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股的暴跌,成为近期不少机构“心中的痛”。 这轮教育股的极端调整,确实超出机构预期,新东方从19跌到8美元,好未来从90跌到20,高途从150跌到最低12美元,杀跌可谓惨烈,短短4个月的时间,股价跌幅达到百分之七八十,这在投资中很不寻常。 杀跌的核心导火索,在于ZF加大对校外教育培训、在线教育行业的收紧,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更是彰显出明确的标志性信号。 老樊认为这次海外教育股的暴跌,也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要对政策保持相对的敏感度,尤其是政策变化可能影响整个行业发展前景、发展逻辑的时候,往往是要保持一份谨慎,起码不能在估值高位去介入,因为黑天鹅可能随时出现,这类似于2018年横空出世的集采,基本上重塑了未来医药投资的主线,诞生了CXO等的大牛市。 对待海外教育股,短中期看不到拐点,但站在长维度来看,需求端的打压,势必会向供给端进行传导,未来供给是会优化的,因为校外培训的需求不会消失,这种政策的打压,势必去化供给,龙头份额未来能提升,当下就是看企业的现金流是否足够强,能够穿越这次危机。 --------------------- 最近一只新股——深圳瑞捷,4个交易日涨幅40%+,受到市场的暴拉,逻辑主线,就是机构开始对标,第三方评估,类似于老樊挖掘的“第三方检测”。 从产品属性上来看,二者具备很强的相似性,产品壁垒,也是依托于公信力和专业服务能力,下游的房地产客户在选择评估供应商时,主 要从过往业绩及成功案例、业内口碑与评价等方面加以筛选,所以品牌效应很强。 其次,产品成本占最终产品的价值比例很低,所以下游对价格的敏感度非常低,所以能够看到深圳瑞捷近5年的ROE达到50%。所以产品很强类似性,看着估值相较第三方检测股低,先拉一波在说。 这就是老樊一直在和大家反复强调的,当你学会了“唯产品论”的投资框架,就能独立去挖掘很多优质的投资机会,而不只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以致用”、学会迁移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二者的产品也是有差异性的,最简单的就是产品成本结构,相较第三方检测来说,第三方评估的边际成本低是有劣势的,所以第三方评估的业绩弹性略逊一筹,看的更多是未来大空间。 --------------------- 跟踪下挖掘的“光伏细分产业链”最新变化。 昨天能源局突然下发《关于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方案的通知》,引爆光伏圈,甚至连电网的人都一脸蒙圈,为何国家突然搞这个。 这里老樊给大家明确一点:从内容上来看,这次的文件是“通知”,不是所谓的“办法”,这个通知是基于现有的政策,由各地来自由发挥,就是鼓励大家根据过去已有的政策,主要是2017年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试点文件,去报分布式市场试点,所以有一点要明确,那就是没有新政策出来。 但市场还是比较关注这个事件,老樊主要和大家分享2点: 1.国企央企进场:以前分布式光伏项目,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导致管理成本很高,所以基本上都是以民企主导单个项目的开发,但这次“整县”开发的方式,就是一个企业包一个县,和扶贫一样,这种包干形式,势必会加速央企进入,同时大型央企有政府背书、品牌、贷款利率上的优势,市场在预期会加速分布式光伏的渗透率提升。 2.推进有难度,但分布式大规模启动信号明确。这里老樊说下自己的看法,国内光伏要想达到80GW以上的年新增装机量,分布式是必须大力推进的,很有可能要占到一半的量。 但这次的“整县”开发方式,还是有很大难度,毕竟各家关于分布式的核算,财务模型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一个央企包一个县,还需要时间来印证。 因为政府手里的屋顶还可以协调,但工商业的分布式光伏,本就是一门辛苦的投资生意,未来这块项目回报率会逐渐降低,地方国资平台可能最终为县域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买单,不过好在分布式大规模启动的信号,已然明确。 ------------------- 再看一下5月份逆变器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出口数据来看,5月份逆变器出口金额21.96亿元,同比增长38%,1-5月累计出口金额110.83亿元,同比增长49%。 出口数据印证海外光伏装机需求依然很旺盛,虽然上游以硅料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高企,带动组件价格明显抬升,但就海外市场来看,需求仍然维持在较高的位置。 从国内市场来看,延续前期老樊的观点,产业链的价格博弈,已经日趋明朗化,单看5月份,新增装机是2.83GW,同比增长78%,比1-5月份累计新增61%的增速,高出17个点,是好于此前预期的。 总的来说,产业链的价格博弈,已经出现大量的积极信号,国内装机下半年的大规模启动迫近。 延续从6月11日《高景气,来袭!》中强调的观点:接下来的1-2个季度,大概率会迎来景气度的催化,板块会继续向上发展。高景气来袭的判断在逐步得到印证。 方向依然是一体化的隆基和产能壁垒的胶膜福斯特、逆变器三龙头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自去年6月份挖掘以来阳光电源等涨幅已超过4倍。 老樊一直和大家强调,自去年6月份挖掘光伏投资机会以来,并非是一帆风顺,特别是3月份那波极端调整,老樊始终强调低位上车的朋友,不要过早卖出,基本面三大卖点未到,就不要急于下车。 而且挖掘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的深度跟踪,老樊70余篇复盘文章紧密跟踪产业上的变化,特别是从“轻资产”产品属性上始终强调最好环节是逆变器和胶膜,更是成为光伏趋势性上涨行情中的领头羊。 复盘光伏产业链的大涨行情和紧密跟踪的历史能够发现,就是基于“唯产品论”的底层框架,均是基于产品维度作策略的变化,并非是基于股价的变化,这才能够拿得住,拿的久!
|
上一篇:yyds白酒,有个大传闻!
下一篇:震荡行情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