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敏感的!速看!
原创:研报社社长 首席调研 2021-11-18
- 小 + 大
本号是由各大首席的组成的精英调研团,致力于把最深度、最前沿的一手调研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送的你的手上,帮助投资者理解题材的逻辑潜力,挖掘牛股预期差机会,欢迎关注置顶另外!公众号现在推送规则改了,大家如果没有及时收到文章推送的话,可以按照下图指引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并添加在桌面,并且多点点"再看"或者转发,这样就不会错过你喜欢的文章了 三大指数早盘探底回升,上午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午后又再度回落。 像锂电、风光储等新能源板块延续反弹,情绪线正常调整,后续继续看好。11月1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下称《规范条件(2021)》)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规范条件(2021)》提出,新建设的动力电池项目。能量型动力电池项目单体能量密度应≥18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应≥120Wh/kg。考虑到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在160Wh/kg附近,该《规范条件(2021)》正式发布后,或对磷酸铁锂电池动力项目扩产产生一定影响。坦白来说现在的扩产是相当疯狂的,一堆没壁垒的,拿着点钱疯狂的扩产。现在都看着好好的,后面一旦供需平衡了呢?说白了惨的还是投资者。实际上直到去年,整个锂电行业都是过剩产能较多,不少赛道供给都超过了需求的两倍。后面对于前排还是利好的,像宁德这种技术好规模大成本低的,假设电池产能不那么稀缺,公司稍微一降价,后排的很多企业就无法盈利了这玩意是真的好,还是骗钱的,后面在跌可能有的真的就涨不回来了。昨天刚刚调侃了机构,机构今天就疯狂出研报,一夜之间都相信了锂能涨到25W,有趣的市场。锂今天整体走的不错,符合昨天的观点,这部分再梳理下。从目前的结构来看锂的价格可能没有那么超预期,虽然从产业结构来看2022年可能还会保持紧张。锂供应的新增产能主要来自现有生产商的扩产或复产。预计不会出现2018年澳矿投产后竞相降价销售的局面,锂价受冲击程度预计有限。这措辞自信程度大大降低了吧,所以25W的故事要听,毕竟咱们是来赚钱的,但是记得听一半就够了。随着锂价进入高位区间,下游采购情绪谨慎,后市价格上涨的空间或收窄。21Q4截至目前锂盐均价18.9万元/吨,较21Q3均价提高约8万元/吨,季度增幅明显高于前三季度。基于锂价继续上涨的预期,2022年锂盐价格中枢将显著高于2021年,带动相关企业的利润大幅增厚。这块说的倒是在理,单纯吹价格继续涨,吹的自己都不信。板块还是之前的观点,继续看好,不过需要注意下别太上头,做做短线就好。昨天谈了下宏观,不少读者还是挺感兴趣的,蛮不错,你们爱看我就多写点。这部分之所以希望多说一下,本质上是这种是很能锻炼思维的。房企的状态其实是不乐观的,所谓的韧性,不过是透支的绝望和活下去的欲望,大多数房企现金流的透支和枯竭可能比市场想象的还要差。目前比较确定的是后面能活下来并抓住机遇的,大概率是头部那几家资产负债表好的以及部分区域性的没啥负债的小地产公司。说白了就是有钱,没负债的,中间大部分房企这次受损都非常严重。今天媒体报道说,一线地产公司发布倡议书,总体基调是节衣缩食,比如,其中一句:避免内部交往过度接待,总部与一线单位交流轻车简从,拒绝不必要的接送、宴请或伴手礼等。能想到吗说出这话的地产公司,暂且称为周期的魔力吧。从破局的角度看,肯定是要政策出手以及金融机构出手。但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讲,现在的政策和房企违约情况,未来怎么给?给多少?甚至该不该给?都是问题。其次就是对于房企来说拿地本来就是问题,二线以下的项目质量真没外界想的那么好,一线强二线拿地的资金量太高。整体很被动,另外就是观察下来看一二线的刚需也一般,爆发估计需要等到限购政策的放开。这部分我们认为一个小的窗口是后面放弃的自救,从战略上讲,百强大部分是需要自救的,也就是快周转起来的。说白了这就是周期股的玩法,行业周期低谷——靠现金流续命,周期高峰——赚钱。后面需要看谁的资产负债表不塌陷,或者说谁能把谁熬塌。我们设想了下,单拿百强格局来看,后面可能是现在百强里面留10家,剩下的90家是有特色的小房企。所以,后续谁能出来小爆款的房子,谁可能就能活下来。首席策略 市场现在说白了就是讲故事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不构成个股推荐。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
上一篇:今晚,说点新思路!
下一篇:明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