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10-31 - 小 + 大
市场表现仍旧是偏弱,但一批利好正在袭来: 1)三季报出完,“业绩坑”结束。 当前进入到“业绩真空期”,市场偏好会因政策等外部因素,缓步抬升,偏好回升,对短期走势更重要。 2)加息后,有弱反弹: 11月3日美联储加息75BP,成为明牌,预计12月份仅会加息50BP。 按照前几次的规律来看,加息结束后,市场都有一个“短周期反弹”,尽管持续时间不一,但出现概率高达9成。 3)类比18年Q4走势,多信号复刻。 这轮调整始于7月份,从调整幅度和周期来看均不小,当下出现很多类似18年Q4的特征。 比如说:上涨必要条件-估值低。 目前已经回到历史底部,熊市底部全A市净率低点,多在1.5倍左右。具体测算数据来看,当前wind 全A估值水平和2018年的底部,相差已经小于10%。 再比如:节奏特征上。 18年10月份也出现一轮白酒的加速下跌,以及计算机板块的逆势走强。 上述利好“正在扎堆出现”,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上涨趋势的确立,是可能随时触发的。 至于说市场过分纠结的“2863底”是否会再度跌穿,老樊认为“非常不关键”。毕竟,一个指数点位,其支撑的信号价值是很低的。 目前处于“中期上涨有空间,短期在磨底”的阶段。 这个位置,再去“夺路出逃”,或许是最错误的选择。 ----------------------- 计算机板块,成为这轮调整末端,相当逆势方向。 短期驱动力,在于“信创在财政预算中占比提升预期拉动”,即预期驱动、事件驱动,基本上和“业绩不挂钩”。 当下又有新刺激:一体化政务。 这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全国政务数据平台已有基本体系,下一步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提升联通范围,而非从零开始。 而政务大数据的运营出发点,着眼的是社会意义,而非商业通途,所以对大规模商业投入的期待,是不现实的。 联合上述2点,就能明白: 所谓的“一体化政务”,又是计算机板块,短期脉冲的“催化剂”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轮计算机行情的彻底终结。 反而老樊认为: 计算机板块,会在“纯主题/事件退潮后”的一轮调整后,演化出第二轮行情。 而第二轮是“高度分化”的,第二轮是“业绩驱动行情”。 怎么来理解呢? 计算机公司的主要成本,是人。 这批公司去年下半年,出现了集体的误判,疯狂扩了一把人,2021H2环比增长11.34%,而2021H1人员环比增速仅为1.16%。 在这一背景下,2022H1计算机行业的应付职工薪酬,也大幅上涨。 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人员的剧烈增加,在今年反而有明显收缩,行业成本费用,有下降的可能,从而收入及利润有机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升,这会带来较大的经营杠杆。 即能看到几个季度的roe上行趋势,这才是第二波行情,能否兑现的核心因素。 站在这个维度上来看,老樊认为: 正如圈子中强调的产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品种,比如说金融it等,未来有持续性的概率更高。 ----------------------- 相比于计算机,老樊提示的军工,并不落下风。 在上周《大幅,离场!》中,老樊就强调: 尽管相比于信创来说,缺少短期的催化因素。 但基于“业绩这个核心逻辑”,仍旧认为,军工股从上涨持续性和空间角度来看,是相对占优的。 不同于tmt板块的业绩亏损,“重催化剂”。 军工股是少有的有业绩支撑品种,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公司,多达42家。 即使个别公司,因季度波动,或者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单三季度利润的业绩提升不显现。但因为军工产品有着“很强的计划特性”,即使1-2个季度的miss,也是短周期行为。 某卖方策略团队,近期有一组数据回测: 当前看好各方向的投资者占比排序,军工(35.3%)>储能(22.7%)>风电(17.7%)>光伏(14.0%)>电车(10.3%),军工来到第一位。 从内部细分领域的涨幅排序来看,再度展现出“好产品主线”的优势性。 就以剖析“三大好产品主线之一”的“高温合金”为例,早已率先于军工板块,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 当前板块间轮动,部分投资者正因“踏不准节奏”而懊恼。 但老樊认为,想要踩准每一个板块启动时点,是不现实的。 但我们可以凭借“基本面分析”,判断谁的上涨有趋势性、持续性,进而顺势而为就好。否则,即使踩在启动位,但一波小浮盈就离场。 买在低位,价值就何在呢? |
上一篇:惨?!
下一篇:突然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