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10-17 - 小 + 大
“教育+医疗”的设备采购,成为短期市场最热方向。 典型代表如科学仪器。 核心刺激是政策贴息+专项再贷款。 事情的源头: 9月初,国常会确定实施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的更新改造。 紧接着到月底,央行就完成专项设立。本次设备更新改造专再贷款总额度2000亿,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 而后看到各地的高效和创新平台,就已经整理清单上报,补贴后利息<0.7%,是很有吸引力的,并且各高校是响应国产政策,优先采购国产仪器。 以普源精电、鼎阳科技为代表的公司,订单短期内的爆发式增长,是显而易见的。 但和市场一边倒的看多不同,老樊认为: 科学仪器,当前已然是进入到“上行趋势的中后段”,未来顶多再走一轮业绩兑现,短期交易“趋势上行”可以,但要提前止盈。 得此判断,源于2点: 1)这轮的行业增量,比较难测算。 因为政策红利加持,所以看到增量订单袭来,但这部分的“增量”,大多是来自于“提前采购”。 比如说未来可能需要,或者是没到置换周期,但都提前买入,有透支的动作。 2)订单有爆发性,但持续性不佳。 对于科学仪器来说,设备是有较长的使用周期的,且替换周期,也是很长。一旦贴息红利结束,回归常态是必然。 之所以“仍有趋势交易的后半段”,是当前高校、医院等设备采购,到装机落地有时间差。 从订单到厂商收入的确认,预计是Q4开始体现,往后延展1-2个季度。 快速成长的业绩,来消化当前的高估值。 这是趋势投资者,最后的“抓手”,而当业绩开始兑现时,已然是可以边打边撤的阶段。 ------------------------- 风电以短期视角来看,成为成长景气“相对领跑”品种。 老樊认为主要是3方面因素的共振: 1)部分公司超预期,业绩担忧在减弱。 以明阳为例,最新的三季度预告: 22年前三季度扣非利润32-35.5亿元,同比增长51-67%。以此测算,Q3扣非利润是8.99-12.49亿元,业绩落在预告中值偏上,对应是同环比均有增长。 目前已有机构作出全年业绩将破40亿的判断,因为Q3会进入到海风机组交付新周期,收入和单W盈利上行,是有支撑的。 2)明年海风增长是明牌,1倍增速是下限。 Q4按照惯例来说,是会为明年的高成长品种打“提前量”。 海风环节的成长,是有很高的“能见度”的,因为今年的招标,大概率就是明显的装机。今年海风招标,超过15GW是大概率,以此推演海风装机12GW,就是1倍以上的增长,装机增长确定性很强。 3)微观交易拥挤度,率先消化。 在圈子中,老樊给同学们分享给一个判断“股价阶段性高低点的工具”,该工具背后逻辑,就是看“板块拥挤度的高与低”。 拥挤度越高,阶段性上涨动力越弱; 拥挤度越低,阶段性调整压力越小; 以指标来看,风电板块是率先进行拥挤度消化的,所以这也是短期相对领跑的微观原因。 ------------------------- 4季度以来,大家都有一个很强的感触: 板块轮动在加快,但持续性却并不差。 比如说近期活跃的信创、医药等板块,这个是有别于3季度市场节奏的。这个规律,在每年的4季度都会上演。 本质上,是为明年行情进行“预演”。 有机构作出一组历史数据回撤,即4季度领跑的板块,在明年全年行情中成为主线的概率,有7成。 因为每每来到4季度,机构有很强的“调仓换股”动机,会前瞻性判断明年主线,进而打出提前量。 尤其是此前的关注度和估值不高的板块,当有边际性增量资金流入时,板块通常会走出脉冲性上涨行情。 但这里有2点要注意: 第一,脉冲式上涨,不是全部行情,顶多是行情的前半段的一部分。 比如说21年11-12月份,有超额收益的智能汽车、储能等品种,截止到目前来看,是全市场公认的领跑主线。年末的上涨,不是透支未来1年的上涨。 第二,业绩兑现,是王道。 有持续性,叠加看到业绩兑现,是年末预热后,能否贯穿明年全年的关键。 比如说去年末5G的pdb板块、医药的原料药等品种,最后2个月,也有15%以上的超额收益。 但展望今年,却变成了负超额,很大程度上,就是盈利水平承压,景气度远低于预期。我们以这两条准绳来看: 接下来-年末时间的预热,可以重点关注,尤其是明年业绩有兑现可能性的品种,起码目前的医药预热,在明年是可以高看一眼的。 |
上一篇:分歧上车点~!
下一篇:注意,有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