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市场策略观点交流更新:
1、珍惜把握即将来临的这一轮反攻行情。今年上半年整体市场预计比较难,这一轮行情很可能是上半年A股最值得把握的一波行情。市场对春节后反弹有期待,但对二季度行情却依然谨慎,中期担忧压制短期行情,短期增量资金不足以及美国紧缩预期发酵的问题尚未解决。
2、机构认为跨年行情落空的主要原因有三:市场担忧政策迟缓,市场担心微观流动性(基金发行和北上流入等),市场担心美联储收紧。
3、机构认为当前不应减仓,本周应逐步加仓。上述负面担忧近期基本已经被市场反应,或将落地或被过度担忧:相比港股和北上资金,A股市场对经济下行已足够悲观。央行近期表态极其积极且持续降息,市场可预期未来一个阶段依然将持续降息降准稳信用。基金发行年初确实是冰点,第一周仅数十亿,但目前已出现边际改善,基民实际上越来越理性,而北上资金更是坚定净流入,且本周联储议息会议即将落地,A股市场短期无需再过度担忧利空。
4、机构认为结构上短期再卖成长股切向稳增长意义不大,有一季报基本面支撑的优质成长股包括新能源板块有望迎来反弹。A股成长股调整领先美股,随着下周联储议息会议落地,前期已上升50bp的十年期美债利率有望阶段趋稳,过去两个月A股赛道股估值收缩稳增长板块估值扩张,建装/建材/家电PE(TTM)均处于3年估值中位数以上,地产指数PE(TTM)达8.6,已接近8.9的3年估值中位数水平;而新能源产业链中部分盈利预期并未明显下调的环节当前估值回到3年中位数水平以下,如动力电池(当前PE(TTM)96.3倍,三年中位数水平110倍)、隔膜(当前PE(TTM)55倍,三年中位数水平77倍)。A股成长股估值调整有望告一段落,后面理应体现一波一季报预期。从相对收益看,金融危机以来,A股经历过五次稳增长行情,中信稳定风格(和基建最相关的风格)跑赢中信成长不超过12%(除14年Q4),地产指数跑赢成长风格指数不超过15.7%。而这两个对应数值12月以来的稳增长行情下相对收益已达到。因此预计后续的反攻行情风格相对收敛,即稳增长应该没有走完,但未必相对优质成长股再有明显超额收益。
5、短期超跌反弹不需要苛刻的条件,但市场持续回暖的条件肯定要更严格: (1) 稳增长板块需要证明的是弹性,是宽信用见效能兼顾长期经济稳定性。 (2) 成长回暖的条件:一季报预期明确,景气细分凝聚共识 + 宽货币强度明确。 (3) 美联储紧缩不出现进一步的超预期是市场回暖的必要条件。
6、涨时重势,跌时重质。去年外部宽松货币环境流动性好行业极度分化只要景气成长赛道龙头就能拔估值,需要坐稳扶好顺势而为,所以选对行业更重要,而今年外部压力较大风险偏好降低行业机会均衡赛道内部分化机会下沉的结构性行情,需要深度挖掘均衡配置,所以挑对股票更重要,要将业绩确定性,估值性价比,安全边际,机会空间,核心技术,市场地位,当下预期差、后期景气催化等重要因素反复推敲筛选聚焦,这样哪怕下跌也踏实,知道只输时间,空间早晚能涨回来。大票很难再有预期差了,机会主要在景气度+专精特新+成长确定中小盘。
7、从整体看,海外市场正逐步消化美联储货币正常化预期,美债美股波动趋于降低。从历史看,美联储首次加息和缩表加速后对全球股市和资金面流动性的冲击相对最大。预计在联储3月加息前,海外市场有一段平稳窗口期。机构预计这轮行情在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落地附近就具备启动条件,其很可能会把对于稳增长的乐观预期和优质成长股的增速乐观预期都体现,而再下一个关键时间是两会和3月联储会议。
8、本周是年报预告披露的最后阶段,业绩较差的公司倾向于最后公布,还有周三凌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情绪上还有冲击可能,但不管联储会议加息缩表指引多鹰派,落地之后基本就是没有利空的窗口期,复盘历史海外加息、国内降息对国内市场影响偏正面,稳增长还会陆续有政策推进,且成长股也受益国内宽松,赛道股有一季报预期。节日期间可能的风险来自于美股调整和国内疫情防控压力。 |
上一篇:三个字!超预期!
下一篇:惨,百亿资金被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