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9-14 - 小 + 大
凑个热闹。 今天金融和地产调整,这和“风口浪尖”上的HD有关,直白点,就是市场担忧HD理财暴雷的事,现在市场上关于HD的消息是满天飞。 老樊认为,HD的2万亿负债确实棘手,雷要是爆了,威力可不一般,况且其并不是地产股里最差的,有没有连锁反应还真不好说。 跟踪下锂资源品的最新动态,在9月初老樊就和大家提示过,短期要关注三个重要时间点: 9月14日第二次锂精矿拍卖、 10月18日无锡盘交割日、 12月开启春节备库。 今天第二次的锂精矿拍卖,落地了,本次拍卖价格最终落锤为2240美元,之所以这个事件很重要,主要是Pilbara拍卖价格,对锂价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Pilbara首次拍卖,是拍出1250美元,捅破了锂精矿现货短缺的窗户纸。此后,锂产品全系进入加速上涨,两次拍卖期间,锂精矿报价由740美元上涨至990美元。如果按照这次拍卖的价格,根据机构的推算,考虑海运费,锂盐生产成本为15万元以上,考虑锂盐厂合理利润,对应锂价会上破20万元。 老樊自去年12月底挖掘锂资源品以来,就反复强调即期价格涨跌并非是主要矛盾,当下价格上涨也仅是催化剂。 价格上涨的背后,是老樊反复强调的“两大产品属性”的结果而已,为此老樊更是在1月中旬发布专题文章《新能源的“王者”》,明确指出其是21年新能源车产业链投资的“新锚点”。 老樊认为后续价格的最高点,就是按照前期反复强调的“产品相对价格”测算,15万高点突破是第一道,这是量化测算。第二道是定性分析,即看“价格承受力”,锂价每涨1万,就会影响电池厂1个点利润,所以20万高点是否能破,需要跟踪电池厂是否出现负反馈,在18万以内,电池厂大概率不会出现负反馈。 ------------- 再来聊聊负极产品。 今日负极行业龙头上演“暴力封板”动作,中科电气20cm,璞泰来、中国宝安亦冲上涨停板。在6月份《一出大戏,即将上演!》以来,老樊就多次系统性和大家分享过负极的“好产品属性”。 和其他锂电材料相比,好产品属性主要体现在2点: 其一,是轻资产的产品属性。因为轻资产的属性,所以相比正极、电解液等环节,盈利稳定性更高,毛利率波动更加平滑,景气周期的扰动相对较小; 其二,是产品是有差异化的。不同客户、不同电池方案所应用的负极,各不相同,所以负极是有品质之争的,下游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会明显低于其他环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产品价格是有明显分层的,比如璞泰来是5-6万,像尚太科技等,只有2-3万,价格相差一倍,这还没有涵盖中小玩家。 当然负极品种,前期跟随锂电板块出现系统性调整,老樊在小密圈连续10+条信息跟踪点评,强调负极产品的向上趋势并未破坏,更多是情绪利空,导致板块集体性承压。 简单来看,主要系3点:1)今年年底国内主要7家负极企业产能已经超过70万吨,以上负极企业已经规划的产能超170万吨,市场担心明年开始可能负极产业链可能会出现价格战;2)内蒙古夏季限电,会影响石墨化等产能;3)钠离子电池,负极硬碳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原有的石墨体系。 但老樊作出提示,负极环节的竞争是难免的,四大三小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随着工艺迭代和石墨化一体布局,负极龙头企业将逐渐与中小玩家拉开差距,展现出超额收益。 至于说第二个担忧点,反而成为当前负极板块骨架大幅异动的导火索。 昨晚老樊参加机构组织的电话会议,主要当前机构很担忧能耗,对新能源板块的影响,交流圈早盘第一时间提示,除了说众所周知的工业硅限产以外,就是担忧石墨化产能未来如何演绎。 单从石墨化价格来看,已经能彰显出紧张程度,目前加工费已经上涨至2万元/吨的水平。这次内蒙的限电周期是很长的,而内蒙的石墨化产能占比在70%左右,根据产业反馈,目前石墨化产能受限电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在内蒙,可能影响30-40%的产能,主要以外协小产能为主,所以说非一体化的负极企业,在这次限电冲击中,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从目前产业端得到的信息来看,即使限电结束,原有产能也很难全面复产,石墨化短缺周期有望维持在1-2年,而国内上市的璞泰来、中科等反而会受益。 一方面,是自供比例很高,像璞泰来,石墨化自供比例约70%,行业最高,在国内限电影响下,自备石墨化比例越高,受影响越小; 另一方面,是石墨化成本抬升,会传导至负极产品涨价。这些龙头自7月份以来,就给小客户提价,但LG等大客户暂未正式调价,但有较大概率落地。 总的来说,能评当前已经接替环评、安评,成为制造项目落地最大的难度,这也是为何最近煤炭等纯周期板块暴涨的主要原因。 但当下各省份电力煤耗的焦虑,必然是要通过风光来支撑,站在这个大背景下,就知道才能笑到最后。 |
上一篇:选股,最关键的要点!
下一篇:诡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