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9-13 - 小 + 大
这个中秋,脱口秀大会,在投资界“出圈了”。 主要是里面有一段,脱口秀演员House吐槽自己的炒股经历,不仅在机构群刷屏了,还上了微博热搜前十。 老樊对这么几句话,印象深刻: 1)我是交易的王者,是A股的传说,散户膜拜我,机构针对我,证监会调查我; 2)我会带着巨额资产归隐田园,只给这个血雨腥风的二阶市场留下八个大字,巴菲特就那么回事儿; 3)年化收益46000%,别跟我扯什么止损,AII in,我就喜欢梭哈! 我想这几句,是大部分刚入二级市场选手的“真实写照”。 单票,全仓,爆炸的收益,这三个词,是初入市场“很韭菜”的想法。 但最有意思的,是吐槽爆出一个股票代码-600XXX,使得House 12万的本金,亏到2万5,结果在段子刷屏后,今天股价,曾一度涨停。 更是被戏称为“脱口秀第一概念股”。 老樊只能说,A股无厘头的炒作,太司空见惯了,这也反面告诉大家,很多标的的短期波动,本就是很随机的。 所以没有必要在短期的波动上,去“硬找逻辑”。 就算“事后诸葛亮”,解读了股价的波动,对投资的帮助意义,也不大。 ----------------------- 周一,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鼓励美国生物技术生产和研究的行政命令。 此行政命令将启动一项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以确保美国研发的产品,可以在美国制造。 这一命令原文,是没有明确涉及国内企业的。 但字里行间,是流露出对国内CXO和原料药产业的“针对”。 叠加目前机构对CXO品种的持仓,是医药板块中最高的。 所以机构抛盘,引发短期股价的大幅度回落,药明康德更是封住跌停。 先说这一事件的短期影响。 根据现有的信息,是没有办法确定拜登政府,对其计划的财政支持力度的。 最早也要到周三晚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峰会上,才能有更详细的细节披露。 比如说具体怎么激励,需要多久才能实现,资金来源的构成等等。 但就算是真正自建产能,周期都是偏长的,没个3-5年,很难看出具体的影响,所以这一事件,更多是负面情绪的冲击。 ----------------------- 而真正令市场担忧CXO行业,核心在于基本面2点冲击: 1)海外产能的恢复; 2)创新药股价暴跌的反噬; 前者,CXO是典型的“疫情受益股”,且不说需求,连供给端都是受益的,因为2020年以来疫情的爆发,海外产能包括实验室和工厂产能,都是开不起来的。 国内CXO厂商,承接来自全球订单,成为疫情的受益者。 但21年下半年以来,海外产能陆续恢复,海外需求从“蓝海市场”,变成“红海市场”。 后者,不管是港股创新药,亦或是A股,都经历一轮猛烈的暴跌,这会向一级市场进行传导。 创新药企融资滑坡,会反噬CXO业绩。 二者叠加,是本轮CXO板块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就短期而言,这两个压制因素仍在。 前者的证伪,需要这轮估值压缩后,业绩不能miss。 因为市场需要看到国内头部企业海外建厂和工程师红利,在业绩成长的持续性。 后者,最早也要到10月中旬。 一级医药投融资数据,大概率会在10月中旬出炉,如果数据超出预期,会给承压的CXO板块,带来信心。 ----------------------- 中秋的消费数据出炉,一个词概括: 基本符合预期。 不管是中秋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还是酒店餐饮的预订量,亦或是景区门票订单的全年占比,基本上没有看到特别超预期的点。 但这次却共同折射出一个变化: 温复苏,强分化。 即总量上没有很出彩,但结构上却有“高低之别”。 就以大消费行业的“代表者”-白酒为例,中秋的消费总量,是略低于去年的,动销数据一般。 主要是受到2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个是节前疫情,多地零星爆发,倡导就地过节;另一个是中秋距离中秋较远,返乡人口,少于去年。 但强分化很明显: 全国高端>没有疫情影响的区域次高端>全国次高端>有疫情影响的地产酒。 中秋,不仅是白酒消费旺季,还是很多酒企下半年发货和回款的关键时点。 这次的中秋,在回款上,也能够得到“强分化”的佐证。 以圈子中反复重点提示的古井、洋河为例,二者回款均为90%+,9月30日前可完成全年回款。 但对于全国次高端的汾酒和酒鬼,前者回款80%左右,后者的内参是75%-80%左右。如果是有疫情影响的地产酒,回款进度更是在50%左右。 动销,亦或是股价,以古井为代表的区域次高端,持续创新高。 核心逻辑仍旧是圈子中强调的: 每一轮白酒牛市,都是从高端白酒,向全国性次高端白酒,再向区域性次高端白酒进行顺序传递,22Q2区域次高端的逻辑,在古井再次得到了兑现。 |
上一篇:跌停,爆仓,麻了。
下一篇:惨!连踩两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