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2-05-17 - 小 + 大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暖风”继续吹,今日全国zx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据传,互联网平台在监管方面会新的转机。 回首过往半年,对互联网的态度在变得相对积极。重要转折点,就是3月份金稳会和4月份政治局会议上的具体表态。 所以在4月份的直播课上,老樊就重点提示: 估值回落,政策底出现,处于底部区间的机会上,下半年大概率会走出困境。 市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政策“很悲观”,但老樊认为,这反而是“最大预期差”所在。 为什么政策约束,反而是好事呢? 大家可以回想2016年启动的“供给侧”改革,当时掀起以钢铁煤炭为首的周期股,几年一遇的结构性牛市行情。 其上涨的空间、持续周期,是远超此前市场预期的,但新一轮的行情驱动力,是需求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所带动的吗? NO,是供给端收缩后,供需长时间的错配引发的。 当需求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供给端出现硬性收缩,是非常不错的投资机会,且持续时间偏长,且更好预测。 ------------ 这个变化,同样适用于当前的“互联网平台公司”。 始于21年的互联网监管政策,就是“平台公司”的“供给侧改革”,其严格限制住这些巨头们的扩张冲动。 站在投资角度看,带来2件益处: 1、竞争格局清晰,当前龙头大概率是幸存者。 以前互联网巨头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体现在2方面: 一方面是经营性资本投入,堪称豪横,比如互联网大厂员工平均工资,永远领跑全行业。 另一方面,跨领域、跨行业的竞争,从未停歇,谁是幸存者无法预判。以最火的电商赛道为例,拼多多的异军突起,直接刷新阿里和京东双寡头垄断格局。 但这轮供给侧的改革和收缩下,大家竞争程度和意愿,显著降低了,未来格局想要改变,变得更加困难,当下的格局大概率继续维持,而当前的龙头,未来大概率还是龙头。 2、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和盈利水平,会更好。 互联网大厂的“竞争消退”,以往大额的资本开支,以及投资性现金流流出,就会大幅减弱,那么,经营性现金流就会变得更好。 不再“比拼式”的大肆烧钱,反而是转变为创造更多、更持续的正向现金流,投资回报率是会不断抬升的,继续看好直播课上重点挖掘的“三大互联网公司”,底部机会。 ---------- 在上周五《大血洗,惨烈!》中,老樊就重点提示整车股的“短期股价弹性”,本周以来整车股的股价是相当强劲的。 当时就提出2个建设性观点: 1)短期视角看,整车股股价弹性>零部件弹性; 2)中期维度看,零部件趋势性空间>整车股。 为什么判断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整车股,短期弹性更高呢?根源在于“股价跌得相当惨”。 以长城汽车为例,从去年末70元的阶段性高位,一路杀跌至最低的21元。很好得演示出,腰斩之后,再次腰斩是怎样一种走势,究其本源在于,整车股的“差产品属性”不抗跌。 整车股每轮行情的背后,都是博弈爆款车型放量后,阶段性的上涨,上一轮的行情更猛,自然回落调整的动作,更犀利。 在5月份达到调整末端,对利好开始变得敏感,叠加股价调整空间给的足够足,是老樊判断短期整车股高弹性开启的核心逻辑。 ---------- 短期利好频出,仅是加速器而已。 比如说上次提及的“新一轮的汽车下乡”,19年以来就多次提及汽车和家电下乡,但更多体现在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补贴政策,涉及的车型目录很有限,范围和力度很小。 市场当前看重的,是能够重新落地全国层面的汽车下乡,参照上一轮2009-2010年全国层面的汽车下乡,其对产销的拉动是相当显著的。 叠加当前整车股的估值,已经接近2020年以来的底部区间,传统车厂的pe-ttm也就15倍左右。 估值在低位,基本面上有边际变化,演绎超跌反弹修复,自然是“不违和”的,后续仍然有很高的持续性。 但从中期视角来看,零部件的趋势性空间更高,特别是去年4月份早已挖掘的,以伯特利为代表的智能驾驶零部件。 从这一轮汽车板块整体调整就能看到,产品属性占优、竞争格局占优、成长属性占优的零部件,其不止于“上涨空间”,更展现出很强的抗跌性。 这里再延展一下以IGBT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环节。车企的复工复产,叠加光伏景气度在持续高位,IGBT的供需紧张大概率会维持到2023年。 这点从海外大厂安森美的暂停接单,就能“一叶知秋”。由于订单远超产能负荷,5月10日,安森美暂停车用IGBT的接单,很好印证IGBT需求高涨。 半导体的反弹行情中,IGBT和模拟芯片跑出来的概率更高,前置侧重于景气度高,后者侧重在国内龙头正在产品和客户的突破,是实质性赶超。 |
上一篇:5-17:复盘(通知)
下一篇:暴涨式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