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7-28 - 小 + 大
风电板块调整节奏延续,在7月25日《突发重磅!》中,老樊就引发风电调整的3大因素,作深度解读。 其中一个因素: 大宗商品反弹,引发盈利压制担忧,继续发酵,关键点在于大宗黑色系继续反弹,引发浮动筹码继续抛出。 动态视角来看,风电有2大变化,成为焦点: 1)新强联6.25MW单列圆锥主轴承、12MW海上主轴承接连下线。 6月底爆出明阳对双馈机型的使用后,引发市场猜测风电主轴承的长期趋势,是调心轴承,还是圆锥轴承。 因为双馈机型,目前使用调心轴承的。 但老樊认为,在风机大型化之下,不管是直驱,还是半直驱,亦或是大兆瓦的双馈机型,未来都将采用圆锥主轴承。 大兆瓦的圆锥轴承,才是趋势。 今年新强联开始小批量供货,明年就是大批量。 总的来说,不管各家客户,就以明阳比例,后续选择何种技术路线和轴承形式,新强联都有能力实现供应。 这次成为国内首家突破12MW轴承玩家,就是最好佐证。 在原材料下跌背景下,目前国际头部玩家舍弗勒,6月依旧再次宣布在中国区上调价格8个点。 海外对手涨价,公司却在降价,这是继续加速国产替代的信号。 2)海缆环节-军方审核,延缓海风建设的谣言。 该话题是相对敏感的,深度的解读老樊已经上传到【老樊交流圈】。 因为这一事件,市场的关注度是很高的,中信建投电新团队,更是第一时间邀请专家进行探讨,老樊对专家的这一描述印象深刻: 海缆,是海上风电投资中,唯一一个在近期,甚至是远期不会降价的部分,2方面原因: 1.海缆长度增加; 2.电压等级身高、柔性直流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下成本无法下降。 谣言再起,成为内生性调整的“放大器”,但在风险释放,超预期的调整节奏中,往往是会催生新的低吸机会。 ------------------------------ 硅片、电池片相继涨价,进行价格传导后,昨日硅料分会统计的硅料价格,持平没有波动。 这一动作,强化光伏产业链利润转移的“确定性”。 当下市场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2个: 1)利润传导是否有持续性? 2)电池片和组件能否同时受益? 先说前者,回顾近期硅料价格波动,从27万脉冲到30万,很大程度上市因为意外的减产,7月份硅料产出,环比减少5%导致的。 当下Q3硅料新项目开始爬坡,部分产线检修也已完成,8月份硅料产出,可能环比增长10%+。 供应增加下,硅料的缓慢速度下移,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占据行业8成利润的硅料,向中下游转移利润的空间和趋势持续性,都是可观的。 再说后者。 电池片的受益性,分歧度很低,在周一复盘《大风险?》中,老樊就再度基于“产品价格型周期”,剖析电池涨价。 产品涨价,上游原材料有下跌趋势,大尺寸电池片的困境反转,在进行时。 但组件环节,市场的分歧度很高。 核心在于电池片也在涨价,看空者一方面认为这会侵蚀组件利润;另一方面也不认为组件具备传导能力。 但在圈子中,老樊则是明确提示相反观点: 对于一体化组件公司来说,亦是利好。 核心点在于反复强调的: “组件,隶属于光伏的好产品主线之一”。 首先,圈子中第一时间给大家梳理一体化组件龙头的自供比例,平均自供比例在80%左右,所以对利润的侵蚀,好于悲观预期。 其次,组件的“好格局”因子发力。 此前重点和大家强调,组件是光伏产业链中极其少有的“龙头市占率提升”的环节。 因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叠加行业超高的景气度,光伏大部分环节,格局是走向分散的,典型代表就是硅片。 以前是隆基和中环双寡头垄断格局,但当下硅片环节,新进入玩家是层出不穷的。 组件亦是存在这个问题,是有新玩家。 但组件龙头市占率却在不断提升,CR 5的市占率,从19年的不足40%,今年有望提升至80%左右。 好格局因子的出现,背后就是“组件的类消费品属性”(重产品、品牌和渠道)等决定的。 当前大尺寸电池的紧缺,更是在加剧这一竞争格局优化,因为一体化组件可以自供电池。 但对于不能自供者,要么是“赔本赚吆喝”,要么是选择主动出局。组件的中小玩家退出市场,亦是格局优化最好的写照。 对于组件股的投资来说,和逆变器有相似性。 即是板块性的机会,核心在于“二者均是光伏中的好产品”。 所以老樊采取相同的策略,没有聚焦到某一家公司上,挖掘出一体化组件的四大龙头,同时包括4月底圈子中挖掘的光伏困境反转主线唯二标的的“东方日升”。 当下组件股再创新高,继续享受仅次于逆变器的第二高估值,再度展示出“好产品”的威力! |
上一篇:突然变天
下一篇:重磅消息...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