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5-06 - 小 + 大
纯周期品成为市场“最大热门”,领军者钢铁股风头一时无量。 投机的资金,还是基于“输入型通胀”和“减产预期”的双重主题做博弈,之所以判定为博弈行情,一方面是前期强调的,纯周期品并非是好产品。 另一方面,是该轮钢铁股的超额,是显著滞后于钢价上行的,实际上钢价上涨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启动,但钢铁股的超额是在3月份才开始体现,这充分说明,市场还是认为钢铁股是短期上行,没有长逻辑,而且每轮上行周期之后,都是一地鸡毛,导致机构都远离,持仓都很少。 所以对于这类板块整体性的博弈行情,老樊的观点从未改变,没有必要在个股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博弈最好的方式,就是低仓位etf策略参与。 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类纯周期股,不满足老樊“6好价值因子”的“好结构”,也就是说供给端收缩,带来的竞争格局优化,还看不到明确的信号,这点和《这个风险点,要留意!》中强调的中远海控是不同的,集运也是“差赛道”,但当时指出这轮集运牛市,在休整之后,还能继续往前走,就是看到“好结构”的出现,能够看到随后在调整后,又出现一轮近乎翻倍的涨幅。 ------------------ 疫苗板块遭遇“黑天鹅”,今日板块出现集体性重挫,康希诺盘中更是一度大跌17%,节前与节后走出“完全相异”的走势。 疫苗板块的系统性调整,核心导火索是昨日拜登政府表示美国支持放弃新冠疫苗的相关专利,以早日解决新冠疫情的蔓延,市场担忧产业“竞争格局”迎来重磅冲击,现有新冠疫苗的先发优势和壁垒将受到重挫,业绩成长空间大打折扣,所以股价出现剧烈震荡。 这里老樊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先看该利空兑现的概率有多高—实际上落地很难。目前这个决定是拜登政府的暂时表态,后续是需要国会通过的,但在国会中,必然是会受到药企以及反对议员的阻力。业内有卖方机构认为,如果疫苗专利被放弃,相当于直接终结美国的专利制度,打击技术创新和研发的动力,这不会是政府愿意承担的责任。况且,即使最终被国会批准通过,距离最终的落实,仍有一定的困难。 其次,基于“唯产品论”,生产端的壁垒,短期并未削弱。专利悬崖,是摆在每一家药企头顶的“达摩斯之剑”,市场之所以过度看重专利的开放与否,核心是担忧放开新冠疫苗专利后,竞争者增多,后发者可以通过工艺优势,以及更低的价格来抢占市场份额。 但就以当下现状来看,即使单纯开放专利,并不能保证疫苗的成功生产。一方面,是疫苗生产过程相当复杂,其对研发能力、生产工艺、临床进展的推进,都提出很高的壁垒要求,mRNA疫苗的生产工艺比较高,这个一个know-how的过程,短期内难以被其他药企完全掌握,单就临床试验来看,一般是需要至少大几个月的时间。 另一方面,当前疫苗面临着原材料紧缺的问题,所以即使有工艺、有生产能力,但短时间新进入者,仍旧是不脱不了产能限制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无论专利风波如何演绎,现有新冠疫苗的公司,其壁垒和先发优势,在半年-1年的时间内,仍旧是无忧。 最后,股价遭遇“黑天鹅”,是否是新买点—估值高,谈不上中期买点。当下以智飞生物为代表的疫苗企业,其高估值溢价来自于2方面,一方面是在研管线进入收获期,自主产品业绩贡献有望提速;另外一方面是新冠疫苗纳入紧急使用,进度和产能上具备先发优势,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所以短期利空的扰动,导致股价短期调整,很难将高估值直接打下去,所以即使出现了黑天鹅,但黑天鹅带来的中期买点,看不到性价比。 疫苗股的中长周期投资逻辑,并不在“新冠疫苗上”,疫苗股的多头主逻辑,是行业广阔的成长空间。从人均消费疫苗的金额来看,尚不足3美金,不到全球水平的一半,更是只有美国的1/10,比如说流感疫苗,简单对照美国和日本,国内是有25倍的成长空间的,而且疫苗提价的逻辑是顺畅的,不只有量,还有价,2020年以来,许多老产品在提价,个别品种提价的幅度甚至是达到了50%以上。 另外,就是供给不断出清,行业集中度会持续提升。全球疫苗行业集中在4大企业手里,GSK、默沙东、辉瑞、赛诺菲,占到全球9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的top10只有10个点出头,在国产疫苗商追赶的过程中,是有望复制国际巨头成长的历史的,所以这才是疫苗股投资的主逻辑。看懂了主逻辑,也要有舒适的好买点,二者缺一不可。 ------------------------ 锂资源品种继续受到市场追捧,挖掘的天齐锂业该轮反弹涨幅50%,在4月14日《大爆发!》以来强调的锂资源品高弹性标的,科达制造上涨60%,永兴材料上涨48%。 世界锂先生Joe Lowry最新一篇文章《锂专栏:“长胜金属”背后的逻辑》,刷屏机构朋友圈,其指出未来10年锂短缺将大不同的“三条底层逻辑”,老樊是深表认同的。 第一,是纯电动车渗透率加速,供需缺口扩大是长周期行为。2016-2018年,也出现一轮锂供应短缺,但当时纯电动车的渗透率不足1%,时间来到2021年,碳酸锂的需求,已经是2016和2017年总和的2倍以上,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到15%,需求端的红利,价值往微笑曲线两端进行扩散的趋势,只会强化。 1、行业纪律严格,锂矿商capex很佛系,新投产花费时间超乎想象。在上一个周期中,多个矿山在短时间内快速投产,Mt Cattlin重启,但这轮周期中,澳洲矿商都很谨慎,且从勘探锂矿项目、获得开采权、筹集资金至最终投产,需要花费更漫长的时间。 2、锂行业的竞争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Joe Lowry认为,只要秉持谨慎的投资决策,四大巨头雅宝、赣锋、SQM和天齐,将在未来十年内蓬勃发展,而对于中小玩家最好的结局,无疑是被行业内或者进入锂行业的巨头收购。 锂的好产品属性,老樊强调过很多次,其不受技术路径的影响,且在下游需求的持续拉动下,1-2年的时间内不限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未来白色石油”的主逻辑,会继续得到资金的认可和强化。 |
上一篇:美将放弃新冠疫苗专利
下一篇:孙哥笔记:5月份的一大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