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了!
原创:佚名 首席调研 2022-10-15
- 小 + 大
本号是由各大首席的组成的精英调研团,致力于把最深度、最前沿的一手调研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送的你的手上,帮助投资者理解题材的逻辑潜力,挖掘牛股预期差机会,欢迎关注置顶另外!公众号现在推送规则改了,大家如果没有及时收到文章推送的话,可以按照下图指引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并添加在桌面,并且多点点"再看"或者转发,这样就不会错过你喜欢的文章了 周五盘面大涨,能感受到仍然是以机构为主,先说点题外话,其实这两年市场本身是发生了很多变化,说白了就是赛道、机构思路越来越重要。 就这两年资金混合越来越严重,原本大家做连板的资金就是做连板资金,做机构逻辑就是做机构逻辑,现在界限越来越模糊。一方面随着游资的体量越来越大,不再拘泥于小盘股的玩法。另一方面是现在无论是媒体也好还是大家意识的改变也罢,大家对于机构思路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能看到社长团队近期一直在覆盖各种赛道方向,很多时候收益并不差,包括这两天社长反复和大家说中线部分可以抄底,这两天像宠物、新能源都有十个点的收益,但是做纯粹的超短,可能不见得有这么高。我知道咱们还有很多读者是非常聚焦于短线思路~但很多时候换个思路、换个想法不见得就差。今天继续聊赛道方向,社长继续给大家梳理梳理产业的逻辑。先聊下医药方向,很多读者对于大涨是比较迷茫的,分析下背后逻辑。筹码结构好是基础,医药经过15个月下跌,机构仓位极低,出清非常彻底,容易很少的钱就能涨很多。其次是综合性行业比较优势导致人心思动,调仓式加仓。在国内外复杂的宏观政治环境之下,医药作为内需+刚需的确定性长期成长性行业(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保障水平升级的需求等等)。同时可以关注到近期持续刺激是爆发前兆,最近陆续落地的“北京医保局执行 DRGs 对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诊疗项目的豁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推进”、“创新医疗器械推迟进入集采”、“种植牙服务部分价格的温和调控”“脊柱耗材集采”等都是好于市场预期。 另外十一期间医疗新基建贴息贷款持续落地、药明生物移除UVL等催化刺激不断。三季报预告期医药也有不少企业业绩表现亮眼。 IVD生化集采温和是引爆点,本周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采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标规则相对温和,对压制医药板块的长期“集采政策”因素有望得到一定“纠偏”,也是医药整体行情引爆的关键点。综合来看压制医药三座大山(政策、疫情、地缘政治)再评估,政策再认知最为重要。压制医药的主要因素有地缘政治的担忧、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定位的悲观预期,其中政策影响最大。前期15个月的调整已经让市场对政策的负向预期充分buy in和消化,而且普遍有过分悲观的认知因而政策的再认知和预期修复是医药仓位再调配的根本。医药行业与其他行情从研究上有本质差别,大多数资金并不熟悉内在,社长认为现在阶段配置ETF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以外社长也给大家梳理下相关方向。CRO和CMO: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博腾股份、凯莱英。生物疫苗:长春高新、华兰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消费医疗:爱尔眼科、欧普康视、通策医疗、美年健康、华邦健康、康美药业(ST康美)、金域医学。基因测序: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安科生物、达安基因。细分行业:通化东宝、新和成、人福医药、天士力、贝达药业、天坛生物。赣锋锂业:143-153亿,Q3是70.5-80.5亿。天华超净:50.5-52.7亿,Q3是16-17亿。藏格控股:41.3-42.3亿,Q3是17.3-18.3亿。永兴材料:41.8-44亿,Q3是19.2-21.4亿。定义:年化动态PE=最新市值/(Q3盈利*4),Q3盈利取均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不构成个股推荐。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
上一篇:我们对真相总是缺乏敬畏!
下一篇:公司派回购2.43亿,1机构买入1.06亿,体外诊断行业龙头再提速!