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抱团,尾声?

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1-11 - 小 + 大

今日盘面的变化,更多是在集中演绎,周末的2个“热点话题”。


第一个,就是讨论达到阶段性高潮的“抱团瓦解”


讨论的要点,无非就是3个方面,过去的抱团,是怎么瓦解的;目前抱团品种进入到哪个阶段;当下的抱团是否已经进入到尾声。


但到目前为止,分歧仍旧是很大,且不同的利益主体,都站在自身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说公募,这次的抱团的最大受益者,继续在享受抱团带来的“快感”,新增基金超募-继续买入抱团品种-抱团板块继续跑赢-吸引更多场外资金,这个正反馈,还在强化。


他们从未认为,自己在抱团,他们只是在买入自己认为有投资价值的标的,只是这个标的,以前一直在买,但现在没有以前那么便宜了,性价比降低了。


再比如私募,特别是做绝对收益的群体,如果当下位置,没在抱团的品种上,这个位置,是肯定不会去买的,逻辑很简单,当一个优质的品种,估值高了,尽管未来潜力很大,但是短期的回报率被提前透支,所以不会再去押注,而是等到调整下来,再去上车。


老樊认为,须要跳出传统的路径,要看到真正终结抱团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业绩”。一切逻辑,都要向业绩低头,当出现业绩更强的板块时,资金会涌向这些新板块,原有的抱团,就会瓦解。


但就当下来看,底层的逻辑变了。因为当行业增速下滑的时候,市场的集中度在提升,往龙头进行倾斜,即使做不到赢家通吃,也是开始向“数星星”的竞争格局演绎,市场就这么大,老大就是要抢小弟的饭碗,这是市场在驱动。


所以说,看清商业的本质,很重要,主流的资金,也都是聪明人,要不是考核机制掣肘,这些聪明人的投资决策,基本上是合理的。


当然,如果出现突然因素,导致抱团品种瓦解,那么恭喜你,优质标的,又来到新一轮的集中性上车时机,去找那些性价比又高起来的,业绩稳定增长的龙头,因为其会是下一轮抱团的方向。


所以,不需要去预测抱团是否瓦解,而是要提前找到逻辑,完成预判,想好策略,做好应对。


比如说高端白酒,光伏等,如果市场走出抱团瓦解之势,那么作为远离估值中枢,但没有出现明显泡沫的二者,短期股价,大概率是会走调整,调整的底线是30%,如果调整后,逻辑没有被证伪,行业景气度依然在,业绩继续稳定增长,那么,无疑又是给尚未上车朋友的一次买入良机。


--------------------------


第二个,就是蔚来的发布会。


一时间,成为机构和财经自媒体最追捧的事,老樊也没闲着,基本上听了所有时间不重叠的机构电话会议,没捞到听的会议,老樊也看了电话会议的文字版。



整体看下来,一个词概括所有,“谨言慎行”。这一点也不怪机构,毕竟他们需要仰仗着上市公司,这把要是“直接喊空”,或者发表偏空的观点,估计客户都被得罪干净了,在圈里也就不要混了。


这点最具典型的代表,就是这几天,在风口上的南极电商。机构圈里,疯传一份19年的卖方报告,当时这份报告,6大疑点直指公司,涉嫌体外循环造假,再次背上造假风波的声音,股价接连两个跌停,也不意外。



但当时的南极电商,直接把电话打到兴业证券总部质问,而写这份报告的“老王”,则从研究岗位调到了后台。所以这次大家对蔚来固态电池的“谨言”,也不难理解。


-------------------------


不过老樊还是听出来不少干货的,特别是和实业界的朋友聊了聊,也把自己的思考,和大家分享分享。


重点说说固态电池。先看乐观的,蔚来的“固态电池”有一定的技术创新,但还是没有出现颠覆性的技术,而是沿着行业公认的主流技术路线,在往前推进。这个也很好理解,即使是行业技术积累最为深厚的特斯拉,都没有提出颠覆性的电池技术,何况是初出茅庐的蔚来呢?


目前固态电池技术,仅仅是在实验室比较成熟,但其导电性能差、充电时间长等等实质性阻碍还在,所以不管是电池的综合性能,还是成本来说,都不具备量产的条件,尽管全球车企、电池车企等均有固态电池的研发,但距离工业规模化还比较远。


简单来说,对一个产品,特别是车规级的产品,从科学论证、到小批量使用,再到规模化的应用,再到最后具备性价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蔚来的交付是2022年,应该是半固态电池,属于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的过渡性技术。产业专家的答复,是2025年,固态电池才会真正迎来商业化。

总的来说,实业界很淡定,金融圈很躁动。


再说悲观的,尽管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路要走,过渡阶段的半固态电池还是用隔膜和电解液,但全固态电池,会完全替代电解液和隔膜。


特别是这次蔚来的挑头,引起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企业融资就会更容易了,这会明显加快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会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增加了二级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老樊的“唯产品论”角度推演,当上市公司的价值,依附在一个“产品很有可能被颠覆的”状态下,尽管说短期业绩的影响,是不明显的,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估值,比如电解液、以及隔膜。


这个和对钴,很相似,尽管从商业应用角度来看,钴被替代,短中期看不到,但未来采用新的材料,完全替代钴,已经成为全球车企和电池厂商的一致性目标。


11月份奔驰就宣告,在下一代的电芯中,钴含量下降至10%以下,所以,当未来的成长空间看得到,或者在下滑,你的估值天花板就会很低,行情就是围绕即期价格在博弈了,这种机会,就是博弈性的机会,不要抱有,好赛道的幻想,比如说钴,你就只能看涨价,做博弈。


那对于高品质的锂呢?老樊的观点依旧未变,锂的用电量,随着技术的迭代在增加,且高品质的锂,单价在提升,而作为龙头有着最强的技术积累,比如说赣锋锂业,对固态电池的布局,领先一步,赣锋和和天齐两大龙头,如果遭遇系统性调整,珍惜这调整时机。




上一篇:军工,有个好消息!

下一篇:惨!大票跌,小票崩!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