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底之后机构最新交流观点: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此次专题会议回应了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应对,平台经济治理,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在中概股上的良好沟通,房地产企业化解风险应对方案及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以及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随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第一时间传达会议精神。 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非常及时。在当前A股接近关键点位的重要时刻,此次会议反映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对当前资本市场稳定和发展的重视,有助于增强各类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信心,稳定政策预期,进一步夯实“政策底”。 回顾历轮A股大跌中的维稳举措,在04年、08年、11年、15年和18年的市场连续快速下跌期间,政府及监管层出台一系列措施以稳定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机构梳理了A股市场在下跌期间的各类维稳政策,划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央媒喊话、高层/监管层表态、鼓励资金入市以及货币政策调整。 整体来看,央媒喊话、货币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偏弱、偏短期,反弹持续时间在5-10日左右。高层/监管层表态、鼓励资金入市对市场影响更强,反弹持续时间在15日左右,反弹幅度更大。一般而言,市场底部需要伴随成交量收缩或者换手率的验证会更为稳妥。 在昨日金稳委会议信息发出后,先知与市场各类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发现市场对于政策底之后是否还有市场底仍有担心: 1)一般而言,市场底部需要伴随成交量收缩或者换手率的验证会更为稳妥。目前,成交量偏高的状态说明博弈底部的情绪依然浓厚。 2)外围市场是否已经稳定,对于A股能否独善其身有一定忧虑。 3)对应于2018年10月19日的重要发言,与11月1日的民营企业家座谈,市场于2018年底19年初才真正探底。 经过交流后我们机构这边综合认为: 1)从交易层面来看,缩量这个条件依然很重要(有观点认为是回落至8000亿以下),但是市场对于上证综指3000点支撑位很有信心,况且指数只影响我们小秘圈关注的结构性机会的节奏而不会改变方向与结果; 2)当前的核心是对于基本面盈利拐点预期的判断,一切要归结到这个问题的,无论是2012年底还是2018年底反转,最终还是要看基本面; 3)内外部环境,尤其是对于国内政策,预计后续市场将从“听其言”到“观其行”,具体政策调整、出台和落实需要进一步跟踪。 4)历史上的政策底与市场底,空间相差不多,只不过时间还有些差距。 5)对于本次维稳后展望全年,一季度政策底已现,二季度A股或会出现市场底,全年可能走耐克型。 ---------------------- 光伏热点事件解读: 1、日本地震引发逆变器缺芯担忧: 今日逆变器板块出现调整,主要系市场担心日本地震后对半导体硅片生产造成影响,进而IGBT上游晶圆的供给,再影响到逆变器企业的业绩增长,先知经交流沟通得知情况如下: 从企业反馈看,IGBT的供给紧张情况有望逐步环比改善。 从需求端看,微逆产品使用MOS管,基本不受IGBT的影响。 从供给端看:1)IGBT所用晶圆主要是重掺的,而国内半导体硅片厂在重掺产品上做的较多,因此日本厂商的供给扰动对IGBT的供应链影响不大。2)国产IGBT逐步放量,且性能持续提升,在海外分布式市场已开始出货。 所以机构继续看好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微逆龙头【禾迈股份】以及储能占比高,国产IGBT应用较早、比例较高的【德业股份】(微逆产品用MOS,IGBT有30%使用国产);以及【阳光锦浪】。 2、市场谣言引发板块波动: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请少一些看图意淫,请多一些跟踪研究。 谣言如下: 机构辟谣: 人的思维分为两层: 第一是快思考系统,依赖于直觉和无意识反应,但经常是错的。比如会过度关注典型事件,但忽视典型背后的概率。再比如多数的亏钱散户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锚定,股票涨到100跌到50就觉得便宜,并未真正弄懂便宜跟贵,取决于企业未来的价值变化,而这不是看图能解决的,是需要动态跟踪研究发现的。 第二是慢思考系统,摒弃人的动物性情绪,对事物有全面和高概率认知,寻找和理解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预期差,形成一种正确的逆向思考,但由于需要花时间去形成体系框架,填充研究笔记,持续跟踪积累,形成认知经验,反思改进不足,大部分人不会选择这种思考模型,所以往往只是少数的赚钱机构才会选择的方式。 人们更喜欢在快思考系统中理解问题,正因为如此,才让那些勤奋和善于高质量思考的家伙在市场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
上一篇:说点敏感的!
下一篇:反弹后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