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7-19 - 小 + 大
一则传言,引发闪崩,说的就是妖股炸子鸡-中通客车。 今天各大投资群,流出一个传闻: 版本也是花样百出: 有说,券商大户早上就收到通知的; 有说这是谣言的,哪家券商都不署名。 但老樊认为,可信度是挺高的,如果是假的,只能说人家这消息,写的“真专业”。 当然,不管消息来源真假,中通客车是实实在在,上演了一出“地天板”。 2个月时间,涨了5倍,这种风云突变的暴跌,也不会很意外吧。 通过这个案例,老樊想告诉大家的事: 这种妖股,涨起来是很凶猛的,但什么时候走出“断头铡刀”,也是很随机的,即使是参与这种机会,也是小仓位,图个刺激。 别拿着“当鸡毛当令箭”。 ------------------------------- 风电板块迎来调整,核心在于2点: 1)全市场成长景气方向的调整联动,近期涨幅涨速过猛,涨多了跌,波动性提升,是正常现象; 2)黑色系期货价格上涨,国内钢材市场止跌反弹,给了市场一个“调整理由”。 因为此前上涨,就有一环是预期原材料价格下跌,带来业绩弹性。 但风电中有一板块-叶片,却逆势大涨。 时代新材、双一科技等风电标的,分时飙升,快速拉至涨停板,主要是行业端出现2方面变化: 1、风电设备巨头Vestas(维斯塔斯),其风电叶片碳纤维核心专利拉挤工艺到期。 这会加速碳纤维,在风电叶片上的应用,未来这个专利不受限制之后,推广没有专利上的障碍。 同时,会加速国内的扩产,扩产才能降本,降本才能加速碳纤维在叶片渗透率的提升。 这是利好能做碳梁的叶片企业,碳纤维板块今日大涨,逻辑也在这个地方。 2)国君电新团队,早盘喊出: 风电叶片成为当前产业链的最短板。 其逻辑如下: ①风电叶片短板的原因:风电叶片由于是模具化生产,有天然产能限制。风机自2021年起快速升级,从2~3MW升级到4~6MW,叶片长度显著加长,从60~70米升级到80~100米,导致2021年以前的模具基本淘汰,行业需要完全重置产能,因此成为天然的产能紧缺环节。 ②草根调研显示,叶片环节已经进入产能天花板状态。6月龙头叶片企业产出环比增长113%,已经达到产能利用率上限,后续或持续紧张! ③叶片盈利目前处于底部,向下空间不存在,后续如果持续紧张,有可能价格回暖。 但老樊认为叶片环节的机会: 核心在于看懂大兆瓦叶片的涨价,和格局的差异性,深度分析详见圈子。 ------------------------------- 智能驾驶零部件再创新高,其中,空气悬架因为一则突发事件,再度站上风口。上周五,有媒体报道,一辆理想L9的试驾车,在行驶途中出现问题,左前轮陷进车身内,原因是空气悬架,坏了。 结果,理想第一时间出来“刷锅”: 第一,当时是在车速90公里/小时的状态过了一个20厘米深度的坑,导致空气弹簧内的缓冲环破损; 第二,这台试驾车用的缓冲环,不是量产状态的零件,量产版的强度是这个的2.5倍,面对更大的冲击,也不会有问题。 结果前吉利研究院院长,直接开怼: 现在做汽车行业公关的,真应该好好补补课。 正常对着20cm的坑高速行进,别说干爆空气悬架了,轮胎都给你干废了。 再说损坏的缓冲环,是试制件,那你用它干啥,为啥不用量产件? 讲到底,还是想空气悬架的供应商,来背这个锅,结果“公关没做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这里老樊想说的是: 1、智能驾驶各零部件,其渗透率提升,就以空气悬架为例,已然是不可逆的趋势,配置率提升是大势所趋。 2、国产替代加速的机会。 因为有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更喜欢扶持国内的供应商,因为产品的响应速度,以及产品价格下降潜力,都是更快的。 3、扰动事件,时有发生,不要一味看空。 就以这次的事件为例,圈子中挖掘的,此次理想供应商的保隆科技,今日股价大涨,再创新高。 所以一些利空事件的出现,要学会辩证看待,当产品安全性上升时,对行业格局反而是优化的,反而是利好先发优势的龙头。 |
上一篇:撤退
下一篇:快跑...大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