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特斯拉量产,催生IGBT产业链国产大机遇!

先知   先知研报   2020-02-10 - 小 + 大

朋友们,晚上好!首先先知用机构视角回顾今日的市场:今日市场温和放量盘整,换手较高,北向资金全天出现流出,尾盘出现收敛。机构认为疫情对于市场的影响已被较好反馈,在央行释放的更宽松货币政策信号之后,部分降准降息预期已被市场price in,随着复工在即,多数资金在等待高频经济数据及疫情数据再决定之后操作。所以当下市场能否持续上涨存疑,市场或将进入震荡格局。行业观点上,短期来看,疫情股的炒作已接近尾声,科技板块由于短期上升幅度较大以及复工时间的影响,可能出现一定的回落。农业板块板块今日大涨原因是:CPi超预期带来的种植板块上冲传导至全板块,从持续性来看2月cpi不会低。疫情期多数商品发生了因交通交易场所受限出现的供给短期丧失价格上升。受制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一旦供给受损无法转换成库存,农业周期品投资在于价格而不是量,利好龙头企业。特别是近期产业链从豆粕到鲜白条出现的暴涨,说明产业链的恢复需要时间。长期来看,在全球5g周期、全球半导体周期、全球云计算周期带来的科技产业景气度扩散化的背景下,市场中长期风格难以转换,虽然短期受到疫情的干扰,但在科技产业周期的内生推动力之下,新科技领域依旧是全年业绩趋势最为确定的。其他行业,具体可参照最新统计出疫情下的各行业景气度和需求度影响总览图:



所以在当下,市场正处于短期流动性的乐观预期和对企业短期盈利预期中来回摇摆,抓住并且坐稳中长期主线行情,方为最优选择。例如先知反复跟踪与强调的特斯拉产业链。昨日,许多朋友留言询问先知短期内特斯拉产业链的走势。在回复中先知却没有给朋友们明确的答复。这并不是先知不想为大家排忧解难,而是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上,没人能够做到精准无误的走势分析。在先知的眼中,抓住大趋势向上才是先知应该做的事。短期市场的扰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要我们看准大趋势,短期的市场波动又有何惧呢?


说回今日的主题:自特斯拉成功入华建立开设工厂以及量产以来,关于国内特斯拉产业链大幅受益的逻辑,先知在之前的篇幅已做了深度的研判与跟踪。但今日的主题先知并不是继续跟踪特斯拉产业链,而是受益于特斯拉入华量产之后,迎来历史发展机遇的:功率半导体(IGBT)产业。


功率半导体:IGBT是一个功率器件,主要作用是控制电路开关,是能源变化与传输的核心器件。电动汽车要跑快一点,就控制IGBT功率大一点。IGBT的应用非常广泛:家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都会用到IGBT模块。


为什么说IGBT产业将会受益于特斯拉入华量产呢?


因为特斯拉的入华量产将会推动国内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国内的电动车行业将会是大幅运用IGBT的全新市场。在传统汽车上,往往都会用到一些功率器件,但是电压都很低的,可能就几十伏。而对于电动汽车而言一般都需要用到IGBT,IGBT应用范围一般都在600伏及以上。(比如现在的功率器件像MOSFET的电压就很难达到这么高)并且在充电桩主流的方案中,高压直流充电所采用大多为IGBT模块。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的扶持下一直都发展得很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17年的77万辆到2018年的125 万辆,即便是在补贴退坡下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与2018年持平。在2019年底,随着欧美各国对于新能源车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及特斯拉入华推动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背景之下,未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将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而作为国内大部分新能源车以及充电桩中所使用的IGBT产业必将得到迅速的增长。(这里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IGBT不属于特斯拉产业链?因为特斯拉只在Model 3上用到的是SiC材料的MOS方案,而这个车型以外的其他新能源车型或者其他品牌的车型,目前绝大部分用到的还是Si材料的IGBT器件。同样这里也不要担心IGBT方案在短期内会被MOS方案取代,因为SiC材料本身比较新,可靠性相对来讲还有待市场的验证,目前成本也是相对偏高,从产能上讲,跟非常成熟的Si材料(IGBT)比还是要小得多,有良率影响。所以在未来的3到5年之内IGBT依旧会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控应用里,占非常主流的方案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IGBT的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从2016 年全球42.9亿美元到2022年的67.2亿美元,增长非常稳定。在全球的IGBT产业上,由于IGBT技术壁垒较高、国内IGBT产业起步晚,处于追赶者的状态,目前绝大多数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不到10%的市场份额),包括Infineon, ST,ON SEMI等。国际龙头企业年收入在100亿美元左右,远超国内龙头企业3亿美金的水平。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IGBT消费市场,占全球的1/3。在国内IGBT的需要端主要包括:


  1. 电机:中国电机对外出口排名靠前且持续增长,电机是IGBT最大的市场。这也保证了IGBT最根本的需求。

  2.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由于新能源发出来的电不能直接能并网需要逆变成符合电网要求的电才能并网。(IGBT是逆变器的核心器件)

  3. 高端装备制造:工业逆变器、伺服电机、电梯、变频空调、变频冰箱、电磁炉等、电焊机等。

  4. 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电源管理:比亚迪、格力/海尔/海信、华为对等功率半导体需求持续旺盛。


也就是说一直以来IGBT的需求是非常稳定的,而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加速将会成为IGBT产业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在中美事件发生之后,科技的自主可控已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对于半导体产业而言。IGBT(功率半导体)作为应用在众多重要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比如: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及其储能系统上功率半导体价值量也比传统能源系统高30倍左右、在工业控制领域,变速驱动器可以节省约20-30%的能源消耗。)而在当下,随着国内IGBT近些年来的快速成长,国内外IGBT的产品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国内外产品的区别在于:功率密度和封装以后的效能。车企使用时总体评估的是IGBT模块单位密度的能力,包括芯片代数和电感、发热以及不同的封装工艺。不同应用场景如液氮和水冷,这里面不同封装体现的功率密度不同,不同封装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情况数据不多。但是单单指功率产品和密度,国内和国外差别不大,国内芯片已经在做PIN TO PIN,封装材料都是进口,总体来看产品和英飞凌的差距不大。所以在未来国内IGBT产业也会国产替代的浪潮下,快速的成长。


总而言之,未来随着全球节能减排,以及所谓的高效变频的需求的驱动下,包括发电、家电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等一些明确增长点的市场应用刺激下,全球的IGBT产业往上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其中特别是国内的IBGT产业,将会在国内替代的巨大空间下以及需求量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其中国内IGBT企业主要包括:


斯达半导、台基股份、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士兰微、振华科技、闻泰科技、华微电子等。

(注意:其中有部分个股因游资参与已经在高位,如有兴趣需等回落的时候再做考虑。)


具体的说:


斯达半导:深耕于IGBT的研发和销售,作为国内IGBT行业的领军企业,具备先进的IGBT芯片设计、模块设计及制造工艺,产品竞争力不断增长。公司立足工控IGBT应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和变频家电等高增长细分领域,市场地位持续提升。在IGBT模块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排名中位列第8位。


根据公司调研显示:公司最主要的是工业控制及电源行业,收入占比大于50%。然后是新能源行业,公司认为新能源行业将会在未来占据公司收入的较大比重。同时在近几年IGBT供不应求的背景之下,公司目前的产能一直是处于接近饱和的状态,95%左右、多年的深耕,让公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客户需求呈显著上升状态,公司绝大多数的产品都能做到国内百分百的自供、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依旧是国外IGBT的龙头厂商。在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产替代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台基股份:公司的大功率IGBT已经量产,并持续跟踪SiC、GaN等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研发和应用。公司拥有技术和产能国内领先的完整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线,是国内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的提供者之一,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特别是在变流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领先优势明显。


根据调研显示:目前,公司已形成年产280万只大功率晶闸管及模块的生产能力,是我国销量领先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公司的一大愿景是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功率半导体提供者。在公司经营层面:2109年公司营收规模增长态势明显,毛利率增幅亮眼,净利润也呈增长趋势。(公司在2015-2017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1.42%、34.79%、36.48%,2018年主要由于文化类产品(彼岸春天)毛利率下滑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随着公司对功率半导体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高端产品、高毛利产品比重有所上升,2019Q1毛利率达到公司历年一季度的最巅峰42.96%。)


同时在2019年8月19日台基股份加码IGBT,携手天津锐芯拿下浦峦半导体100%股权,发展壮大IGBT业务。(浦峦半导体团队在IGBT生产和工艺领域经验丰富、产业链资源完善、原有产品已得到市场和客户验证。)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产替代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扬杰科技目前正在持续强化8寸MOS产品技术实力,市占率稳步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推进IGBT新模块产品的研发进程,50A/75A/100A-1200V半桥规格的IGBT开发成功,未来新品量产后有望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华微电子在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方面积累深厚,已建立从高端二极管、单双向可控硅、MOS系列产品到第六代IGBT国内最齐全、最具竞争力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体系,逐步由单一器件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公司650V~1200V的Trench-FS IGBT平台的芯片电流已经达到200A,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未来随着产品放量,有望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变频家电、光伏等新兴领域IGBT应用的快速发展。


以上便是行文的全部内容,朋友们,晚安!!


推荐翻阅先知历史文章(点击蓝色字样可直接浏览)

看病不再难,新一代互联网医疗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国情促生新千亿市场,一切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

谁将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国产化的定点供应商?

疫情不改涨价趋势,满产满销供应不停

同吃一碗面,共享家国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




上一篇:孙哥笔记:去浮躁情绪,重产业逻辑

下一篇:卖飞了...

先知研报 的最新文章:

市场关注的问题!

原创2022-11-21

“利空”落地!

原创2022-11-20

史诗级熊市!

2022-11-17

利好,共振!

原创2022-11-16

预期,转折!

2022-11-14

关注先知研报公众号
先知研报的微信号:AGYW169

研究创造价值,比研报更先知,守龙头,抓拐点。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