产品属性中的“产品周期性”,去挖掘投资机会。 必须要认识的一点,那就是产品的周期性—历史会重复,但不会押着同样的韵脚,例如上一次猪周期的如火如荼,是因为有非洲猪瘟的这个突发黑天鹅,加速产能的去化。 而这一次,是开水煮青蛙,因为深度亏损的幅度,是很强的,去年六月以来,仅仅经历仅四个月,行业的最大亏损幅度已经高达700元+/头的水平。深度亏损,会加速消耗企业的现金流,所以产能去化的时间会加快。 短期猪价下跌,但猪养殖板块股价却持续上涨,老樊认为主要原因有2:1)二次探底已有预期,头均市值多在历史低位,短期股价的投资重点应在产能而非猪价,猪价跌→母猪产能去化→周期反转。 2)猪养殖板块,在经过18-19年大周期后,市场关注度非常高,叠加当前市场缺乏主线,类似于18年底19年初,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下,猪反转确定性很高,周期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上述2方面因素的叠加,导致猪价加速下跌,猪养殖板块却迭创新高的背离走势。 ----------- 这也带给大家2点建设性的意义: 1.产品价格和股价是不同步的。 这个问题,老樊在21年4月份提示锂资源股调整到底部,以及9月份提示锂资源股调整风险时,均是反复强调,特别是后者,当时市场是一边倒看到锂价主升浪,再度推升股价。 2.二者不同步,如何挖掘投资机会? 既然二者是不同步的,又该如何提前布局,核心在于寻找“穿越周期”的力量,于猪养殖板块来说,就是好公司要素之一的“护城河”,再推演到护城河类型之一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所以在去年国庆假期的“6好价值因子之“好公司”(下)中,就和大家强调过,牧原股份因为低成本竞争优势确立,会率先进行估值修复动作。 包括后续对温氏的挖掘,而没有直接挖掘产能带来弹性的猪养殖股,逻辑就在这个地方,因为只有低成本竞争优势,才能带来左侧布局的信心。 短期走势,延续元旦后在复盘中的观点,越涨越谨慎。至于从中长期,老樊之后会在小号上继续分享机构的一手观点并解读。 最后,提醒下各位同学,原本上周日的直播课,修改为今晚8点钟,重点和大家讲解“如何去选择好赛道”,这节课很重要,比如猪养殖板块为何满足“好赛道”的因素3等,请各位同学准时上课。 |
上一篇:潜在的市场主线
下一篇:反弹!后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