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9-02 - 小 + 大
主线遭遇调整,各类主题性机会,“开始蹦跶”。 掀起涟漪的,当属“卫星通信”。 催化剂系近期“华为和苹果新机”,有望支持卫星通信。 首先是华为余承东表示,Mate 50系列,将在通讯上有“向上捅破天”的技术。 紧接着郭明錤就爆料,华为Mate 50系列将支持卫星通信,提供紧急短信服务。同时机构预测,这次iphone 14系列新品,或也支持卫星通信。 搭载的卫星通信,到底是什么? 说的直白点: 卫星通信,与我们现在在用的蜂窝网络通信,有很大区别,最核心区别,是它不是通过地面基站与电信网络连接,而是直接与天上的通信卫星通信。 但这个东西,噱头大于实质。 因为这个产品,是一个特殊场景下的特殊刚需点。 比如说,你在地下停车库,或者西藏的无人区,手机没信号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卫星通信功能,向官方报告紧急情况,并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短信。 但在平时,这个新功能,几乎没什么价值。 所以说,所谓的卫星通信,是智能手机“内卷到创新极其困难”后,苹果等厂商试图开发的一个创造差异化的点而已。 目前来说,这个新产品尚有2个痛点: 一是成本问题,没有成本下探,放量很难;二是安全问题,卫星通信很容易被黑客攻击,这个软肋短期很难攻克。 尽管卖方又要开会深挖,但“题材炒作”的本质不变。更不要寄希望于这个单一的创新点,拉起新一轮的购机潮。 ------------------------ 相比于纯粹的“题材炒作”。 老樊认为,主题性的机会,反而会更胜一筹,起码后者在未来,能够等到“业绩兑现那一步”。 激光雷达、VR新技术,二者是这轮主题性机会,最有利的代表。 二者逻辑,是相似的,即未来会是“大单品”,产业趋势已明,能够分享新一轮趋势下,“产品渗透率从低到高”的成长红利。 驱动二者放量的核心变量,也是相同的: 新技术+不断的降本。 但不同点在于: 激光雷达,是“寻求不变的产品”; VR,是“探寻谁是创新环节”; 于激光雷达而言,当前10几条小的技术路线,哪一技术路线胜出,什么时候胜出,都是相当不确定的。 即使路线确定,哪一厂商会受益,占据怎样的份额,亦不可知。 所以在激光雷达的主题中,“寻找不变的产品”,最重要。 即不管哪一技术路线胜出,这个产品都是被需要的,而且公司还有先发优势。 光学器件和激光器,很好的满足这一点,在激光雷达的技术和产品演变中,二者是是刚性需求。 再说VR新技术,看重的反而是“谁是创新环节”。 因为唯有创新,才能有差异化,有差异化,才能吸引消费者,才有成为大单品的可能。 目前VR技术创新方向,主要有: Pancake模组,Mini LED背光,眼动追踪,可变焦显示,Micro OLED等。 举个例子,三利谱和兆威机电的上涨,就是受益于VR新技术上的布局。 三利谱,在Pancake解决方案中,提供光学膜贴合模组,单机价值量可观,今明两年配套数量,预计达到100万和500万左右。 再比如可变焦显示的供应商-兆威机电,近期Pico及苹果新品,有望率先搭载该功能,实现瞳距及近视调节,未来Meta、Valve及其他头部硬件品牌,亦有望快速跟随。 当然,于主题性机会而言,从产品角度来看,基本尚处从0到1的阶段,产品规模放量尚需一段时间。 所以股价的波动性,天然就高。 对这种机会的把握,最好在主题热度不高时,逆势介入,等待主题高潮时,退出。 之所以主题投资有价值,是因为有“业绩兑现那一步”,即未来会从主题性机会,转变成基本面业绩成长的机会。 ------------------------ 近期市场的调整,再度引发大家的讨论: 择时,究竟重不重要? 在圈子中,和同学们分享的一份顶级机构的路演中,一位基金经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谓是相当精彩。 择时挺重要的,但我们要去淡化择时。 二者是看似矛盾的。 但看懂本质,就能知道“这不是一个概念”。 淡化择时,是淡化对指数短期择时判断,但对个股而言,要去根据价格和价值的比较,找到高性价比的“介入时机”,即好公司,也要好价格。 卖出策略上,是同样的道理。 当优质品种,已然进入到“高估值区间”时,部分甚至大部分仓位的止盈,亦是必须作出的动作。 |
上一篇:看热闹啦!
下一篇:乱套了,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