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本周海外市场继续高强度震荡下跌,A股也在本周内创下了近期新低,相信很多朋友本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都是比较煎熬,甚至是迷茫,先知一直有留意读者的问题,比如我们机构怎么看待当下市场?接下来准备怎么做?那么先知除了结合自身的看法,也通过本周与机构同行朋友们的交流,在今天全面整理了市场上最专业的海内外机构投资者们对当前海内外的市场的观点,来为大家做以参考: 1、在没有外界强力介入的情况下美股难以自我止跌,负向循环在破坏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的核心资本和杠杆,美国终极“大招”可能是“国家队”入场,联储向财政部门借款,直接购买股票ETF。当然这个仿照日本的做法,将进一步伤害美联储的信誉。 2、参考我们的过往经验,这场美国股灾、全球金融危机一定会对经济产生滞后影响,许多关于美元、美债的长期问题必然在2020-2022年产生重大深远影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叠加新冠疫情,市场在price in全球经济衰退。 3、中国A股市场在短期内,一方面由于外资撤出造成负面冲击,另一方面因为内资没有明确政策目标指引,市场低迷。 4、在两会召开前,我们相信高层会确定今年经济增长合理目标并且出台配套政策,帮助投资者树立比较一致的政策预期,A股市场在四月份出现反弹。但我们对于反弹后的市场仍然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我们维持原先预期,2020年权益类基金回报率中位数是0。 1、A股及港股已经反应了什么样的预期?随着A股及港股在周四盘中双双跌向新低,投资者可能会想知道是否已经到了抄底时机。从估值上看,A股及港股目前的估值已经在接近2016年年初熔断、人民币贬值时导致的低点水平,对比当时市场的预期,我们决定当前市场已经隐含了宏观增长将显著降低(2-3个百分点)、盈利单位数负增长的预期。后续情况演变如果不比这个更差,可能当前的水平已经足够悲观。如果疫情在海外的演变升级对中国造成更大的冲击,市场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反应。不过从历史上看,精确确认底部非常困难,当前估值已经具备明显的中长线吸引力。 2、海外可能仍处于“高震”模式。海外较多国家可能受制于对疫情认知的过程或决策体系的局限,未能及时在疫情还可以限制在一定范围时采取果决措施,已经错过了防止疫情较大范围扩散的最佳时机。较多海外国家可能面临两难的局面:1)不升级防控举措,疫情可能继续大幅升级,引发其他社会问题;2)升级防控举措,可能带来经济伤害,也会冲击实体经济。在这两难中,股市都将直接受到冲击,这是目前海外市场大幅波动最根本的主因。同时,全球超低利率持续多年,各种交易策略、杠杆叠加引发失衡,多地政治僵局导致及时的、有效的政治决策困难,在目前这种百年难见的波动之中,这些都引发市场担心诸多“并发症”,加剧了市场恐慌。不过从根本上说,这些并发症是“次生”灾害,疫情发展是主因,也是后续市场要出现潜在转机最值得重视的因素。我们综合判断,本次海外股市跌幅大、下跌快、波动剧烈,且仍未稳定,其情况类似A股2015年6-8月的情形。疫情升级导致基本面恶化,且到目前还难以明确评估伤害的水平;市场在下跌前估值偏高;市场相对低利率、低波动持续较长时间后各种复杂交易策略嵌套,在当前市场情况下引发负反馈(类似2015年下半年杠杆资金逐步下降产生的影响);且种种脆弱环节在放大恐慌情绪(类似2015年中A股中的股权质押等)。目前美国股市估值已经大幅回调,但相比历史区间仍到异常极端的位置(不足以吸引基本面投资者放心、大幅入场),基本面恶化的程度还尚难准确评估(盈利下调的程度还有不确定性),因此如果没有外力政策干预,市场可能仍需要待疫情情况稍显明朗、复杂产品进一步“出清”、基本面投资者愿意大幅进场,情况才会出现转机。这些情况都要在后续动态评估。 3. 中国市场短期也将受到外围波动影响,但会相对有韧性。给定目前疫情在海外演变的态势,虽然中国抗击疫情已经得了显著成效,但可能也无法独善其身。作为对外交流频繁的大国,当前海外疫情“泛在”模式加大了“外防输入”的压力,也拖累中国从“80%”复工走向“100%”复工的进程。同时,疫情在海外蔓延将影响中国的外需,海外在抗击疫情中生产的部分停工,可能会影响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部分的生产。不过,回看历史,即使像西班牙流感那样规模的疫情在100多年前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并叠加战争的影响下,人类也最终克服。我们认为当前疫情的演化,不至于演化成西班牙疫情那样最悲观的情形。而且对比之下,中国市场目前估值偏低、政策空间相对充足、中国疫情控制目前相对领先,这些因素可能会使得中国市场相对彰显韧性。意大利在前期升级防控措施后,目前新增病例有见顶迹象。目前海外多数国家正在疫情倒逼下逐步升级防控措施。后续仍需高度关注海外疫情演变及潜在“并发症”的可能性,全球股市包括中国市场可能在估值进一步消化不确定性、海外疫情有稳定迹象后迎来转机。纯内需可能有相对收益,高股息策略也是一个稳健之选,同时也逐步关注优质的反应消费升级、产业升级趋势的龙头个股的低吸机会。 对于大多数我们了解的海外多头投资人(Long Only),大部分人对市场的判断是:短期动 荡,长期看好。判断逻辑是:(1)与 08年不同,此次危机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影响也 不如金融危机严重;(2)政府积极出台货币及财政政策,帮助企业和家庭度过短期难关, 并且规避流动性风险;(3)经济基础仍然坚实,在疫情过后经济可快速恢复。 市场判断:市场仍然会动荡。现在由于对基本面的信心,经历剧烈下跌后,市场逐步显 现出投资机会。已有投资人开始寻找低估值投资机会。对于市场风险,可以总结如下:(1)流动性风险;(2)疫情及其影响的范围和时间的不确定性 。 黑石(BlackRock,美国,管理规模>6万亿美元):病毒冲击的影响可能非常剧烈。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会重 新上演。但我们认为投资者应保持冷静,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并继续投资。将风险资 产的评级下调至基准权重。 先锋(Vanguard,美国,管理规模>5万亿美元):新冠病毒扩散所需的强有力的措施很可能削弱短期经济增长。这 次疫情的结果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温和衰退。但是我们认为衰退时间是短暂的。我们对经 济和市场复苏的前景保持乐观。在动荡时候做出冲动的投资组合调整不是明智之举。 桥水(Bridgewater,美国,管理规模>1600亿美元):这是一次市场动荡剧烈,但这不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虽然我 们遭受了一些损失,但仍可以承受的,并且我们有能力从损失中恢复回来,我们保持流 动性,可以随时调整头寸。 施罗德(Schroder,欧洲,管理规模>5500亿美元):我们预计未来几周将出现更多的上下波动。市场开始把盈利负增 长的预期反映入股价。由于病毒的冲击,很多优质股票已经开始反映该负情况。我们认 为,就估值调整而言,市场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估值调整。 先知与机构同行们的观点整理汇报到此就结束了,先知不仅想用我们专业机构的分析来给大家指出方向,更向通过我们专业机构辩证理性地分析告诉大家,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坏,所以我们在投资分析之中也应该以结构性的思维去看待各种事件,要做到大涨别狂热,才能在此大跌之中不恐慌。 我们一直强调,外在因素扰动只改变大盘运行节奏,不改变运行趋势,若不是此次受外盘大跌影响,大盘难形成如此深度的“二次探底”走势,也就不存在跌出来的机会,把握难得的跌出来机会才是投资之道。至暗时刻,不要让恐慌占据你的大脑,疫情终将会过去,生产秩序早晚会恢复正常,太阳依然每天升起,街道仍然会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在逆境和坎坷锻炼国民心态,这也是大国崛起的必需! 欲了解先知,请戳《为什么要选择先知研报!》周末愉快!推荐翻阅先知历史文章(点击蓝色字样可直接浏览) 抓拐点,守龙头!点击在看! 是先知团队不断创作的动力! 是对先知团队最好的支持! |
上一篇:今天浪主紧张得差点尿裤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