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报社社长 游资研报社 2021-09-04 - 小 + 大
今日导读 一.北交所:顶层规划,重磅利好! 二.政策解读:预期差还真不小,多看看 三.研报金股:改善空间明显,供给端继续承压,Q4吨毛利同比有望实现反超(上峰水泥) 一.北交所:顶层规划,重磅利好! 本周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我们认为,北交所的落地,将从两个方面带来业绩增量,第一是交易规则的变化,第二是交易量的增长带来扩容的需求。 在短时间内券商难以独自承担系统更新的开发工作,利好现有证券IT厂商。在交易规则方面,国泰君安认为,北交所规则大概率不会超出现行科创板、创业板、沪深主板的规则范畴,但北交所更多承担的是深化新三板改革的任务,扶植中小企业,因此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整体风险评价较高且流动性不足。改造的关键: 第一在于是否引入做市商制度,若引入做市商将产生较多券商自营系统的改造需求。 第二在于北交所设立是否调整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即对合格投资者的认定与沪深是否存在差异。 目前头部券商与交易有关的系统在50套左右,各对应不同的投资者,如果都需要修改,体量将会十分庞大。根据产业调研结果,目前大多数券商的交易系统容量设置在日均6万亿成交额的峰值。若北交所设立后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迅速提升,券商的现有系统存在扩容更换的可能。 届时券商对IT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集中交易系统(恒生UF3.0,金证FS2.0)的接受程度将会有明显提升,全市场的交易系统将进入一轮密集的换代周期。初步判断,头部大型券商(10家)的预计改造费用在2000万元左右,中型券商(30家)改在费用在1000万元左右,小型券商(74家)改造费用在500万元左右。 买方市场方面,基金公司(113家)的平均改造费用为500万元左右,则整体新增市场空间在15.25亿左右,若涉及到系统扩容需求,则新增市场空间会更大。 相关公司:恒生电子、顶点软件、宇信科技。 二.政策解读:预期差还真不小,多看看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煤电上网电价最高可在基准电价(原标杆电价)基础上下浮15%、上浮10%,且2020年不得上浮、2021年1月1日起可以上浮。 2021年7~8月以来,内蒙、宁夏、上海等多地政府陆续发文允许交易电价基准上浮不超过10%,事实上重申确认了国家发改委此前提出的上浮规则。过去几年以来,出于降低终端用能成本的政策导向,火电市场化部分电价普遍基准下浮约7~8%,且市场化电量占比逐步提升到2020年70~80%的高位。2021年以来,由于煤价处于历史高位,火电行业面临大面积亏损、发电意愿不足,不断加剧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因此需要价格手段予以激励。 综合考虑国家发改委6月底发布通稿呼吁居民电价上浮、7月底发文支持拉大电力峰谷价差,政策端对电价的导向明显向涨电价倾斜。按照煤电交易电价放开后相比基准上浮10%测算,该涨幅能够推动煤电上网电价相比当前价格上涨5~6分钱/千瓦时。 从煤价涨幅看,我们判断目前火电公司入炉煤价普遍超过1,000元/吨,同比幅度约300元/吨,5~6分的电价涨幅已经基本能够覆盖今年以来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在各省市场化电量中,长协交易的电量占比普遍高达80%左右,且这部分长协电量在去年末或今年初已通过一次性集中交易锁定基准下浮的电价,大概率无法享受电价上浮机制执行的红利,预计2021年内只有电量规模相对较小的月度交易电量能够享受进一步涨价。 我们重点关注2021年12月前后,各省签订2022年度电力长协时的实际电价水平,从届时的迎峰度冬电力供需与煤价压力来看,2022全年煤电综合电价水平大概率同比显著增长,并充分疏导燃料成本压力,加速推动火电走出至暗时刻并重新恢复高弹性。 相关公司:华电国际、京能电力、福能股份。 改善空间明显,供给端继续承压,Q4吨毛利同比有望实现反超(上峰水泥) 看点一:改善空间明显 自8月份以来,水泥出货率持续好转,截至上周末全国出货率已恢至78%,较7月底回升16pct,较去年同期低9pct,仍存改善空间。自7月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推动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实物工作量之后,8月国常会继续强调要发挥政府专项债带头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且8月PMI数据仍较为疲软,下半年“稳增长”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基建发力预期再次升温。 地产端来看,虽然新开工存下行压力,但当前施工面积同比仍保持较高增速,受销售及施工面积支撑,预计今明两年地产需求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低。 看点二:供给端继续承压 根据发改委印发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广西、广东、云南、江苏等近十个省份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列为一级预警,9月1日广西省开始对当地水泥企业实施限产要求,要求9月水泥产量不超21年上半年月均产量的40%,此举将带来广西水泥产量缩减600万吨,当前收到能耗强度降低一级预警的省份在产产能达到5亿吨,占全国总产能比重达28%,预计后续其余各省限产措施或将逐步跟进,带来供给端进一步收缩。 进口方面,1-7月我国累计进口熟料1379万吨,同比减少265万吨,今年海运费上涨,且越南财政部提出将熟料产品出口税率由5%提高至10%,海外熟料进口冲击有望减弱。 看点三:Q4吨毛利同比有望实现反超 从当前时点价来看,上周末全国水泥均价435元/吨,年同比高8元/吨,其中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地区时点价同比高35/93/25/21元/吨,西南及西北地区水泥价格压力较大,同比分别低15/75元/吨,从累计价格来看,华东/中南地区年初至今累计价格同比已实现转正,分别高4/1元/吨。 自8月以来,在成本压力较大以及需求边际好转情况下,水泥价格已进入上行通道,考虑到供需双向向好,下半年涨价持续性较强,考虑到煤炭价格波动性环比上半年有望减弱,预计Q3水泥吨毛利有望同比追平,Q4或实现反超。 记得在看,点赞点起来,别错过大肉机会! 注:部分信息来自券商和公开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文章内容。文章内容仅为参考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谨慎! |
上一篇:如何提升“盘感”!
下一篇:关于同花顺长期抄袭韭菜公社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