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式共存”路线提振复苏预期,酒店旅游板块迎来事件催化性机会: 根据中工网报导,2月28日中国流行病学专家、首席防疫科学家曾光发文提到: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同时他亦强调:“当前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实施与病毒共存,对中国而言风险很大,不宜随之起舞。”上述言论明确提出了国内抗疫在“动态清零”外的路径可能。 3月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节目,探讨“动态清零”策略为何能成功,并在总结时提到:“动态清零是目前最佳的防控方式,但策略选择并非一成不变,未来会根据特效药、疫苗接种率、医疗救治能力”等形势适时调整防疫策略。 根据外媒报道(WSJ)中国正在积极研究退出新冠“清零政策”的方法,据悉最早今夏会在指定城市探索开放措施。自今年1月以来,交通、海关和边境管制等部门在探索对疫情控制政策的调整。 机构认为,当前,伴随着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新冠特效药推出/世界多国开启全面放松“与疫情共存”的背景下,我国能够以全球各地的疫情形势为观察样本,集各家所长,在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基础上,探索防疫策略的新路径。 在乐观情境下,不排除后续在医疗资源充足的地区先行先试,开启“中国式共存”的探索的可能性。而在审慎尝试/适时调整的思路下,在21年下半年疫情反复中趋于成熟,有效性不断验证“动态清零”政策,能够构成后适时进行防疫政策调整过程中的托底选项。除了上述政策层面催化,事件层面也有两会将近,旅游餐饮住宿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行业近期纾困政策密集落地,市场对政策预期提升的催化,两会预计后有实质性的探索性政策推出,所以3月下旬至4月/5月构成复苏板块预期中枢进一步提高。 总结事件催化性投资机会如下: 先国内再国门 整体都会不错 大众优于高端 必选优于可选 度假优于商务 长线优于周边 机构经调研交流后,对适度放开后旅游政策变化和实际业务推动时点做了相关展望,整体拐点节奏上,认为是国内游拐点在二季度、出境游在三季度。 境内旅游:底部已经确定。没有太多的扰动因素。今年春节,感染人数数倍于去年的情况下,总游客只掉了2%。信号已经明确。加上3月底4月初整体跨省游的解封,对清明、五一、暑期地预期偏乐观。上半年可能在业务上就能有体现。国内旅游产业链生态修复较为明确。加上NFT数字藏品对文旅IP价值重估,带来新的成长逻辑。 4月/5月清明&五一双节为旅游出行旺季,年初旅游《十四五规划》、服务业纾困政策对板块带来实质性利好。因此境内游、国内景区目的地酒旅资产的逻辑相对明确,属于疫情边际影响减弱+政策反转+新逻辑萌生的三重共振。国内旅游关注:曲江文旅、黄山旅游、天目湖、宋城演艺、中国中免。 酒店板块具有出行必选属性,需求韧性强;供给深度去化,处于周期底部;龙头逆势扩张,结构升级趋势明确。酒店板块关注:君亭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集团。 出境游:曙光明确。目前信心层面相对确定。145规划表达了正面的展望。海外目的地的管控放松,以及海外目的地之间的互通的开启,对全球旅游市场的回暖做了一定铺垫。路径和时点上,机构认为Q3是看产业反转的关键时点,推断主要考虑到以下4个方面的时间排期: 1)跨系统统筹共识。出境需要统筹航司、签证和海外对口部门。同时现在需要协调医疗系统和防疫系统。 2)签证共识。政策的调整需要国国双边共识达成。 3)旅行社风险偏好修复。采购、分销、市场营销需要时间。护照更换目前主要针对太多居民的护照过期问题。官方没有给产业进一步的导向性,因此旅行社目前不敢做采购和营销,因为航班熔断和退订风险大。在多年疫情影响下,出境产业链的风险偏好需要疗复。 4)监管层风险偏好调整。综合今年的几个大会,尤其是三季度的会议,预计3季度是出境政策实质性变化落地的关键时点。 关注凯撒旅业、众信旅游、复星旅游文化 风险提示:复苏与放开并非一帆风顺,复苏板块基本面的反转尚待时日,炒作预期更多为短期事件催化性机会。 |
上一篇:重磅!一手调研信息来了!
下一篇:巨佬23亿加仓一个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