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9-06 - 小 + 大
周末,老樊这个公号,又来了不少新朋友。 在此老樊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我们能够在基本面深度研究的价值投资道路上,携手前行一路相伴,在资本市场的慢牛格局中,继续分享优质企业价值成长的成果。 新来的朋友,对老樊或许不太熟悉,所以老樊在这里,再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投资框架,就是“唯产品论”。一句话概括,“唯产品论,好产品才是最好的投资品”。 唯产品论,就是以产品研究为根基,通过“好产品积分卡”挖掘出最具投资价值方向,进而以“6好价值因子”为抓手,挖掘出好产品、好赛道、好公司,分享优秀企业价值成长的收益。 以今年重点挖掘的锂电和光伏板块为例,均是从“好产品主线出发”挖掘出来的。 比如锂电品种,着重挖掘的是上游的锂资源股,和市场随大流只是盯着锂涨价不同,老樊更加看重锂产品的差异化,以及锂产品的大需求周期,所以判定并非是传统周期股的涨价行情,也正是看出好产品属性,才能挖掘出以天齐代表的锂资源股最高3倍行情。 再以锂价上涨而言,老樊率先于6月份就提出15万锂价高点判断,和市场上随意拍脑袋下结论不同,老樊是根据“产品相对价格”这个工具,回顾上一轮高点,推测出这次锂价大概率会突破15万,而未来能否有更高点,则是看产业链后面是否会出现负反馈。 再比如光伏这轮光如火如荼的行情中,老樊始终是围绕2条主线, 一是好产品的逆变器、胶膜(包含产品紧缺的EVA粒子); 二是低成本四大优势公司, 从盘面上也能够看出,这两大主线也始终是市场最受认可的方向。 和所谓的光伏题材股不同,上述2条主线有着强劲的基本面支撑,所以成为光伏估值中枢抬升的“方向标”,由此底部挖掘出阳光电源这只6倍股、锦浪350%涨幅、福斯特250%收益等。 尽管当下二者出现调整,这个风险点老樊从7月份以来就在反复提示,但调整并非是行情的终结,产品属性并未走坏,这只是杀估值的动作,消化估值,反而是使得未来行情走得更加健康。 ---------------- 创业板指演绎大反攻。 但看了眼创业板指的贡献点,就知道当前的创业板指是多么“失真”,宁德和东财二者就贡献了40个点。 今天市场的大涨,主要和高层LH的重要讲话有很大的关系,明确表态: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现在没有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 -------------------- 高低切换的节奏延续。 今天最明显的是白酒医药股暴力崛起,主要是前期跌幅较快,单从技术性反弹诉求角度来看,亦是情理之中的。 不过以老樊来看,这轮白酒和医药股的调整内在模式是不同的。 先说白酒,从前期白酒的中报数据来看,表现还是较好的,毕竟景气度持续维持在高位,产业向上的趋势未破。 这轮调整过后,特别是高端白酒,调整空间相对充分,但时间上还需要中秋旺季和三季报的检验。 以茅台为例,复盘三轮白酒牛市来看,站在10年大周期的角度来看,茅台都会经历数次的中等级别的调整,茅台的中等级别调整幅度,大概在25-35%区间。 而截止到目前,茅台今年的调整幅度在40%,已经超过了历史上基本面没有出现问题时的中等级别调整,甚至开始迫近基本面出现问题时的大级别调整,所以说从调整空间的角度来看,是相对比较充分的。 但目前中秋动销尚未启动,旺季整体情况大概要到9月底才能进行判断,所以即使是机构选手,目前也是保持对渠道和终端的跟踪,依赖高频信息做决策,叠加市场对白酒板块Q3压力担忧很重,所以当下更大概率是白酒股反弹,大行情仍需等待。 ------------------ 再说医药股,这轮医药股的杀跌,在很多细分领域,并非是调整,而是出现了杀逻辑+杀估值的情况。 但医药股中的“好产品主线”—医疗服务、CXO领域,更大程度上就是杀估值,但从调整模式上来看,空间调整并不充分。 在挖掘出二者3月份以来的那波反弹行情中,老樊就和大家深度剖析过为何二者是“好产品”,在交流圈能够看到优秀的同学,已经能够基于“好产品积分卡”工具,自主判断其好产品属性。 这里老樊再补充一点,好产品属性中,当下二者的“产品价格价格中枢上移”占据更高的权重。 因为医药股的带量集采,已经成为常态化,所以医药股的投资,明显是进入到Hard模式,但对于医疗服务和CXO来说,则是旁观者的姿态,核心就是当下看不到价格向下的趋势。 比如医疗服务,在8月31日《深化医疗服务改革试点方案》的文件中,就指出目标是通过3-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改革经验,当下来看价格改革方向,是有升有降的。 再比如CXO,虽然这2年看到CXO公司,都是在扩产能,市场也在担忧后面是否会打价格战,但老樊认为可能性很低,这主要是由“产品属性”决定的,这和苹果供应链的公司是不同的。 一方面是产品对应的下游客户,不管是大型制药企业,还是biotech,从全球来看都是天然离散的,上游竞争就不激烈。反观电子公司的客户,高度集中,比如苹果、华为,这样上游竞争就很激烈,苹果有能力对上游压价。 另一方面,相较于价格而言,下游药企客户更加关注的是质量,效率、速度等,反而对价格不敏感,所以不太会打价格战。 当下没有产能过剩的迹象,在没有产能过剩之前,谈产品价格下跌,就为时尚早。 但好产品,也要有“好价格”。以医疗服务为例,目前股价再度回撤到上一波极速调整3月初反弹位置,但PE估值仍旧是100左右,所以谈不上好价格。 所以对于这类机会,只能从交易策略上做优化,和上一波挖掘行情一样,即股价调整过程中布局,股价高位回撤40%左右,或者80-90倍pe附近,达到初始建仓位置,后续跟随股价调整,再择机缓步加仓。
|
上一篇:发车,这个方向
下一篇:资金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