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崩溃了!

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6-23 - 小 + 大

宁德时代今日发布CTP3.0麒麟电池,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3大亮点值得重视:


1)能量密度再度提升。


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


2)全球首创的电芯大面冷却技术。


即麒麟电池不将水冷板放在底部,而是在两排电池间加装水冷板,使得4C快充下的“热扩散”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也可充当缓冲和隔热装置,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


3)4C充电落地。


麒麟具备4C快充,理论上15分钟充到100%,目前多数车企的快充是1-2C,4C将大幅优化充电速率。


快充在材料方面的短板,是负极,人造石墨需要做成加碳包覆的二次颗粒,同时添加硅基负极,可以稳定倍率性能大幅提升后容量衰减的问题。


---------------------


大家可能已经被麒麟电池、扩充、硅基负极等新名字搞得眼花缭乱了。


但这背后隐藏一个重要的产业趋势:


动力电池从新技术上获得超额,到一体化+供应链降本,再到新技术崭露头角。


动力电池又再次回到产品竞争力主导的时间。


当然麒麟电池新发品的发布,成为股价短期上涨的催化剂,挖掘的“动力电池”困境反转机会加速兑现。


从困境反转的角度来看,延续圈子中的观点:


动力电池短期向消费者要利润,中期向材料厂要利润,长期向上游要利润,今年Q1-5月份是电池厂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业绩环比上行不断兑现中。


挖掘的宁德和亿纬锂能反弹新高,就是印证此前判断:



当碳酸锂价格在高位稳住后,中下游的困境反转机会就已开始,复刻21年下半年组件环节的趋势性行情。


更加看重宁德和亿纬,很重要的原因是参考去年组件股行情,天合和晶澳等领跑,根本原因在于业绩好于悲观预期。


而在动力电池上,因供应链管理能力、锂矿自给率高等维度来看,宁德和亿纬业绩兑现度会更高。


---------------------


智能驾驶继续大爆发,挖掘智能驾驶各主线龙头,迭创新高。


短期催化因素,主要在2方面:


1)5月销量超预期+政策利好。


当前超预期的销量,不仅是头部车企、主力车型所贡献的,而是众多自主品牌,皆在快速堆量。


6月首周上险数据,又在超预期,当前卖方机构陆续上调全面预期销量。


最新国常会表态,支持新能源车消费,研究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延期问题。


现有的新能源购置税政策,是到年底结束,此前就有行业协会提出延长此政策,但始终没有官方表态。


这次国常会的讲话,是第一次有官方的明确表态,参开2014/2017年政策公布仅是提前1个月,这次购置税延迟,还有半年时间,落地可能性很高。


2)蔚来ES7、理想L9新车接连上市,强化智能软硬件放量逻辑。


6月17日《太出乎意料!》中,老樊列述蔚来新车型ES7搭载的智能软硬件,这次理想L9的智能化配置,更是惊艳四座!


理想L9搭载全栈自研驾驶系统,标配一颗激光雷达+1颗毫米波雷达,以及11颗摄像头,搭载2颗英伟达Orin-X芯片,配置超越宝马X7、奔驰GLS。


CEO理想更是直言:L9是全球50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并将L9与奔驰GLS、宝马X7以及劳斯莱斯库里南进行对标。


开启预订,官网直接崩溃了!


每一次重磅发布会,现在都伴随着APP爆单、页面404,这个现象以往只在快消领域出现过,现在头部的造车新势力品牌,经常做到这一点。


---------------------


这就是老樊在复盘中强调过N次的:


智能化是车企未来的胜负手,智能化程度,决定了车企差异化的程度。


当下已然走进比拼智能化配置的新时代。


圈子中挖掘的智能驾驶各主线再创新高,以空气悬架和声学部件为例,其领跑者中鼎股份、保隆科技涨幅100%,上声电子在翻倍涨幅下,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但当下一个关键问题摆在眼前:


智能驾驶机会,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当下踏空的每一位投资者。


老樊认为,智能驾驶是“面的机会”,是星辰大海,是未来5年最精彩的产业方向。


短期的上涨,更多是为未来的预热,要站在市值扩张潜力的维度去看待智能驾驶的机会。


当然,前景是宏远的,但要有更多有缜密的思考:


1)抓住结构性真成长主线:


当下智能驾驶,在部分环节上出现浓厚的炒作氛围,比如说一体化压铸,比如说激光雷达,二者是从0到1的低渗透率成长机会。


但不确定性很高,老樊是站在“唯产品论”的视角,去挖掘真成长标的。


而不是跟风炒作,风口一过,就剩一地鸡毛。就以激光雷达为例,圈子中明确强调尽管是万亿级别的市场,但玩家过多,谁能最后胜出是相当不确定的。


所以选股只能遵从一个策略,那就是在“技术路线的变化中寻找不变的产品”,在激光雷达的技术和产品演变中,唯有2个产品是刚性需求的。


2)捕捉短中期高弹性的机会:


智能驾驶产品,很多是从低渗透率,向中高渗透率迈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短中期高弹性的机会。


需要我们站在“新产品”视角去挖掘和跟踪,在四期课程上会在这一领域,继续深耕,最精彩的产业方向,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还需要了解唯产品论的朋友们可以进来学习交流,明天就会截止报名时间,也希望大家谅解一下报名时间过短的事情,依旧是小班封闭式教学,更多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学习。




上一篇:下一个方向,提前埋伏!

下一篇:HNBR或代替PVDF,新技术还是新的鬼故事?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