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炸雷了?

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4-28 - 小 + 大

高估值核心资产的该轮反弹力度,超出市场预期。


核心就在于疫情反复,导致对边际流动性变化的担忧,下降一个层次,Q1数据超预期反而成为短期股价的“支撑点”,但老樊的观点仍旧未变,高估值“去泡沫”是必然性的动作,短期的反弹改变不了均值回归的定律。


当下新能源车产业链颇受追捧,特别是宁德出了年报数据,强化这种预期,所以带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游的强反弹。


说下宁德的年报,核心看点在两块,一是集中在海外收入增长以及毛利率超预期,二是经营性现金流继续高企,单Q4突破80亿元。龙头的季报验证高景气延续,叠加六氟磷酸锂、氢氧化锂等价格继续上涨,带动中游品种向前高挺进。


行情的火热,已经开始向“上游品种”进行扩散,锂资源品种继续得到资金的青睐,但能够清晰度的看到,市场继续给盐湖提锂和云母提锂更高的弹性预期,在4月14日《大爆发!》中老樊就重点指出过,这是在演绎国内锂资源的价值重估,特别是云母提锂成本曲线下行的速度超预期。


相比于终端电动车来看,上游资源端的确定性更强,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佬加入战场,整车的竞争正在加剧,反观上游,下游日益增长的锂需求与海外矿商佛系的capex矛盾还在加剧,所以市场才对国内的锂资源进行价值重估,高品质的锂资源稀缺局面,不会被打破。


------------------------------


今天老樊和大家说2份“Q1季报”,不少人高呼“炸雷了”,大都是看到表象,未看到实质,老樊就重点解读下这2份Q1季报,说说季报使用的“放大器”


首先,先看备受市场瞩目的“茅台”,其一季报收入增速11.74%,扣非利润增速,是6.19%,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但股价只跌了2.50%。


再看看酱油赛道新晋机构青睐品种“中炬高新”,其一季报收入同比增速10%,但扣非利润增速-16.53%,也是不及市场预期,但股价却大跌近7个点,这还是股价在接近腰斩之后的继续砸盘。


同是低于市场预期,但股价却走出“差距相大”的单日走势,或许用“低于预期的程度”可以解释,但如何来定义低于预期的程度,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所以老樊认为与其过度关注财报数据,不如“看懂财报数据”背后隐藏的投资密匙,利用好财报数据的“验证作用”,是否证伪或者证实多头逻辑。


就以茅台为例,单看利润增速,必然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但股价反应并未很极端,很重要的原因是,财报数据并未“证伪其是好公司,并未冲击其护城河”。Q1净利润增速6.6%,主要是税确认时点和收入确认时点不一致导致的,消费税是按照出场口径征收,所以是有60多亿的货发到了销售公司,但销售公司没有对外发货,相应的收入没有确认,所以扣除税金的影响后,实际利润增速约为14%,基本和市场的预期相当。


而真正让市场有所担忧的,是合同负债,也就是预收账款同比减少26亿,如果不是当前茅台依然是供不应求,经销商打款积极,打款和发货节奏由公司掌控,今日茅台的调整,是远不止2.50%的。


所以单看营收和利润增速,仅仅是第一步,要看懂背后隐藏的核心动因,比如茅台的Q1数据,证伪了高端白酒“量价齐升”的属性吗?证实了行业景气度开始下行吗?证实了茅台强护城河的重大冲击吗?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财务数据的扰动,即使茅台估值处在上沿位置,也并未出现大跌,甚至是说开启连续性的调整模式。


-------------------------


但再看中炬高新,扣非利润增速的快速下滑,除了原材料的涨价冲击以外,还有一环因素,是销售费用投放增加,导致销售费用率的上行,这点上会对“多头逻辑”产生冲击。


因为调味品是“渠道之争”,中炬高新和海天味业ROE最近5年ROE相差50%-100%区间,核心就是在于海天渠道端的领跑优势,而中炬高新的多头逻辑,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这几年的渠道扩张,将步入收获期,开始追赶海天,所以预期的是高于海天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会出现下滑,带来ROE的上行,但最新的Q1数据,显示销售费用率还在上行,所以渠道扩张带来的红利尚未显现,不降反升,所以短期会被砸,等到财报上看出拐点,中炬的上涨空间会被彻底打开。


二者的对比,能够看到都是Q1数据的不及预期,单就数值的比较,仅是初级阶段,进阶是要看到数据背后隐藏的“基本面变化”,去验证基本面的逻辑,是证伪还是证实,这比单看业绩数字重要十倍。


再比如说业绩的不及预期,如果是去年疫情,导致很多行业的需求是断崖式下滑的,这种冲击是阶段性的,所以业绩低于预期,或者是亏损,股价持续被砸,反而是很多优质标的的买点。


但如果业绩不及预期,是因为“供给端出现重大变化”,出现了很多竞争对手,行业进入价格战,像这种业绩的不及预期,往往都是卖点,因为“好结构”因子不在,中长期趋势向下,业绩数据上又能找到“验证线索”,这个时候是印证看空的判断。


所以看财务数据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分析背后的“基本面逻辑”,用财务数据来判断基本面逻辑是否出现变化,比如买入逻辑是“好结构”,但看到因为大打价格战,净利率开始拐头,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警惕了,只有做好这两者,才能最大化用好财务数据。






上一篇:某上市公司炒股,巨亏八个亿...

下一篇:交易的四种境界!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